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並重顯神通——東直門醫院普外科為膽石症患者保駕護航

中西醫並重顯神通——東直門醫院普外科為膽石症患者保駕護航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普外科是醫院建院初始就開科的元老級科室,經過多年的發展,普外科在膽石症的中西醫結合微創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於膽道結石患者,不僅具備西醫微創手術的能力,同時基於首都國醫名師李乃卿教授的學術經驗,對於膽石症患者科室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醫個體化治療,既能使用西醫手段解決結石問題,又能應用中醫方法未病先防,整體治療,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膽石症的西醫微創治療

膽石症包括膽囊結石與膽管結石,對該病的治療策略也包括膽管結石和膽囊結石兩個方面。對於體檢發現的無症狀的患者可以暫時保守觀察,口服熊去氧膽酸治療,以減少結石的進一步增大與形成。而對於有症狀的患者,一般建議患者接受手術。以往以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為主:例如膽囊切除、膽道切開探查+T管引流術,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時間長。但近年來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從治療時相及所用器械可總結為以下兩大治療方案: ( 1) 解除症狀,引流炎性膽汁、解除梗阻為主: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PTGD)和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術(PTCD);( 2)解除病因的手術,又根據是否同期治療分為: a.腹腔鏡膽囊切除、ERCP膽總管取石的相繼治療方案; b.同期治療方案包括: 腹腔鏡、ERCP聯合(2鏡聯合)的同期治療方案,腹腔鏡、膽道鏡及ERCP聯合(3鏡聯合)的同期治療方案,但各種治療方案都無法完全覆蓋該病,存在各自相應的適應證。同時隨著患者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腹腔鏡下保膽取石的治療方案也逐漸增多,可以保留膽囊,最大限度的降低因膽囊切除而造成的飲食習慣的改變及不良反應,但因膽石症結石形成原因未得到解決,需長期隨訪並口服藥物治療,預防結石的復發。

2、 膽石症的中醫整體化、個體化治療

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即便手術過程很順利,手術之後仍然存在一些腹脹、腹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狀,西醫統稱為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這類患者純西醫治療手段有限,以中醫藥治療為主療效較佳。

中醫學是偉大寶庫,東直門醫院普外科首席專家首都國醫名師李乃卿教授認為患者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後,胃腸道功能受影響甚至紊亂的主要病因病機可責之於多種因素導致的胃腸氣機阻滯,運行不暢,腑氣不通,從而導致的一系列胃腸道相關症狀。由於手術過程中的外力操作或麻醉藥物的使用等原因,嚴重影響患者術後胃腸道功能恢復,大腸以通為用,傳導失司,留滯於內,清氣不得以升,濁氣不得以降,傳導不通,不通則痛,故而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相關症狀,即祖國傳統中醫學提出的脹、痛、閉、嘔等症狀均為氣機阻滯不通的表現。此外,由於患者對於所患疾病的擔心及疑慮,尤其對於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加之對手術的恐懼及手術療效的擔心,導致患者情志不暢、肝失調達、鬱久傷脾、運化失司,加之手術創傷,從而胃腸氣機的阻滯不通,因而肝鬱脾虛或肝鬱氣滯成為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的常見中醫證型,其治療應以疏肝理氣解鬱為主。

東直門醫院普外科中西醫結合肝膽微創組在臨床實踐中,對於這一類患者,根據李乃卿教授學術經驗,以逍遙散為基礎方,進行辨證論治,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加減治療,收效甚佳。逍遙散起源於宋代,乃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名方,主要是根據中醫名家張仲景的四逆散以及當歸芍藥散化減而成,具有疏肝解鬱、合營、健脾的功效。中醫學認為,肝鬱血虛則疏洩不利,脾虛氣弱則統血無權,可致胃腸氣機阻滯,功能紊亂,疏肝解鬱是當務之急,養血柔肝亦不可偏廢。將逍遙散用於肝鬱脾虛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能有效疏通胃腸氣機阻滯,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可對術後患者腹脹、納差、噁心及嘔吐等症狀發揮明顯的治療作用。

(作者簡介: 姜濤:醫學博士,博士後,美國南卡醫大訪問學者。 陳振宙: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國醫名師李乃卿教授師承弟子。)

撰稿:姜濤 陳振宙 審稿:王廣 於國泳 審閱:龔燕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