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在父母眼裡,自己家的孩子本應該是最優秀的,哪怕孩子並不完美,但是父母也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嫌棄自己的孩子,似乎只有他們家的孩子才能夠被認可,被尊重。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5歲的田田從小就調皮搗蛋,在小區裡是出了名的淘氣包,即便已經上了幼兒園中班,性子也絲毫沒有改變,惹的老師經常向田田父母告狀,讓田田父母又羞愧又生氣。

田田的鄰居是一個7歲大的小女孩,女孩剛上一年級,每天放學回家就是寫作業,平時也特別聽爸爸媽媽的話,而且喜歡畫畫擅長跳舞,不僅學習好,更是多才多藝。

這讓田田媽媽非常羨慕,每次看到鄰居時都不由得要誇上小女孩幾句,當然還會順便貶低一下自己的兒子,說田田什麼事都做不好,還經常給他們添亂。

鄰居趕緊勸說田田媽媽不要這麼想,畢竟兩個孩子並沒有可比性。

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女孩,一個5歲一個已經7歲,為什麼總是要拿他們相互比較呢?

我們肯定田田身上也會有優點,只是父母不擅長髮現而已。適當的比較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但是過度的比較卻會打擊孩子的信心,讓他們自卑敏感。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父母為什麼喜歡盲目的比較孩子?

1、用激將法刺激孩子

不少父母會把激將法看成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之一,即便孩子已經做的很出色,有了明顯的進步,父母都會吝嗇自己對他們的稱讚。

因為父母覺得表揚孩子只會讓他們驕傲,而驕傲又會使人退步。

父母本想用這種方法激發孩子的競爭心,當孩子的自尊心被輕視時,孩子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做的更好,這樣就達到了父母的初衷。

可是實際情況卻是孩子的自尊心真的受到了傷害,他們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他人,導致挫敗感越來越強,甚至自我放棄。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2、自身的慾望得不到滿足

現在的父母無形中會把孩子當做炫耀的資本,甚至會把自己的意願,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成功,這會比他們自己成功更值得開心。

而這種驕傲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孩子之間的比較。

只是年幼的孩子顯然無法承受父母如此大的期望,他們想要努力去做,可是畢竟能力有限,所以很多時候還是會失敗,無法讓父母滿意。

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讓孩子過早的頻繁的品嚐失敗的滋味,必然會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3、對孩子有較強的控制慾

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想要展示自己的權威,他們要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想要鞏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會不自主的控制孩子。

這是他們對孩子愛的表現,但卻會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

孩子渴望自由,可是父母卻時常忽視孩子的這種需求,他們總是把孩子牢牢掌控在手心,限制著孩子的行為。

這會讓孩子性格產生缺陷,不僅不願意表達自我,甚至會封閉自我,導致悲觀抑鬱情緒產生。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4、過度比較引發的酸葡萄效應

人們在自己吃不到葡萄,但是看著他人吃葡萄的時候,會產生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正葡萄是酸的,吃了還不如不吃。

這種心態明顯帶有嫉妒之情,自己不去想著如何吃到葡萄,反而對他人的葡萄產生不滿甚至詆譭。

這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他是芸芸眾生中一個非常渺小的人物,但是活的卻非常"灑脫",因為他有著超強的自我安慰能力。

特別善於為自己的錯誤尋找理由,當然也特別會詆譭他人,腦補一副能夠讓他心安理得生活的畫面。

當孩子產生了酸葡萄效應,他們就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他們不會去反省自己,而只會去嫉妒他人,覺得他人的成功是有客觀條件存在的。

這自然會限制孩子進步的步伐,當孩子的忌妒心越來越強之後,很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傷人又傷己。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父母必須尊重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快樂的成長

1、尊重孩子的想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說過: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對自己不尊重。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特別是當他們產生了自我意識之後,這種被尊重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把想法告訴父母,得到父母的尊重,從而讓自己的想法得以實現。

父母要做的是應該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也許這些想法在父母看來有些不切實際,甚至是浪費時間。

但是隻要不涉及原則,沒有安全隱患,那麼父母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而不是把孩子的想法扼殺於搖籃,這才是他們對孩子真正的尊重。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2、尊重孩子的氣質

人們的氣質往往是天生的,一般可以分為樂天型,憂鬱型,激進型和冷靜型。

每種性質的孩子在性格方面的表現自然有所差異,父母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氣質,並且做到因材施教。

這樣才能夠對孩子有所幫助,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所以父母不能夠用他人成功的育兒經驗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成功的經驗又是不可複製的。

只有尊重孩子自身的氣質,才能夠讓孩子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把他們的優勢盡情的展現,自然更容易獲得成功。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3、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孩子的很多事情選擇權都在父母手上,這當然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但是當孩子漸漸成長之後,父母就應該學會適當的放手,把選擇權利交給孩子,因為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他們需要的是什麼,哪怕是父母也沒有孩子更瞭解自己。

酸葡萄效應:要不要拿孩子作比較?父母提高認知尊重孩子是關鍵

之所以現在很多孩子抗壓能力差,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努力不想進步,而是因為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讓他們感到生活失去了意義

所以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也許才能夠更瞭解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更進步。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孩子的成功不可複製,孩子的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每位父母都要用心的陪伴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才是孩子真正最渴望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