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考努力,考的是能力,你觉得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NG枭雄


高考不考努力,考的是能力。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高考既是考能力,也是考努力。因为:

第一,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可以考进北大、清华等心目中理想的重点大学,但是,因为每个重点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是已经定了的,你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可是还有比你能力更强的学生,也就是说你遇到了很强的竞争对手。这样,你就有可能考不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靠努力。进过努力,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你考进理想的重点大学就更有把握了。

第二,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很强,但还要考虑到能力的发挥情况。就高考来说,是不是高考那几天,你的能力都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一旦遇到影响能力发挥的因素怎么办?这时,还是要靠努力。也就是说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自己能够尽量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考出好的水平,从而考进心目中理想的重点大学。





繁星点点66


我认为努力的人一定会拥有能力!所以高考考什么,不言而喻!


陌上梦回


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并不是所有具备清华北大智商的人都能考入清华北大。一个学生只要他的智商能够达到135分以上,他就完全具备了上清华北大的实力。

在这个时候努力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每1000个人中有三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智商,但是最终只会有1‰的人能够上清华北大,在某一些省份,能够上清华北大的比例,甚至只有万分之三。

只有聪明的大脑没有努力,那么这样的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就会造成他们的失败。

我们认真分析一下,高中所有的科目组合。我们以高智商学生普遍的选课方式:语数英+理化生,来分析。

我们会发现真正的纯靠智商和逻辑思维的科目只有数学,物理和化学的60%的分数。剩下的英语,语文,以及生物的90%的分数,还有化学40%的分数都是纯记忆的。

也就是说,纯粹靠智商能够拿到的理科的分数,只有320分。这个分数比例只占总分750的42%。

就算是个42%的分数也是在牢固记忆了各种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得到的,记忆仍然是前提。

就算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的学生,也是需要花时间去“过目”的。而且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在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10000。绝大多数的人的记忆力达不到这个水平,因此不努力是不可能考上好大学的。

看到一些学霸学神,读书读得很轻松,实际上你只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你看不到他读书的底蕴也看不到他背后的努力。

你在高中的时候看到他在玩,有可能他在小学幼儿园的时候,已经被他的家长超前培养过了。你看他分数很高,以为是他很聪明,也许他在背后默默的努力。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读到凌晨一两点,我以为我自己很笨,结果隔壁班文科的年段第一她读书读到三四点。

聪明的人努力起来会更加的可怕。我最后考到同济,还拿了一个单科的省第一。隔壁文科班那个女生,她考到全省前150名进了北外。

永远不知道一个勤奋的人到底可以有多勤奋。勤奋读书的人连上厕所都在背单词,连坐公交车的时候,脑子里面都在运算各种数学公式。再聪明的大脑也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保持状态。

考试能力=勤奋的能力+智商的能力。

空有好智商不努力,想要有好的考试能力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