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前两天,有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创业者,留言说看过我之前写的很多调查报道,“你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我手里有一条线索,希望你能曝光。”

这条线索,是关于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在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资料显示,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成立于1952年,营业执照载注册资本10625万元,是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中粮集团属央企。据中粮集团官网介绍,目前中粮集团资产总额5606亿元,年营业收入4711亿元,年经营总量近1.6亿吨,全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加工能力90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6500万吨,旗下拥有包括蒙牛乳业、酒鬼酒、大悦城控股等14家上市公司。

作为中粮全资子公司,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前负债近9.2亿。2005年10月25日,中粮集团批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改制方案,并在同一天批复同意山东鲁泰投资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承债收购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

2006年2月20日,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在山东省工商局完成改制登记,由全民所有制变为有限公司,公司更名为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未经决定和批准不得实施。

然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今年6月16日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称“经查询,我委不存在2006年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为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批复文件、2005年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的批复文件的信息。”6月10日,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出具证明,称“经检索,我局档案中未发现2006年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2005年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整体产权转让的批复文件等相关资料。”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改制

就像一个巨型陀螺,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在运转50多年后,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因受国有体制及资金缺乏,很多业务已停止,大批职工下岗待业。到2005年公司负债逼近9.2亿,而资产总值却不到2亿。

当时,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窘困到,相关债权单位已对公司及公司参、控股的10家公司的资产进行了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另外部分优质资产也在办理借贷担保过程中进行了抵押,从而造成了公司无权处分自己资产的被动局面。

在行业经营环境变化、经营业绩不佳的关键时刻,亟需进行内部的优化配置,重塑形象,全面提高公司实力和对外形象,但因受困于资产权利的限制而无所作为。

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决定改制。在上报给中粮集团的改制方案中,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提到企业当时存在的问题:1、投资分散,主业不突出。2、负债过重,资产权利受到限制,难以正常开展运营工作。3、职工多,企业负担重。在册干部职工近2000人,但在岗只有300人,即每一名职工参加工作,需连带养活另外5人。4、业务收入渠道狭窄,无发展潜力,主要业务为办公楼、场地、库房出租。5、体制单一,经营者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企业改制达到的目标:将企业资源从庞大的负债企业中分流出来,由原有企业承担相关债务,新设立企业负担职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再受制于原负债企业,将收益与原企业债务剥离,变捆绑式为独立式,使新设立企业完全享有原负债企业投资设立的参、控股企业的收益。

新设立企业由全体在岗干部职工出资,全体干部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与新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由新公司依法受让原企业国有产(股)权,并对原企业进行改制重组,重组为由新公司和工会持股的民营企业。

改制方案特别提到,出资人中粮集团须认可该种模式,且需报相关管理机构审批确认。

2005年10月25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批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和地方公司改制方案。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收购

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革方案获中粮集团批准后,山东鲁泰投资有限公司于2005年11月10日以承债的方式,收购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100%股权。

在收购协议中,甲方(中粮集团)称,考虑到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现状,拟对其进行剥离改制,对资产债务进行清理和处置,同时对职工进行妥善安置。经全面考察,综合论证,同意乙方(鲁泰投资公司)以承债收购方式参与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改制重组工作。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双方达成协议,转让价格为100万元,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全部债务、职工安置费用由鲁泰公司承担。

这份收购协议约定,中粮集团在转让价款到账后5个工作日内,将该100万元返还给鲁泰公司,并承诺提供改制所需资金2500万元及4000万元借款,用于解决改制企业的债务处置、改制企业本部离、退休及内退人员的费用、改制企业及其10家所在青岛的下属企业,以及济宁、潍坊、泰安三个地市公司的改制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用。

股权转让完成后一年内,鲁泰公司将改制企业位于青岛市太平路51号的山东国际贸易大厦8—13层的房产过户转让给中粮集团,以抵偿中粮集团提供的4000万元借款。

在改制完成后,改制企业管理层的原行政职务、党内职务自动免除。

也就是说,鲁泰公司收购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不但没花一分钱,反而额外获得6500万元改制资金。

山东鲁泰公司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能牛到如此地步?

根据天眼查显示,山东鲁泰投资公司成立时间是2005年10月25日,注册资本1000万。值得注意的是,鲁泰公司成立的时间,与中粮集团批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方案为同一天。

不过,知道里面的道道后就不觉为奇了,因为鲁泰投资公司的实际投资人,就是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工会和在岗职工、管理人员、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其中工会占30%,其余占70%。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而且,鲁泰公司的法人和董事长,也是由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原有的法人和董事长担任。

中粮山东进出口公司改制的初衷和目的,由此逐渐浮出水面,就是组建新公司,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受让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国有产权,据此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重组为民营企业。


债务

企业变更情况显示,2006年2月20日,经山东省工商局核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山东粮油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变更为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营性质由国有企业变为有限公司(法人控股)。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的法人和董事长,和鲁泰公司同样为一人。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非公司企业法人按《公司法》改制登记需要提交相关批文,但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登记档案里,并没有国资委的改制批准文件,倒是多了一份和改制无关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山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七家公司企业规格的批复》文件,这两份文件的下发时间是1993年,距中粮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改制时间10多年之久。

不过,折腾了一圈,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并没有甩开“体制”。在2009年11月5日的一份关于董事长、法人请辞和选举董事长、法人的董事会决议上,中粮集团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应邀到会指导。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而且,除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名称和性质变更外,其余下属10家公司的性质,大部分还是全民所有制,改制企业名下的房产、土地,至今未到相关部门登记变更。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改制后并没有明显的起色,依然债务缠身。因未在规定期限付清银行1200多万借款及利息,2015年6月13日,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被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另外,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因2660万债务,2017年名下的多处房产、土地和股权被法院查封冻结。其中,当初中粮集团与山东鲁泰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约定,鲁泰公司将位于青岛市太平路51号的山东国际贸易大厦8—13层的房产过户转让给中粮集团,以抵偿甲方提供的4000万元借款,但这套房产并没有过户给中粮集团,因为这套房产就在这次被查封的名单里面。

2018年3月22日,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德江路86号(衡阳路1号甲)的全部地上房屋及构筑物,证载面积为41618.28平方米,以及衡阳路7(9)号的全部地上房屋及构筑物,证载面积11322.67平方米,全部抵债给青岛中利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青岛中利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12年8月17日,注册资本300万,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上述房产评估价为44576693元,而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欠中利特公司的债务为2660万元。

2018年6月25日,山东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还把位于衡阳路上约470万的场地欠收租金,以70万的价格转让给中利特。

未获国资委批准私自改制,这家央企子公司究竟姓公还是姓私?

而根据李沧区的规划,衡阳路1号甲和衡阳路9号均被列入征收范围,而且征收通知下发的时间为2017年4月20日。

也就是说,拆迁征收的这块肥水,本来已经到了债务累累的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嘴边,没曾想最后却拱手送到了别人的嘴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