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系列遊記之二分兩章回完成

第一回:據險築塞名定關中繪天府秦川(本篇內容)

第二回:涿鹿群雄一統九州立中華帝國(另篇推出)

引言:

前文《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一》總開篇寫到:

老行驢遊走在渭河平原的腹地:終南山裡,黃土原上,城裡坊中,鄉村田野;尋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基因,破解蘊藏的文化密碼。已經寫出幾十篇原創遊記,隨著旅行和圖文創作的深耕細作,越發覺得這塊土地太神奇。老行驢想回望俯瞰一下,中國腹地這塊神奇的土地——渭河平原。尋蹤覓跡,追古扶今。

系列之一:從3600萬年前第三紀地質年代:渭河平原形成談起,遠古回聲,周祖誕生,周原開國,文王遷都,武王滅商,平王東遷。俯瞰了渭河平原腹地中華文化的生根,發芽,成長過程。渭河平原上: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京城——灃京鎬京誕生;十三朝古都第一朝

——西周創立。

本篇系列遊記之二的時空定位:

時間定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東周開始——公元前207年秦朝亡,總計563年。

空間定位——渭河平原(關中,秦川)

兵家築塞據守善地,渭河平原定名關中


我們中華遠祖雖然逐漸發現了渭河平原,但對於整個渭河平原區域沒有一個整體稱謂。我們所說的【渭河平原】,是現代地理學名稱,古代是沒有的。

西周後期由於防務需要,先祖逐步認識到了這個盆地平原周圍的地形特點,要想進入這片沃土要麼翻山越嶺,要麼通過幾條河川深谷進入。而翻山越嶺很難,山高險峻,植物深密幾乎無路能過。所以只能從幾條河川深谷穿過。

從西周後期至戰國中期,陸續在幾個大的河川深谷,最險峻的溝峽處修築關隘,駐守軍隊。一個個歷史著名的雄關要塞逐一形成。

有了【關】,從戰國開始人們就把被【關】據守的渭河平原,賦予一個非常準確的名稱——【關中】。故現代地理學也稱渭河平原為:關中平原,關中盆地。

研究【關中】地名學的人不少,分歧也不小。可百度瞭解。一致的意見都同意因為有了【關】,才有了【關中】這個區域名稱。

不同意見:

一關說:函谷關以西就是關中。

二關說:“西以散關為限,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間謂之關中。”

四關說:“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

六關說:四關說中的四關+潼關+金鎖關

網上有人大篇幅論述了一關說的合理性,老行驢還是認為四關說最合理。關中一名在戰國時的秦國已經大頻率使用。而潼關是漢代建立的,金鎖關更晚。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在先秦就已經形成。

我聯想到老家有了明長城的山海關後,山海關以東被稱為關外,以西被稱為關內,而不稱關中。居中是因為四周被圍,渭河平原被稱為關中,而不叫關內或關裡,就應該是四關所圍而居其中。所以一關說和二關說都不確切,這是老行驢推論觀點。

【關中】有古意和現代意義之分,下圖標出了古六關的位置,藍線圈定的區域就是戰國時期的關中區域;紅線圈定就是現代的關中了。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老行驢準備把關中雄關要塞旅行考察一番,寫一本《關中要塞尋古探險記》,本文只能概覽一下:“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

秦國四大雄關要塞據守著四條交通大道

東——函谷關

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

“兩京古道”——東方道,緊靠黃河岸邊的函谷關,是中原的西大門,是關中的東大門。

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函谷關西周早期就已經設立,漢代開潼關後被廢棄。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正在熱映的電視劇《河山》抗日戰場就在中條山。以黃河為屏障拒日寇與中條山以北。不讓日寇踏進關中半步。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現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新修建的人文景觀很豐富。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南——武關

函谷絕飛鳥,武關擁連營。(李白)

武關是周代商於古道,秦代的武關道上的雄關要塞。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武關春秋時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建國前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現在只有遺址了。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武關的模擬效果圖,曾經的武關很是壯觀。

武關南面還有一段秦楚分界牆。以此為界,東屬楚境,西為秦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前500餘年間一直是國界。砌於秦楚爭雄的烽煙之中,它是秦國人修砌的還是楚國人修砌的呢?無法考證。石頭牆下扼長安咽喉的武關城池,也只剩下一樽土疙瘩了。遙想當年秦楚武關會盟,楚懷王被秦扣留三年,最後客死秦國。這裡有無數故事,展現曾經的歷史風雲。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南武關沒有復建開發,不是人文風景區,只是古代雄關要塞的歷史遺蹟。站在關城的遺址牆下,面對秦楚分界牆,幽古滄桑,無限的追古遐思。秦軍多次由此南下攻城拔寨,始皇出此關巡視大秦天下;劉邦騎馬揮刀入關;“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西——散關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杜牧)

扼守陳倉古道,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稱散關,是秦代棧道上雄關要塞,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陳倉古道——川陝要津。南北橫貫秦嶺,北起大散關,南出褒溪口,繞山越嶺。綿延八百餘里,車行萬丈深淵之端,人走摩天峭壁之側。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陳倉古稱西虢,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有2770餘年的建城史,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會”建立國都,就稱為“陳倉”,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此設了陳倉縣。此地文化積澱深厚,曾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及陳倉石鼓、何尊、逨盤、銅浮屠等文物。


北——蕭關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

蕭關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是秦西方道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蕭關為關中抗擊西北遊牧民族進犯的前哨。

蕭關就在環縣境內的秦長城與蕭關故道的交匯點上。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關內、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盡收眼底,高下縱橫形成立體防禦體系,其設計之精心,佈局之巧妙,令世人歎為觀止。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這裡留存著烽火臺,秦長城的痕跡依稀可見,但那已經成為歷史的見證。蒿草已經被生態林草所覆蓋,古絲綢之路被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所替代。中寶鐵路、銀武高速公路、312國道橫貫蕭關南北,使昔日萬夫莫開的關隘變成通途。是新的一帶一路的重要通衢節點。

關中育成天府之國,百姓描畫百里秦川


周人自岐山周原開始農業文明,進入渭河平原腹地建都豐鎬。重視農耕,讓渭河平原有了耕地萬頃。秦國繼承發揚,興修水利,讓耕地變良田。為一統中華打下堅實的基礎。

秦國要實現稱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滅掉韓國。韓國所處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國東出函谷關之後,到黃河下游地區去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49年,秦國奪取了韓國都城新鄭的重鎮成皋,滎。,韓國此時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面對強敵,即將亡國的韓惠王派出了一個手無寸鐵的水利工程師,這個人擁有的武器只有一張嘴,他要執行的任務就是說服秦國興修水利,這個人就叫鄭國。在韓國看來,認為這是疲乏秦國、救亡圖存的好辦法,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計”。

商人出身的呂不韋沒有來得及仔細思考這一建議背後隱藏的殺機,就把韓國賴以救命的“疲秦計”,當成了可以使秦國富國強兵、實現大統一的一招好棋。於是秦國便組織力量開始修建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的涇河邊,成了當時中國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據歷史研究,當時修建鄭國渠的多達10萬人,而鄭國本人則成為這項龐大工程的總負責人。

據史料記載,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點,利用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條屋脊一樣的最高線,這樣,渠水就由高向低實現了自流灌溉。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鄭國渠巧妙地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用之於地,又歸之於水。就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也可謂巧奪天工。

公元前236年,鄭國渠工程從它戲劇性的開始,一波三折,用了10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鄭國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遙相呼應,從而使秦國挾持的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贏得了“天府之國”的美名。

2016年11月8日鄭國渠成功申遺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從此,天下第一渠的鄭國渠,成了全人類的物質文化遺產。現在這裡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是集歷史人文、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涇河文化為主線打造。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著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周人走了,秦人來了。渭河平原烙下深深的大秦帝國的印記。雄關要塞拱衛渭河平原,名定關中;重視農業,興修水利,關中平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關中老百姓辛勤勞作,把關中描畫的富饒美麗,一個更美麗的名字誕生——八百里秦川。


兵家築塞據守善地,渭河平原定名關中。

關中育成天府之國,百姓描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中華文化尋蹤覓跡遊記之二:跟隨秦人腳步行走關中大地》

第一部分:據險築塞名定關中繪天府秦川

至此告一段落,老行驢將續寫:

第二部分:涿鹿群雄一統九州立中華帝國

我們將真正追尋贏秦一族的腳步,看看他們是如何:獲封贏姓,周朝附庸,諸侯開國,踏進關中,逐鹿中原,一統中華。尋覓大秦帝國在關中大地留下的文化遺蹟遺存。

老行驢將盡快發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