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风波后,餐饮企业迎来关键考验

“最近油和米的价格涨了。” 据路透社统计,受疫情和囤货影响,大米价格现在处于2013年4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3月,越南、柬埔寨、埃及、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以保障本国供应充足。这也导致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跟风抢大米。 但很快,商务部及国家多部门公开表示,国内大米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这给了人们一粒定心丸。

事实上,在餐饮业的原材料供应领域多家餐饮企业都表示,目前国内的蔬菜价格和供应基本稳定。肉类是所有产品中涨幅最大的,特别是进口牛肉,近期每吨价格上涨了6%左右,涨了2000至3000块,这肯定会转嫁到餐饮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上。

整个三月,因为“涨价事件”,海底捞、西贝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大量消费者纷纷晒出涨价“清单”diss海底捞,不到一周,海底捞便出来道歉,表示此次门店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将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西贝亦是如此,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也通过微信公众号致歉,称自己“这个时候涨价,不对”,同时也将价格恢复如前。 但很多餐饮从业者认为,原材料上涨会影响定价,但并非涨价的主因,“涨价事件”只能说是时机不对,但餐饮业的现状如果持续,不排除未来还会涨价。

尽管国外的物流受阻,但小的餐饮企业对原材料微调不敏感,而大的餐饮企业毛利率比较高,关键还是因为销售下滑。只要疫情没有完全被控制,餐饮消费不能完全放开,尽管海底捞、西贝都表示回归原价,但未来参与涨价的企业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4月11日晚,主打中式快餐品牌的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通过其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餐饮企业并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加上消毒等方面的支出增项,餐饮企业压力很大,但与此同时,顾客的消费支出受收入影响。食材、房租、人工成本上涨,原材料及产品升级,经营策略调整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涨价,企业需要通过价格来调节成本与供需。

对于大型餐饮连锁企业而言,另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是,目前餐饮供应链的货物供需不匹配、物流环节成本在上涨。各地的限行政策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比例,疫情特殊时期,有些企业会按照平时5~10倍的货量去备货和配送,以预防会发生货物无法准时送达的情况。不仅如此,很多上游的农户及养殖户在获取原料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其中以饲料短缺最为普遍,这也造成了上游肉禽蛋菜等物资的大幅减产。

由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外资品牌的供应链更标准化,受疫情的冲击程度较小,近期反倒大搞促销活动。有餐饮人士表示,对餐饮企业而言,某种特定种类的食材全国产量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全国食材的采购可能会跟不上消耗。未来供应链能力能否保证充足的货源供应来匹配需求,也是餐饮连锁品牌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此之前,很多餐饮企业都寄希望于疫情过去后的报复性消费。 2003年非典疫情控制后,餐饮业迎来快速反弹,截至2004年底需求反弹增速提升至13.30%,同比增加4.2%。 然而这次却大有不同,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反而很多企业面临现金流问题。餐饮原本是现金流很好的企业,稍微有规模、品牌的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都很好,基本不需要融资,但疫情导致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现金流只能撑过3~6个月。相比一些中小型餐饮企业,海底捞、西贝等餐饮巨头,在疫情期间还是获得了不少的贷款“输血”。但银行贷款的帮助是有限的,虽然涨价更能直接弥补或缩小客流量不足带来的营业额缺口,但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提升营收的同时也考验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门槛。高昂的人工成本、不得不放弃的线下门店,都在倒逼海底捞做出选择。据相关数据显示,4月线下餐饮门店仅有70%恢复营业,有近30%的企业倒在了疫情结束前,而越是连锁化的企业,其管理成本越高,受到疫情冲击的可能性越大。 不得不说,疫情的暴发,也为海底捞的扩张之路按下了暂停键。

目前餐饮市场客流约是疫情前的三成左右,短时间内各种餐饮业态都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客流状况。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出来就餐,对餐饮业而言亟待解决的就是客流问题。不少对于原料价格较为平稳的餐饮企业已经推出了一些平台优惠活动和特惠套餐等,同时加大外卖方面的服务。希望通过稳定好吃的产品、有吸引力的价格帮助消费者恢复信心。


“涨价”风波后,餐饮企业迎来关键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