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美貌被高估了吗?

谢谨辉


民国舞台上,活跃着一大批美丽的精灵,分别有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郭婉莹、唐瑛...她们集美貌与气质于一身,都有着一段传奇的人生历程。今天着重介绍的是民国佳人林徽因,她是美女和才气的完结结合,如同那人间四月天,以最完美的传奇形象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

1916年,林徽因在培华女子中学开始接受英国贵族式的教育,家庭的优渥,依旧良好的教育,使这位民国佳人与同上学的表姐妹,个个清新脱俗,气质文雅,谈吐得体,这几位名媛身着五四时代女学生的改良装,在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拍下这张老照片,令人惊艳。

1920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考察,这次长旅,林徽因随父亲同游,林长民给女儿的信中则写道,“…要汝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近我身领悟我胸怀;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林徽因先后就读于伦敦圣玛利亚女子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州美术学院,后成为中国古建族研究的奠基者之一。这位民国佳人在国外的时候,与浪漫诗人徐志摩相识,林徽因素色的白裙随风而舞,灵动的大眼睛,典雅的气质,令徐志摩一见倾心,甚至为了佳人与原配妻子张幼仪离婚。

林徽因不仅美貌无双,才华横溢,她还是一位理智的名媛,谈及与徐志摩的感情时道,“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像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1924年6月,林徽因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他们相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的感情有了质的飞跃。

1927年夏天,林徽因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天,林徽因同梁思成结婚。当时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回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后,她出众的才华与美丽令学界泰斗金岳霖倾心,他曾做一副对联夸林徽因,“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可以说,若没有林徽因,梁思成也不会成为著名的建筑学家;若没有林徽因,金岳霖的精神生活则会百无聊赖,寂寞孤苦。

实际上,林徽因是一位有福气的名媛,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1955年4月1日清晨,林徽因在经过长达十五年的与疾病的顽强斗争后,与世长辞,年仅五十一岁。在其追悼会上,金岳霖为林徽因写了著名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蚂蚁传统文化


我是一名教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林徽因的美貌没有被高估。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出生江南的林徽因,气质出尘,容貌清丽,宛如世纪之前的精灵,她不但是出了名的才女,而且非常漂亮。冰心曾这样感叹“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林语堂也曾称赞林徽因说:“她用惊艳二字形容还不足。”

小时候的林徽因,面庞清秀,小巧玲珑,聪明伶俐,懂事乖巧,深得祖父母以及父亲的喜爱;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婷婷玉立,身材玲珑,美的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16岁的她,出落得如一朵纤尘不染的花儿,曼妙无比。这时候,她与父亲游历欧洲,拓展社交,增长见识,真正开始成长为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令人倾慕;24岁的林徽因,已为人妻。这时候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知性、优雅的美。

1937年日军侵华,林徽因一家沦为战争难民,在炮火中仓皇离开北平,辗转多地,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流亡生活。

那时儿子五岁,女儿八岁。

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逃亡生活中,林徽因仍然不忘给孩子们



进行文学熏陶。没有书读的时候,就读自己以前的旧诗文。

“日寇来了怎么办?”

“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抗日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烈的林徽因,一个不向外寇屈服的中国人,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美;流亡的日子在云南终结,他们安置了下来,林徽因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努力把破破烂烂的小屋精心装饰了起来,铺上粗木地板,装上壁炉,在角落里简单布置了书架,木凳上铺一些饰布,陶土罐里插上大把的野菊花,整个小屋焕然一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子。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美。

美艳如花的林徽因惊艳了时光。卓越的成就亦千古留存。


李白桃红


是你,是花,是梦,

打这儿过,

此刻象风摇动着我。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读完这首幽婉唯美的《四月天》,欣赏林徽音这幅清纯柔美的相片,你还会说,林徽音的美貌被高估了吗?

林徽因出生在福建闵侯望族林家,祖父与康有为同科,父亲长民及叔叔尹民、觉民皆当时名流,林觉民作为革命先驱,临行前所做的《与妻书》家喻户晓。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徽因学贯东西,才华出众。再加上她生有带着高贵气质的容颜,时光无法消蚀的美丽,被誉为“民国女神”。

可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以世俗的眼光去挑剔、污损她,给她的美貌染上一层绯色呢?

我觉得从主观上来讲,应该是女人妒忌心理和男人的葡萄心态。做为“”民国女神”,林徽因集家庭、相貌、品性、才气、爱情等为一身,自然令一些识文断字女士的妒忌,就免不了制造些负面形象诋毁。而一些男士们则羡慕梁思成的运气之外,吃不上葡萄就开始数落葡萄的酸吧!

客观原因。林徽因先是被徐志摩疯狂追求,以至徐志摩为她而意外殒命。后又来个金岳霖不离不舍,终身未婚。

可他们不会理解,林徽因冰雪聪明的智慧里,有着传统熏陶下的执着信念。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持着恬淡适可的异性间距,呵护着一份份超凡脱俗的友情。

更让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林徽因光鲜靓丽的背后,她有着怎样的付出和做过多大的贡献。

为了爱和信仰,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跟随丈夫从事了建筑事业。她不顾疾病缠身,与丈夫在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为祖国的古建保护与传承费尽心血。她沤心沥血,为新中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图样。她为了景泰蓝的抢救工作殚精竭虑,为了保护文物而四处奔走,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所以我要说,林徽因之美,不仅是容颜之美,还有艺术之美,气质之美,品性之美,更有劳动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