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亥俄州觀美國疫情

作者:吳妙慧

4月11日的新聞頭條說美國冠狀病毒的總病例已超越意大利,是目前世界上記錄在案的病例最多的國家。紐約州的病毒死亡人數延續著每天三位數的增加率。

路易斯安那州的死亡率也在激增,並面臨呼吸器和口罩等防護品短缺的危機。特別是在新奧爾良市,繼2月份的街頭節日引來上百萬的遊客以後,如今變成病毒傳播熱點。密歇根州緊跟在後,其中最大的城市底特律,因為貧困人口集中,為病毒的散播提供了有利條件,每10萬人口中的病例明顯偏高。

數天前,媒體上公佈了觸目驚心的影像:紐約市僱用的工作人員在哈特島(Hart Island)挖掘土坑,埋葬無人認領的屍體;沒有任何雕飾的平板棺材,如積木般疊成一個一個曾經是活人的斃宅。

從俄亥俄州觀美國疫情

媒體4月9日航拍的哈特島埋屍場景。(路透社)

處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這幾天卻開始報出好消息。州內的確診病例不到人口同等的其他州(如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伊利諾伊)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數也大大低於這些州。各大醫院沒有病人過多、負荷過重的現象。原本估計會出現的高峰期,現在有平扁、延緩跡象。

俄州的疫情還不完全明朗,下來還可能有變數,但《華盛頓郵報》上週刊登了這樣一個有預示性的標題:“俄亥俄州是不是做對了?及早干預、防備大流行病毒可能有了效果”(Did Ohio get it right? Early intervention, preparation for pandemic may pay off)。

美國疫情的另一面

標題的背後是美國疫情的另一面:中西部處事務實、低調、中肯的態度。

在俄亥俄州生活久了,總會聽到有人語帶幽默地重複這句老話:世界末日降臨時,我要生活在辛辛那提,因為這裡總是落後20年。話中的地名,有時候會從俄州的第三大城市辛辛那提變成其第二大城市克利夫蘭;“落後”的年數也經常下降到五年。

說這句話的人如果是本州人,那是一種自嘲的灑脫;如果是外州人,則有諷刺意味。但無論是自嘲還是諷刺,在病毒肆虐世界的當兒,落後五年是好事,落後20年是福氣大。“落後”意味著不喧鬧、不搶著出風頭,勤勤懇懇地做該做的。

原來早在1月初,當中國武漢暴發瘟疫的消息傳開來時,俄州三大醫院系統的流行病學家及傳染病專家已經開始追蹤疫情傳播的情況。

從俄亥俄州觀美國疫情

俄亥俄州的一處冠病檢驗點,工作人員在為開車來的美國人進行冠病檢測。(路透社)

這三大醫院系統協議好放棄彼此間的競爭,互相合作,不久便模擬了疫情對俄州可能造成的衝擊,並開始舉行定期會議,為應付疫情做準備。幕後緊鑼密鼓地籌備,到了3月初滲透到幕前。

3月4日,俄州州長邁克·德瓦恩(Mike DeWine)宣佈取消一年一度的阿諾健力賽博覽會。博覽會原定在俄州最大的城市哥倫布舉行,估計可吸引六萬人。州長取消博覽會的決定相等於以百萬美元計的經濟損失。

當時,俄州還沒有任何確診病例。州長此舉引起不滿與批評。但他下來一連串實施各種社交距離措施,步伐總比大多數州快。在病例開始出現的背景下,州長每天下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他語氣平穩地向人民解釋疫情的最新動態、州政府採取的措施,以及他個人做決定的準則。

“救命先於救經濟”

他不時用手推推臉上向下滑落的深色眼鏡,一方面強調他“救命先於救經濟”以及相信科學的基本態度,一方面不忘聲明自己並非醫學專家,故多方諮詢,聽取州內及各地專家的意見。每天陪同他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公共衛生局局長阿克頓(Amy Acton)更是連圖帶比喻,生動解說冠病的性質和社交距離措施的效用。

州長夫人也不時為新聞發佈會增添小鎮氣氛,除了提供居家期間如何促進家庭關係的各種建議,上週的一個下午還展示自己縫製的布口罩。

從俄亥俄州觀美國疫情

俄亥俄州的一些州4月9日在首府哥倫布市的議會大廈外示威抗議(路透社)

不過,俄州政府相對快速、正確的反應並不能完全控制病毒傳播,更無法挽回失去的生命。州內的人民也並非人人認同州長的決定。

上週四,一些因經濟壓力而深感焦慮的市民在政府大樓外示威,抗議州長關閉“非基本需要”行業的措施。一些輿論對俄州政府在對抗病毒期間,將合法墮胎列為“非必須醫療程序”而加以禁止的做法也多有批評。州政府對養老院及監獄等容易變成疫情熱點的設施的支援也還有待提升。

但在這個中西部的州內,醫院裡備好的病床很多還空著,醫療人員還能前往支援底特律及紐約等城市。在這裡,看不到特朗普總統任意製造的假象,也看不到紐約州長和紐約市長之間的爭吵。在這裡,沒有好萊塢式的英雄,只有用計劃、紀律、耐力和努力去爭取公眾的健康。從中,我看到我還認得的美國:一個對人命不掉以輕心,並以個人價值為重的國家。

在新加坡的可愛侄女殷切地祝願我的“家鄉”(hometown)不會遭到疫情嚴重的打擊。我告訴她,我的家鄉和她的一樣,是新加坡。不過這陣子宅在家觀疫情,我第一次為自己居住於俄亥俄州而感到慶幸。即使沒有家鄉親,我也願意稱俄州為我的“僑鄉”。

(作者是旅居美國的《聯合早報》特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