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有哪些?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遗址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北部,属于黄河下游的支原始文化。大汶口文化源远流长,至迟在公元前4500年开始,至公元前2300年前后过渡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先后持续约2000余年的时间,其间可分早、中、晚期。大汶口文化和典型的,龙山文化在我国原始文化大系中自成一体,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王因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王因遗址是早期的代表,位于山东兖州市西南10公里处,1975~ 1978年间对该遗址共发掘了五次,发掘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屋基址十余座,窖穴和灰坑近百个,墓葬近900座。据碳14测定,此遗址由公元前4500年延续至公元前3500年,历时约1000多年中。在这处遗址内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最大的一处墓葬群。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有哪些?

大汶口文化遗址

王因遗址出土的陶器都是手捏制的,没有见到轮制的技术。陶器表面以素面为主,有少量彩陶,晚期彩陶增多。陶器以鼎、杯为主,兼有豆、钵。鼎和杯是大汶口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两种陶器,但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鬻和背壶,在这里一-件也没有发现,显示出这个遗址的早期性。王因遗址的陶器,一律都是用夹砂陶制成的。所谓夹砂陶是在制陶器的土中加进一定的砂粒。加有砂的陶器器壁间有--定的空隙,在遇猛火时不会炸裂。王因遗址中的彩陶不多,器形有盆和钵等。彩以红、黑、白色为主,花纹以花瓣纹、勾连纹居多,也有山形、菱形、波浪形、三角形等花纹图案。有的口沿也施彩绘。生产工具最常见的是石铲,也有石斧、石锛、石凿纺轮、砺石、石球等。石铲都有穿孔。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有哪些?

王因遗址陶器

墓中男性多随葬石铲类生产工具,女性多随葬纺轮、骨针等,说明男女已有一定的分工,男耕女织已具雏型。王因遗址的自然环境。王因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数量相当惊人,用骨、角、蚌做成的工具和装饰品达千余件之多。在文化层与灰坑中出土的动物骨骼、蚌壳竟达万余件。有关专家对700余件骨骼进行鉴定,确知这些动物骨骼分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贝类等42种。这些动物中,扬子鳄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扬子鳄的残骸,分别出自已发掘的11个灰坑内,据研究,至少有22个个体,且体长不一,有的长达1.5米以上,有的则不足1米°。应是当地所产,就地被宰杀剥皮食肉。如此庞大躯体的两栖爬行动物,决不能在通常的小溪小湖中生存繁衍,必然有着适宜于扬子鳄生存的水草茂盛的大水域、广阔的湖泊或大河。扬子鳄现今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东经118°~ 120,北纬30°~ 31%的有限区域内。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有哪些?

骨针

扬子鳄的分布北限已从距今6000年王因遗址所在的北纬35*26',向南退至今30°~31%。其主要原因是大汶口早期王因地区气候比今天温暖湿润,适宜扬子鳄的生存。王因遗址中的淡水蚌壳出土数量相当可观,贝类分属于丽蚌、楔蚌、尖脊蚌、帆蚌、予蚌等10个属26个种。不少蚌壳上有加工的痕迹,有的是把丽蚌壳面上突起的瘤结磨平,有的则是把扁平的帆蚌切割成一定形 状的半成品,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用厚蚌壳体来制作器具。在26个种的蚌类中,见于今南方的有14个种,其余的在南、北方均有广泛的分布。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动物群体,而这群体目前多数生长在我国的南方。为什么在6000年前这样的生物群体会在山东出现?惟一可用以解释的是气候环境因素。因为在距今6000年的王因地区,有着与今长江流域洞庭湖一带相似的生态环境。在出,土的七种硬骨鱼类中,有圆吻鲴、南方大口鲶、长吻鲍等,这几种鱼,今天只能在长江流域见到。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和生产工具有哪些?

洞庭湖

在植物孢粉中,有大量的水稻花粉及属亚热带的蕨类孢子。水稻是喜湿、喜温暖的农作物。蕨类现在也只生长在长江流域。从对植物孢粉分析结果看,古代王因遗址时期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王因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为我们认识大汶口文化乃至黄河流域的古环境及其变迁,提供了一批十分典型、丰富的资料。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王因氏族的人们,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他们住地附近有着广阔的水域,清澈的水中有着成群的鱼在游动,岸边的蚌张开壳在晒太阳。王因人在岸边拾蚌,在水中捕鱼,虽然他们也要时时防范鳄鱼的攻击,却已掌握了它的习性,已能将其逮住,杀死以食其肉,用其皮,他们用釜形鼎煮着鲜美的鱼汤或鳄鱼肉,在罐形鼎中熬着大米粥,举起高足觚形杯,喝着用稻谷酿成的低度酒,享受着劳动的果实。

我是“实时征文用时刻提醒”,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