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文/若初


1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偶像剧,其实都传递的是一种畸形的爱情观,好像只要你足够“傻白甜”,就一定会抱得男神归!


这真是邪教般、毒药式的洗脑!


现实世界里,怎么可能?凡事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好伐!


男神也是有需求的,男神也不傻好伐?


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偶像剧,看似披着“傻白甜”的外壳,实际上,个个都是“狼人”的内核。


比如,袁湘琴和江直树。


一个冷静学霸,一个迷糊学渣,他们之间深层链接的关键点,不是因为袁湘琴够傻,而是袁湘琴身上也有闪闪发光的亮点,是江直树被吸引却又不具备的。


那就是她不计利益得失的那种缺根筋的“执着”。


冷静理性的人,骨子里更偏向于性价比和趋利避害的权衡,而那种没有被生活压伤过的炽热、天真和勇敢,对于“聪明人”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就像江直树说的:这世界上有90%的事情,我做得到而她做不到,剩下的10%我做不到,她却能做到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模仿的地步。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懂了吗?


江直树永远做不到的,而袁湘琴能做到的那10%,才是袁湘琴抱得男神归的杀手锏。


还有小时候看过的《我叫金三顺》,在常人看来,是“胖大妈抱得男神归”。但抽丝剥茧往深层看,不是胖大妈占了小鲜肉的便宜,而是小鲜肉运气好,遇上了能给他幸福的胖大妈。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只会看到男主真贤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比如,帅,事业有成,家境很好。


对于女主三顺,常人只看到她的胖,年龄大,碌碌无为,平庸得像尘埃一样的存在。


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三顺基本上嫁给谁都过得不会差,而真贤只有碰到三顺,才能过得幸福。


因为经历过车祸,被分手,看透生死的真贤,内心有一个“黑洞”般的创伤,很难为外人道,而三顺能够抚平他的“创伤感”,让他释怀过去,让他觉得自己还能得到幸福的人生。


三顺给了真贤很多的包容、宽慰与理解,这才是“胖大妈抱得男神归”的核心竞争力。


世俗衡量伴侣的那一套,在男主真贤眼里,完全是失效的,他根本不care那些常人标准,他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松弛感和舒适感。


而这种感觉,常人眼里的“女神”提供不了,只有“胖大妈”这儿才有货。


我们都是凡人,没有网剧爽文里的“主角光环”,也没有金手指,还不具备那种活得一塌糊涂竟然还能轻松搞定男神的天赋。


2


最近看的这本《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更加验证了我的观点。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语言细腻朴实,就像朋友圈里秀恩爱的那种文字,甜而不腻,透着温暖和治愈的味道。


从校服到婚纱,一场跨越懵懂,逐渐成熟的爱情,女主乔一在挫折不断和自卑敏感中成长,男主F君温柔守候。


他们是彼此生命中的光,互相照亮,因为相遇,因为爱,而成为了更好的人。


这不是一场单方面的拯救,而是一场彼此借力的成长。


如果说,他是盖世英雄,那么,她也是踩着七彩祥云的人;如果说,他照亮了她的生命,那么,她也托住了他的人生。


这样的故事,比单纯的“王子拯救灰姑娘,傻白甜抱得男神归”,来得更有生命的厚度。


读高中的时候,乔一是单那种在人群里很不起眼的女生——永远都穿着肥大的校服,戴着厚厚的眼镜,每天扎着马尾,把头发披下来和举手发言都需要花很大力气。


单亲家庭长大的她,自卑而敏感,迷茫而孤独。直到大学以后,才逐渐开朗乐观起来。


尤其在大学,她很快乐,没有特别自卑了,生活轻松愉悦,每天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去参加社团学生会各种选修课,一点一点变优秀,对未来充满期许。她说,那个时候的她,是最好的她。


而F君家境不错,父母恩爱,学习也拔尖,后来去英国留学,性格冷静而理智,典型的摩羯男。


在F君面前,乔一起初是有些自卑的。


高中认识的时候,两人拿的是“王子和灰姑娘”的牌,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乔一是一直在进化和成长的,而且,她由始至终,性格里都有一些非常闪光的亮点。


用F君的原话说,就是:“我在感情世界里很理智,不会因为当时的浪漫气氛或者对方身上的某一特质而产生好感,一见钟情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很难确定从哪个事件开始心动的,应该是越了解她越喜欢,经过了一个很漫长的累积过程。”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3


职场同事眼里的乔一,是专业,干练,亲切,能力强。而F君眼里的乔一,是善良,坚强,聪明,有趣。


乔一是那种拿着一手“傻白甜”的牌,但自己硬是靠实力打出了“王炸”。


她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


就拿善良来说吧。


她打算将两人的故事出书,最初F君是不同意的,因为不想被关注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后来乔一说服了他:

乔同学小时候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很孤独,后来遇到我才慢慢好起来。她说世界上有很多像她一样的女孩,她想给她们一点温暖和鼓励,告诉她们世界很美好,爱情也很值得期待,最后她说服了我。


这是乔一写书的初心,如今按照市场反馈的效果,她也算是达成目标了。


她过得幸福,也希望能帮助那些跟她相似的人,也过得更好,拥有更温暖的人生,这是她心中的一种博爱。


在爱情面前,她退缩过、蹉跎过,但后来变得更勇敢,更乐于付出。


F君留学回来之后,在北京工作。


那时候,乔一在长沙的报社做的很好,工作风生水起,领导重用,她的生活安稳又愉悦。


但是,为了离心里喜欢的F君更近一点,她辞职去北京。


老领导被气得爆粗口,她缓缓开口:“读书的时候,有个特别好的男生喜欢我,我觉得人不能太自私,他为我走了九十九步,我也应该为他走一步。”


老领导你很不客气的问:“没这男的你会死吗?”


“死倒不至于,但肯定会遗憾,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觉得有人值得我拼命去珍惜,我不想再失去他。”


F君是真的爱惨了乔一,但乔一也有一份很深沉的爱。


她是有勇气去承担前路的不可预测,愿意抛弃过去,和他一起开创新的生活,不管结局是好是坏,她都接受。


为了爱情,为了F君,她是乐意让渡自己的安稳、舒适和利益。这就已经是很闪光的人性魅力了。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恩爱的反面,都存在着外人看不到的包容与承担


F君是经常出差的,事业心很强,她们婚后,也经常如此。


乔一写道:

生病发烧到42度,担心自己会死掉,强撑着爬起来一个人打车去医院。


下班回家发现厨房水管爆裂,整个家被淹,吊顶塌了一半,一个人跑装修市场找工人来返修。


有一晚加班太累在公交上睡着,一觉睡到终点站,凌晨一点在马路上独自走了一小多时才打到车,回到家,打开门,黑漆漆的,放下钥匙仿佛都能听到回声,心里空荡荡的,欣喜忧愁无从分享,欢笑落泪不能拥抱,有时候想想这个男朋友跟没有一样,我是为了他才来这里的呀,为什么每次我需要他的时候他都不在?


书里乔一大都写的是快乐的印记,那些背后的心酸和流泪,只是寥寥数笔,稍微提了一下,但管中窥豹,也足以想象那些不容易。


他们的爱情很甜,但他们大多是时候就是各自在忙,F君能陪乔一的时间是很少的,所以他很感激乔一做出的妥协。


乔一在很多事上,确实不如F君聪明能干,但是,她在自己的体系里,有她独特的一份强大与聪慧


就像江直树说袁湘琴能做到他做不到的那10%。


乔一也是如此,在F君面前,她也有她那份吸引他的10%。


乔一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是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成长。


比如她书里提到的这几个观点,绝不是什么傻白甜能说出来的话:

“我想爱情可能不是谁带领谁,而是双方共同成长才能达到安心与自在,如果说,喜欢是渴望将好的一起分享,那么,爱是愿意把坏的共同承担。


F君没有在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弄明白了一件事—— 问题不在他为什么爱我,而是我究竟值不值得被爱?我很赞同林夕的观点,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走过去,去争取自己的爱人。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它是锦上添花不是救命稻草,女人除了年轻美貌被男人爱,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成长,多一点智慧和温柔去建立自我的价值吗。眼界放宽些,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广阔,你应该跟你爱的人一起去看天大地大,而不是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一份好的爱情,长久的爱情,肯定是达到了一种内在的平衡,是互相需要,彼此享受的关系。


偶像剧里那种“傻白甜”,放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搞定男神的。


现实世界里,能搞定男神的人,绝对是能踩在对方的“刚需”点上。


最后,奉上F君对两人关系的一段总结:

“我不完美,你们看到的只是乔同学笔下的我,我没她写的那么好。我有很多缺点,换了别人会受不了,但她能包容我,她性格里温柔的成分居多。


在我眼里她有很多优点——对世界有关怀、对生活有幽默感、足够豁达乐观,坚强而且善良。她内心都有种很强大的力量,支撑她经历苦难后还然能心存善良,这一点非常可贵,跟我母亲很像。


她说好多人都说她拯救了银河系才遇到我,其实跟乔同学真正接触过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我觉得是我拯救了银河系才遇到她。”


那些年,我们羡慕过的“傻白甜”,其实个个都是“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