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這兩天,廬山二中的李老師應該是全國最倒黴最懊惱的老師了。

在上週的一堂課中,因為體罰學生,他被教育局處以降低職級工資、師德考核不合格和調到邊遠學校三項處罰。

李老師上課時,有個學生遲到了沒喊報告就想進來,李老師就叫他在門口站了一下。可是沒想到其他學生起鬨,李老師火冒三丈,就說你們不願意上課的就跟我站起來!誰知還真有一個姓宋的學生站起來了,李老師勃然大怒,將那個學生揪到講臺上,拳打腳踢抽耳光,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幾十秒鐘。

還好,這位學生皮厚肉壯,除了受到皮肉之苦,倒無大礙。但過程卻被學生拍下,放到了網上,這就一下子把李老師架上了師德的“燒烤架”了。

李老師所遇到的這種情況,可以說成千上萬個老師都遇到過,並且幾乎每天都在校園裡上演著。為什麼李老師就落得這個結果,是他運氣不好嗎?

下面我們就把整個事件過程覆盤,看看李老師竟然失誤在哪裡,探討一下更合理的做法是什麼。

【第一階段:引子】學生遲到不報告,老師讓他門前等

這個環節是整起事件的引子。學生遲到不喊報告,是校園裡常有的事。少數學生或逞英雄,或急於回到座位上課,或認為老師軟弱可欺,會有這個小動作。

李老師的做法是讓他在門口站了一下,應當講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當時老師的語氣態度是怎樣的,讓這個學生在門口站了多久,這個不得而知。

其實,有些老師的做法值得借鑑:

一是學生遲到,可以直接從後門進去,免得影響其他學生。

二是讓學生站一會兒後見好就收,讓他回到座位上去。因為學生站在外邊,是很容易出事的,他要是溜跑了怎麼辦?至少影響他的學習,甚至全班同學都會因為他分散課堂精力。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第二階段:推手】全班學生都起鬨,老師發火竟“叫板”

讓李老師感到意外的是,班裡的學生此時竟然都起鬨。可以想象,李老師此時無比尷尬,一下子被激怒了。他對全班學生說:不願意上課的給我站起來!這應該是李老師最糟糕的一句話,他已經被脾氣控制,變得賭氣任性,直接將自己置於全班同學的對立面。

這句話已經近乎“挑釁”,直接成為了事件升級的推手。

一個同學罰站,全班同學起鬨,反映了這個班級班風不正。一位成熟穩重的老師,應該馬上對事態有個正確的判斷:這事兒必須得馬上息事寧人。

正確的做法是,老師沉下臉來,直接對學生說,看來同學們對老師的這個做法有不同看法,沒關係,哪接同學願意談談自己的想法?

記住,這些學生是彼此壯膽,大多是跟著起鬨,真要讓他一個站起來,他還真不會出這個風頭,就是有學生站起來,沒關係,讓他談看法,畢竟正不壓邪,此時老師在心理上和情理上都佔著上風,只需因勢利導講講道理就行了;再對門口的那個學生說,看看,大家都對你很關心啊,你也要有個好的表現才對得起大家啊。借坡下驢讓他進來,事情不就平息了嗎?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第三階段:入套】學生逞能想出風頭,老師惱怒大打出手

在老師威脅式的言語刺激下,還真個愣頭青站了起來。

這可能一下子超出了李老師的預想了,他根本沒想到會真有學生站起來。此時的他把自己擺進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惱怒和羞辱的雙重夾擊下,他暴跳如雷,抓起那個學生推到講臺上,開始了武力“鎮壓”,試圖找回自己的師道尊嚴。

這一連串的拳打腳踢,讓那個學生受到皮肉之苦,也讓自己徹底陷入了“陷阱”。

當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學生站起來後,究竟該怎麼辦?

要是我的話,馬上為他鼓掌,並且說,這位同學真的很勇敢,能夠挺身而出,我為他鼓掌!但作為一個老師,我更希望能在另外一種場合,譬如說學習表彰會上,好人好事表彰會上為他鼓掌。我想請這位同學講一講,你為什麼要站出來。

這位同學講與不講,場面已經被自己控制住了,再因勢利導,迅速轉入到課堂教學上來。

這種做法,可以說完全出乎學生們的意料,我們要的就是“出奇”效果,只有這種效果才能化解自己的尷尬,並且維持自己的尊嚴,向學生們暗示,老師是有招的,是不好欺負的。

以上可以看出,李老師在對這起教學事故中的處置中明顯缺少經驗,任性輕率,好比一個蹩腳的導演,整出了一場課堂鬧劇,自己受到處罰真心不冤。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李老師的悲催能夠給我們以下啟示。

1、老師必須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老師每天面對活生生的學生,每天做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哪能會沒有情緒,沒有煩惱?當遇到學生異常行為時,一定要能沉得住氣,靜得下來心。千萬不能由著性子來,把學生當成“出氣筒”,或者跟學生較真鬥狠,甚至惱羞成怒,大打出手。

你管不好自己的情緒,早晚會惹出麻煩,悔之晚矣。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2、老師必須同學生建立起和諧協作的友好關係。

優秀的老師每接手一個班級,總會抱著“交朋友”的心態去跟學生套近乎,拉關係,讓他們跟自己一條心,在班級裡自然能夠呼風喚雨。

在這起事件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李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很低,人緣很差。他一說話,就有學生懟,再一張口又有學生槓。這是正常的師生關係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推想,平時李老師和這個班級學生的關係肯定非常緊張。

現在的學生早已不只是你監管的對象,還是你平等交流的“朋友”,如何認識不到這一點,很難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3、老師必須樹立起強烈的職業保護意識。

有一些職業,像消防員、建築工人等,從業者總會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這是一種自覺的職業保護意識。

如今,教育大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公眾對於體罰學生的行為幾乎是零容忍了

老師們應該徹底拋棄“打是親,罵是愛”的古訓,理解“嚴師出高徒”的真正內涵,將體罰學生視為不可逾越的職業紅線,時刻約束自己,樹立包容大度、沉著冷靜的心態,千萬不能自作自受,自毀長城。

李老師的悲催故事,提醒每個老師引以為戒,遇事要多動腦筋,別再重蹈覆轍。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您的每一點看法,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真誠探討。

還原一起教學事故現場:李老師是怎樣一步步陷入體罰“陷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