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一些天天发网句的小学生?

星球的游戏


答:“天天发网句”,网句是什么?我猜,会不会是把一句话给发到了网上?

只靠一两句话,管什么用?猜其作用,不是作为标题就是作为问题。

当标题,是要配文章的,如小学生来写容易露馅儿。要么就是提问了?那么,会不会指的是我每天都在参与其中的《悟空问答》?

也就是说,我给出过认真回答的那些个问题,不过是哪位小学生的“网句”?

此外,“小学生”?指的是小学的在读生,还是有别的意思?比如指的是一些大智若愚的聪明人,还是指大意犯愚的成年人?可这世界上有圣人、智者吗?或许,有的人自以为是?

不过,对我来说这都不要紧。我不过是在说些自己知道的事。讲讲故事。


陈若V06


“小学生天天发网句”,我觉得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为此,我也十分当忧,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可能就只有在这网络上了。尤其是网络上那些小激戏,更是吸引着孩子们去玩!孩子们读书学习就跟农民伯伯种田一样是个苦活,同样需要“出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的付出,到了秋天才会有“秋收万粒子”喜悦心情。小学生每天都发网句,这不是把心思都投入到这网络上了吗?上课时他们会专心听老师讲课?这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还有一个可怕现象,现在小学生父母亲大多数是80零后子女,有的父母除了上班时间,就是与手机为伴,跟网络为“舞”!很少花时间来陪伴孩子们成长!做父母迷念的是网络游戏,比如:“打王者”丶玩“三国”丶“斗地主”等等,天天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会大声命令孩子,“做作业去”丶“读书去”…要不我收拾你!一是孩子哭丧着脸,带着不情愿心绪去草草了事。第二天到学校,老师批阅作业时,看到字写的又差又乱,题是一道道架着大红叉!少不了又是老师批评。如果父母还觉得,作业做完了,没事让孩子们玩玩手机,每天都发发网句,看似无可厚非,实则正把孩子带向一个无底洞一一他们的兴趣爱好就是这网络了,也许将来还不如你,只会在网上“游戏人间”。因此我恳求有这方面“网络爱好”年轻朋友们,孩子正在上小学,我们要多花一点时间来陪伴他们,因为他们是这个家今后希望,如果他们不能身心健康成长,该读书时,没有好好读书,今后很可能培养成“啃老一族”,成了你的负担,也是社会负担,到那时悔之晚矣!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做一名爱上学,不厌学好学生?其实,人的一生中起启蒙教育不是老师,而是父母。父母言传身教很重要。试想,自己天天在孩子面前,要么抱着个手机斗地主,玩王者,要么迷念电脑不肯离不开,一晚上长达数小时,甚至于通宵达旦。这种情况,试问,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他们能体会到父慈母爱吗?

现代人家庭条件好了,但读书学习气氛却越来越差了!据统计,中国人每天用手机时间为三小时,居世界第二位。在我看来,这个数据背后有一个可怕信息,现在中国人手机基本上是普及了,只有少部分农村的贫困的老年人没有手机。而且知识文化低一点长辈们即使有了手机也不会高频使用,在他们手里手机,跟原来座机差不多,主要还是有事打打电话而已,更不会去玩游戏了。这样的手机大约在三分之一左右,可见年轻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有多长了。再加上家中电脑网络,这时间就更长了。大概每天耗费在网络上时间有三分之一啦,甚至更多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该醒醒了,不要再迷失在这网中央!

让我们做孩子榜样,和孩子一起成长,找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提高自己身心素质事去做。比如一家饭后散步,周未外出登山,平时孩子做作业时,自己也拿起本自己喜欢书看看,练一练字,和孩子一起背背诗词,学习一下国学……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们就会把心思慢慢转到学习上,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我们希望孩子们不要迷恋网络,要从家长朋友做起,我们也要远离网游,做一个有责任心家长!





岁寒三友wsl


怎么看待一些天天发网句的小学生?

很正常啊~

现在的小学生是互联网土著居民,对于我们来说不正统的网络语言,对他们来说和正统语言无有分别。只不过是接受渠道不同而已。

我们这些互联网的后天居民,在互联网方面做得再好也是学习而来,获取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嫁接。而互联网土著呢?他们生来即见到这个互联网世界,对他们来说纸质书本、互联网、线上、线下……大概就像看待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的区别吧。他们喜欢发网句大概就像喜欢语文老师讲话而引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