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虽然与春秋五霸相比,他只是一个小霸主,但是他却是最早的一位。但是,这位霸主曾经和母亲闹了严重矛盾,甚至生气对其母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究竟又是因为什么事呢?所谓君无戏言,郑庄公后来特别想见自己的母亲,后悔说了这句话,他又是如何巧妙化解曾经放言的狠话呢?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郑庄公出生难产,生来不讨母亲喜欢

据《史记》记载,郑庄公当时出生时,母亲武姜难产,差点要了命。武姜生下了他,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寤生”。这个“寤生”,其实就是“倒着生”的意思。起名都这么随意,可见母亲武姜确实对这位生来就差点要了自己命的娃娃不大喜欢。

后来,武姜又生了一位公子哥,取名为公叔段。公叔段长得十分英俊,据说,走在大街上姑娘们没有不回头的。再加上嘴也巧,会说话,深得母亲武姜的喜爱。在继承王位上,武姜一直劝说郑武公选择小儿子公叔段作为接班人,但是,郑武公看得出来,虽然小儿子长得英俊,口才也好,相比于有点沉默寡言的寤生来说,更加讨人喜欢,不过,当接班人,还是老大合适。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在古代,选接班人一般都是长幼有序,如果轻易改变,难免会引起一些事端。再加上,郑武公觉得,大儿子寤生虽然言语不多,但是有君王的城府,所以,最终武姜劝说失败,郑武公去世后,寤生顺利继位,成了郑庄公。

母亲为弟弟讨要封地,为谋乱做准备

郑庄公继位以后,武姜就和公叔段开始谋划,如何再把君王职位夺过去。先是由武姜出面,为公叔段讨要封地。武姜开口讨要的封地是制邑,也就是现在的荥阳泗水虎牢关,这是个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也十分重要的地方。

郑庄公也不傻,看母亲讨要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明白他们想干什么。这个地方如果给了公叔段,相当于在自己的脖子上放了一把刀。但是,母亲讨要,怎么委婉拒绝呢?郑庄公灵机一动,说道,这个地方太过危险,我怎么能把弟弟置身险境呢?您可以选其他任何地方。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其实,武姜也知道郑庄公不会将制邑给小儿子,就是想趁着郑庄公拒绝时来个讨价还价,于是开口道,既然如此,就把京邑给公叔段吧。

当时,郑庄公麾下有个忠心实诚的大臣,叫做祭仲。他对郑庄公说,您这母亲和弟弟可是没安什么好心啊?他要的这块封地京邑比郑国的国都地盘还大。郑庄公说道,母亲相要,也不能拒绝。祭仲说道,武姜的野心又怎么会有尽头啊,您应该早点铲除祸患。郑庄公道,我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

公叔段得到封地以后,就开始训练兵将,囤积兵器,同时向周围不断扩大自己的封地。终于,有一天,野心隐藏不住了,就向郑国国都发起了进攻,并和武姜约定,来个里应外合。不过,郑庄公绝不是吃素的,这些年,他表面上步步谦让,实际上一切早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轻而易举,公叔段刚有动作,他就获得了消息,并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公叔段。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平定叛乱,放狠话于偏心母亲

公叔段被打败后,郑庄公对自己这个母亲彻底失望了,他不明白,都是儿子,母亲怎么能这么偏心呢?于是,将母亲武姜送到了颍城这个地方,并抛下一句狠话:“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这句话真的是怒发冲冠说出来的一句实在不该说的话,虽然武姜太过偏心,但毕竟还是郑庄公的母亲。古人十分重视孝道,郑庄公说完这句话,不久以后,思念母亲,也后悔了,但是也没挽救的方法。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巧解怒语誓言,实现“黄泉”相见

后来,一个叫考叔的人进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一起吃饭。考叔吃饭时,把每样食物都包起来一部分,郑庄公很不理解问原因。考叔回答,自己的母亲还没有吃过君王赏赐的食物呢,这些带回去给母亲尝尝。

郑庄公一听,伤心不已,说道,您还有母亲,而我却是再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考叔知道郑庄公曾经的誓言,说道,那有何难,只要挖个地道,挖到有水的地方,就算是黄泉相见了,也不算是违背誓言。

郑庄公为何与其母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悔之后又是如何巧妙化解?


于是,郑庄公采用了考叔的建议,挖个地道和母亲相见,来巧妙化解当初一怒之下说出的誓言。武姜也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两人见面之后,抱头痛哭。

参考资料:《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