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大家都知道,宝宝出生大概十个月左右的时候这会有连爬带走的行为出现。此时的宝宝爸妈因为欣喜的缘故,总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来辅助宝宝学步。其实在很多时候,宝宝学步需要一个整体的适应过程,外在的辅助虽然能加快进度,但最终的成效却是“拔苗助长”。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为您从四个方面入手,分解日常宝爸宝妈关于学步的错误认知,还望多多了解,只为宝宝能正确健康的学步。

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第一方面:强行缩短爬行,加快学步进度。

有一些宝爸宝妈在没有正确的育儿知识辅导之下,看到宝宝稍微有点会爬了,就开始训练他走路,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爬行能很好的锻炼四肢心肺和头脑的协调能力。一来增强骨骼、肌肉、心肺器官的强健程度,这样在宝宝双腿站立之后,两腿就能很好的承受身体的整体重量;二来在爬行的过程中,大脑支配神经元活动,再分配行走的“任务”之时,也是宝宝锻炼头脑能力的过程。一旦省去爬行的步骤,对宝宝学步是非常不利的。

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第二方面:学步车的辅助。

很多宝爸宝妈在看到宝宝会单一的走路之后,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就会把宝宝放在学步车,让他自行“学步”。虽然这样能让宝宝看起来加快了学步的进度,但现在的学步车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会让宝宝造成“O”型腿的状态。在学步车中学走路的宝宝,如果在年幼的时候不进行“O”型腿的腿部矫正,长大之后的“O”型腿是不可避免的。无论男女,“O”型腿的外形特征是非常不漂亮的哦。

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第三方面:学步带的体提拎。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可以让爸妈把宝宝适当提起,让宝宝辅助学会走路的学步带。虽然感觉上面这种做法能让宝宝稍微的加快进度,但学步带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宝宝在学步的时候,双腿没有承压到身体整个重量,大部分都是由爸妈提起了身体的重量,所以当他自行走路的时候,双腿的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撑身体的整个重量;其次,学步带会压迫宝宝胸肺,这样会使宝宝呼吸紧凑,非常不利宝宝学步;再来还会让孩子失去对于身体平衡感的掌控。

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第四方面:稍微有点会走路就给宝宝买鞋。

对于大人而言,穿鞋走路是必备之选。当一个人腿部神经已然能支撑身体整个重量的时候,鞋的出现确实能辅助人很好的行走。但如果宝宝还没有学会正常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宝宝买鞋子,因为此时的宝宝脚部神经成长过快,鞋子只会限制住宝宝脚步的成长;其实让宝宝光脚走路,好处还是很多的,如果你要是感觉地面有点凉的话,可以给宝宝套上宽松的小棉袜就可以了。

宝宝如何正确学步?4个方面需要了解,其中一条容易造成“O”型腿

不知道对于笔者今天介绍的育儿小知识,您感觉怎么样呢?如果你感觉笔者说的还算不错的话,不妨多多关注笔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