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巧溝通互體諒?6位特級校長教家長化解“親子矛盾”

如何與孩子巧溝通互體諒?6位特級校長教家長化解“親子矛盾”

疫情期間,孩子和父母擁有較長的時間共同相處。如何通過溝通和體諒,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一起看北京市6位特級校長的建議↓↓↓

化解親子矛盾,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陳 姍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

一、傾聽

傾聽是瞭解孩子的基礎,是對孩子的尊重,是做出判斷的前提,沒有真正的傾聽,就沒有真正的溝通。任何情況下,都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把事情說清楚,把想法說出來。

二、讚美

讚美是對孩子正確言行的肯定,是孩子能夠接受建議甚至批評的情感基礎。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忘了在孩子言行中尋找一個閃光點,適時的讚美他們一下,哪怕他們確實做了錯事。

三、學會控制情緒

不要急於把情緒寫在臉上,那樣等於用情緒宣佈了結果。平和的情緒有利於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表達真實的想法,描述真實的情況,進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多用正向表達

儘量用正導向的語言明確表達觀點或者想法,如“我喜歡……”、“我希望……”等。對於指導孩子言行而言,正向表達更利於孩子明辨是非,利於強化正確向上的性格。

五、嘗試書面留言

一封信,一張鼓勵卡;幾條溫馨提示,幾句貼心的悄悄話。很多不好當面說的話,不好面對面表達的情感,用書面語言寫給孩子往往更容易被接受,他們可以在靜靜的閱讀中,反覆體會文字中所表達的意思和飽含的感情。而且,這種方式也更容易幫助雙方控制情緒,達成默契,冷靜而理性的思考。

朱秋庭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順義區西辛小學

一、做好溝通前的情緒調整

溝通前,家長首先要覺察、調試、安頓好自己的情緒,一定不能大發雷霆。因為憤怒與指責帶給孩子的或者是恐懼、鬱悶、壓抑等消極情緒和逃避行為,或者是憤怒、暴躁甚至是破壞性行為,無助於孩子安靜而專注地完成作業,甚至會導致孩子對作業的恐懼與厭倦。

二、做好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孩子會因為身邊諸多“重要他人”(比如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而形成自我意識、自我評價。當孩子被誤解或得到消極評價時,往往會喪失自我價值感,進而自我否定、自我放棄。因此,遇到問題家長不能急於指責,要和孩子進一步溝通,找到真正原因和針對性的改進方法。

三、鼓勵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家長要及時察覺孩子的微小進步,哪怕是某一個字的某一筆更加端正、流暢,也要根據具體表現給予及時肯定。因為成功的經歷讓孩子更加自信,更有動力走上持續努力的軌道!

劉立清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懷柔區第二中學黨委書記

第一,不急躁,不恐懼,不慌亂,有信心,有努力。比起批評、謾罵、吆喝、命令、嘮叨,家長以學習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平等的對話,來管理孩子學習,管理孩子不出門,管理孩子鍛鍊,管理孩子不上網,效果會更好。特殊時期,儘量做到正確及時的道德教育,合理的心理關懷,恰當的情感教育,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第二,分清是非,不任意貼標,任意評價。對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家長不要任意評價,而要做正確歸因分析,培養孩子的興趣,多講意義,多鼓勵,多信任,多欣賞,多幫助,這樣孩子才能愉快的成長,培養出相應的能力和興趣來,培養出愛父母的感情來,培養出承擔責任的習慣來。

宅久易摩擦,如何與TA“和平相處”?

魏國民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密雲區第三小學

如何與孩子巧溝通互體諒?6位特級校長教家長化解“親子矛盾”

曹彥彥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大峪中學

如何與孩子巧溝通互體諒?6位特級校長教家長化解“親子矛盾”

遊向紅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第二幼兒園

如何與孩子巧溝通互體諒?6位特級校長教家長化解“親子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