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鬥機即將裝備的R37M空對空導彈有什麼特點?

白虎堂


近日,外媒報道稱俄羅斯將為其蘇-35戰鬥機裝備一種名為R-37M的高超音速遠程空空導彈,未來也將在蘇-57和米格-31戰鬥機上裝備這種導彈,將在今年進行導彈測試工作。看到高超音速一詞,不禁感嘆俄羅斯近些年的高超音速武器忒多了。

根據外媒的報道,蘇-35將裝備R-37M遠程空空導彈,因為導彈還在測試中,距離正式裝備還有一段時間要過渡。這款導彈到底有什麼特點呢?為何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大體彙總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第一大特點:高超音速遠程空空導彈

從字面上來看,顧名思義就是第一飛行速度快,達到了高超音速;第二射程遠,否則怎麼好意思叫遠程空空導彈。根據當前披露的信息顯示,R-37M最大飛行速度超過6馬赫,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當前國際上主流的防空導彈和空射導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在4馬赫左右,國際上將速度超過5馬赫的武器,定位為高超音速武器,該型導彈6馬赫的飛行速度的確很快。

我們都知道國際現役的空空導彈主要以中距彈為主,比如美國的AIM-120C最大射程140公里,俄羅斯的同類產品大致也就是這麼個距離;而最先的R-37M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比美國的AIM-120D還要略遠一些,更有消息稱該型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300公里,目前沒有確切的資料來證明。

導彈飛得快、打得遠意味著什麼,打得遠載機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發射導彈,飛的快可以大幅壓縮敵方戰機的反應時間,尤其是雷達告警後的機動規避時間;理論上對於規避這種超高速導彈單憑依靠戰機進行機動是很難的。

第二大特點:打擊空中預警機

其實第二個特點是由第一大特點的優勢衍生來的一大作戰特點。我們知道,預警機被稱為戰力倍增器,在近三四十年的局部戰爭中,預警機在實戰中充分證實了其強大的作戰功能,根據統計,在預警機支持下,可以大幅提升戰機的體系作戰能力。

打預警機首先要導彈的射程足夠遠、飛行速度足夠快,因為預警機通常還有護航飛機,同時又深居戰線後方,導彈的射程不夠,根本就夠不著預警機。就單純的從R-37M來看,其飛行速度快、射程超過200公里,同時還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有效發現目標,蘇-35戰機即可發射R-37M能在遠距離上獵殺敵方預警機,至少理論上可行的。

當前,俄羅斯還在測試R-37M,蘇-35在年底之前將進行發射試驗,距離服役還有一段路要走;R-37M導彈如願列裝的話,對於提升俄戰機在超視距空戰中的效能會有極大的助益,畢竟美國 AIM-120D距離服役的時間點也越來越近了。


鷹鴿分析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稱,俄羅斯蘇-35戰機即將開始裝備R-37M空空導彈。這是一款速度快、射程遠且具備智能跟蹤系統的導彈,俄羅斯最開始研製它的目的在於打擊對方預警機。蘇-35戰機號稱是四代機中最強大的,在配備R-37M空空導彈情況下就是如虎添翼。

實際上,現在的R-37M空空導彈是此前R-37遠程空空導彈的改進版,在射程和速度上都提升了不少。從已經公開資料來看,R-37M導彈的最大速度能夠達到6馬赫,而當前防空導彈的平均速度才不過4馬赫左右,不得不說,這又是俄羅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可怕之處在於,該導彈不僅速度快,而且射程遠,據說有200多公里。另外有說法稱該導彈實際能夠打到300公里,不過這尚未得到證實。速度高同時射程遠,簡直不要太完美。

預警機在現代空戰中承擔著指揮中樞的任務,對於贏得空中優勢,奪取勝利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如果可以在開戰初級階段打掉對方的預警機,將會大大有利於己方。而且預警機的體格比較笨拙,行動不便,根本無法有效躲避導彈。但是,預警機往往在整個戰鬥編隊的中後位置,它的周圍全部是戰鬥機保護。因此,派遣戰鬥機直接去擊落它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高超音速導彈就派上用場了。

最後,俄羅斯的R-37M導彈還具備抗電子干擾能力,能夠輕易突破對方防線,直接奔主要目標而去。這對預警機來說,就是魔鬼一般的存在。


利刃號


俄羅斯公開信息更多的是RVV-BD遠程空空導彈,這種導彈也可以看做是俄羅斯自用版R-37M導彈的出口改型。目前來看,R-37M導彈已經可以在米格-31和蘇-57上掛載,蘇-35S也即將具備使用這種導彈的能力,可以說符合俄羅斯戰術導彈集團公司確定的“新型空空導彈可以在任何米格或蘇霍伊戰鬥機上使用”的通用化發展思路。由於R-37M導彈的信息較少,本文主要以RVV-BD導彈的一些技術指標來敘述。

▲RVV-BD空空導彈展示

▲俄羅斯早期公佈的PAK-FA戰鬥機配屬武器宣傳圖,此時的空空導彈中還沒有列入R-37M

R-37M/RVV-BD遠程空空導彈

2011年,俄羅斯就在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新一代遠程空空導彈RVV-BD,根據當時的說法這種導彈是俄羅斯為PAK-FA(蘇-57)研製的一些列新型空空導彈中的最後一個型號。以此,RVV-MD、RVV-SD和RVV-BD(俄文代號:РВВ-МД、РВВ-СД、РВВ-БД)將形成替代“R-73、R-77、R-37/33”覆蓋近程、中程、遠程射程範圍的全新空空導彈序列。

▲米格-31戰機使用的R-33遠程空空導彈

實際上,R-37M也好,RVV-BD也罷,總體上看都還是在蘇聯80年代技術的基礎上,以俄羅斯現有的能力進行的現代化開發版本(也可以看做是老項目暫停後的繼續開發)。1981-1982年,R-33遠程空空導彈經過十年左右的規劃、設計、開發和測試終於作為米格-31戰機的機載武器一部分投入現役,而其後繼型號R-37導彈也就提上了日程,1989年R-37原型彈進行首次飛行測試,1992年公開展示,1994年在測試中命中300公里外目標,1998年因俄羅斯開發經費短缺項目被迫中止。R-37M作為R-37的俄羅斯國產化配件改進型導彈,在2000年以後重新投入資金開發,2014年通過了俄軍方的測試評估,一開始只能在米格-31上搭載使用。

▲米格-31戰機掛載的R-333遠程導彈尾噴口

R-37M/RVV-BD遠程導彈的外形基本上延續了R-37的設計,在彈體中部安裝有4個長顯截梢三角形彈翼,尾部安裝4面折疊可控尾舵(掛載時可摺疊起來減少空間佔用)。設計時,R-37導彈計劃使用“瑪瑙”(AGAT)設計局開發的9B-1388半主動/主動符合導引頭,半主動導引頭的目標截獲距離為75公里,導彈飛行中段採用慣性/無線電指令中繼制導。

▲R-37遠程空空導彈計劃使用的9B-1388導引頭

R-37M導彈本身俄羅斯公佈的信息很少,有推測其採用了MFBU-610MSh 主動導引頭(X/Ku雙波段),該彈射程超過300公里,採用滑翔彈道時可能接近400公里。RVV-BD導彈的說法比較混亂,一方面該彈被認為是R-37M的出口改型,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這是R-37M為適應蘇-57戰鬥機需求進行的現代化改型,但無論如何RVV-BD與R-37M都算是一脈相承,除了射程以外,兩者的技術特徵高度相似。

▲RVV-BD空空導彈的參數

▲中間一列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分別是RVV-BD、RVV-SD和RVV-MD空空導彈

根據俄方的公開資料,RVV-BD遠程空空導彈採用了一些列新技術,可在敵方實施電子干擾的情況下全向、全天候摧毀各種空中目標。該彈配備了AGAT設計局的數字式主動雷達導引頭,並且安裝了高精度彈載激光陀螺儀,飛行初始階段使用慣性制導+雙向數據鏈修正,末端使用主動雷達尋的,呈十字型佈置的4面尾舵舵展1.02米,上部兩個舵面可通過鉸鏈結構摺疊。

▲RVV-BD遠程空空導彈的尾舵

RVV-BD的動力系統使用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根據該彈的外形尺寸特徵和一些技術信息推測其主動雷達導引頭使用的是AGAT設計局的9B-1130M-350(X、Ku雙波段),這種圓盤導引頭由發射通道、接收通道、可控天線位標器和彈載計算機組成,能夠實現目標搜索、跟蹤;接收修正信號並解碼;實現導彈控制等諸多功能。這種導引頭對RCS=5㎡的目標截獲距離為40公里以上,不帶天線罩質量約13公斤。

▲9B-1103M-350主動雷達導引頭外形尺寸特徵

RVV-BD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200公里,而俄羅斯自用版的R-37M空空導彈的射程超過300公里,但是在現代化超視距空戰的戰爭背景下,導彈射程當然是越遠越好。但是考慮到未來越來越多的五代隱身戰機列裝,這種導彈的真正實用有效性還有待驗證。

▲RVV-BD導彈展品及後方展板上R-33與RVV-BD的性能對比

▲展會上掛載中的RVV-BD,體形頗為龐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