95后可以通过哪些好方法来存钱理财?

花一艳


你好,

想要正确的开启理财之路,首先第一步就需要保证有财可理。

换句话说,咱们不能是月光族、透支族。

储蓄

既然要保证有财可理,那么咱们在银行的账户中就需要有存款。这些存款可以是你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生活费的一部分,具体要看个人的情况。

每月的收入除了必须的开销以外,剩余部分可以将其存入银行进行本金积累。这里需要提到的就是,最好有记账的习惯。因为现在大家的支付方式越来越方便了,也就间接造成了过度的支出。如果没有记账的习惯,就根本不知道钱花在了哪里。如果钱都不知道到花在了哪里,那么问题就是非常严重的。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能省就省,减少无效社交的费用、出行的费用、超额消费等项目的支出。

如果每个月能将收入的20%左右进行储蓄,就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副业

由于现在的生活成本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去给自己找一个副业来增加额外收入。如果我们在大学时期的专业在普通日常生活中有用处,那么完全可以将其变成副业来做。例如摄影、美食、编程、外语、心理等专业,都可以通过一些线上直播或者线上知识付费的模式创造额外收入。

我们不能只依靠线下努力工作所得到的工资来生活,我们需要丰富自己的现金流来源,这样即使在线下工作受到影响时,我们也能够有一定的收入来帮我们度过这段时期。

而且,如果个人的亮点非常多,线上的收入往往都会比线下的收入多数倍。


华尔街小吴


中国的理财市场发展只有短短的20来年时间,但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95后相对还是非常年轻的,可能刚走出校门两三年,一般还没结婚,已经想到要存钱理财,可以说是先人一步了。那么哪些方法适合这些年轻人理财呢?

首先,要强制自己开始储蓄,储蓄是一切理财的基础。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存款是收入减去一切开支之后剩余的部分,然而这种观念下,很难真正存下钱来,因而出现了很多月光族、靠信用卡过日子的卡族。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改变一下观念:强制自己储蓄。每个月先硬性设定一个储蓄目标,比如存1000或者2000等(可以选择定期存款或基金定投),具体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定,然后再靠余下的部分用于生活开支。也就是变“收入-开支=储蓄”为“收入-储蓄=开支”。

其次,尽量少办信用卡。年轻人尤其是具备较高学历的年轻人是银行信用卡市场的重点开拓目标,诱导年轻人办卡、提前消费是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然而一些自制力差的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大量办卡透支就容易把自己给陷进去。不过,作为现代人,不办信用卡是很难做到的,尤其今后买房或做生意等需要和银行贷款,通过使用信用卡提前在银行留下征信记录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控制消费欲望,毕竟信用卡“刷卡一时爽,还款如割肉”,通常个人办理一张额度5000以内的信用卡就够了。卡多了,不仅存不住钱,搞不好,还要亲朋来搭救。

目前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受疫情冲击,经济形势严峻,消费不振,对全社会来说,过分储蓄是灾难,但是对个人而言,尤其是对想要理财的年轻人而言,还是要强调储蓄的。没有储蓄就无财可理,所以,重点是储蓄观念的转变,变“先开支后储蓄”为“先储蓄后开支”,只有这样才能存得住钱。


独孤求财先森


理财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先学习了解了以后再进行投资,对于自己不懂的,千万不要乱投,胡乱投资很可能让你血本无归。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靠谱的理财方式

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收益较低,没有亏损的可能,体现方便快捷

银行定期存款,目前可能在年化2-3%左右,绝对安全,流动性一般,到期提取,可提前取出,但是收益就几乎没了。

银行理财,目前年化3%左右,这个收益的基本上是保本的理财,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也很多,而且都不承诺保本,所以买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什么,如果是债券类型的,则安全性高,如果是期货性质的,比如原油宝这样的,那么风险也很大。流动性差,必须到期才能提出,中间用钱无法提现。

大额存单,年化4-5%,到银行去买,门槛几十万到百万不等,风险低,收益稳定,流动性好,随时可以卖出提现。

债券,一般个人投资买债券基金就行,因为很多债券个人没有资格买,而且个人对于债券的甄别也很困难。持有5年以上,收益年化6-8%没问题,短期有亏损风险。流动性好,随时卖出,一般T+1到账。但是时间过短(不足一个月)手续费会较高。

股票,可以自己开户买,也可以直接买基金,股票型基金种类繁多,不亚于选股票,投资小白建议先从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均配买起,长期持有5年以上,年化8-10%没问题,短期波动较大。随时卖出,一般T+1到账。时间过短手续费较高。

再往上的风险都太大或者涉及加杠杆,就不建议一般的投资者参与了。

如果对于理财感兴趣,可以关注我,我会分享各种有关理财的知识给你。

点击我的头像,选择“文章”可以查看我之前分享的有关理财的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