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在哪些事情上妥協了?

董佳羽


疫情之下,我向生活妥協了。

我一日三餐全包攬。以前不想做飯或者想吃大餐,出門就是了,外賣就是了,當空氣中飄著病毒,我只能把菜換著花樣做,研製出一些從來沒做過的佳餚。

我還學會了高效做家務,鐘點工不能來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開始真的幹起來雜亂無章,一個月後得心應手,小區隔離解除了,鐘點工也不用請了,我都可以去做鐘點工了。

我當起了家教,學校停學不停課,家裡聽課一個人,打印資料,陪讀,輔導。

我很忙!


美食美刻flora


通過這次疫情之下,讓大家有很多想法。

1.大家都在家裡住了兩個多月。在家裡陪伴父母、陪伴孩子,雖然有時候發生過不愉快的爭吵, 但是彼此的內心還是很快樂的。就像這次出門的時候,媽媽都捨不得,我說沒有錢,你養我啊!媽媽開心的說,我就是討飯也要養你們啊!頓時眼淚直流。

2.出外打工的朋友也遇到了難題,一方面國外疫情很嚴重,導致很多企業,工廠沒有訂單,工廠放假。打工者沒有收入就會選擇回家發展,在家鄉起碼吃住不用愁。知道工廠打工終究是沒有前途的。

3.天災人禍人力無法阻擋,這也讓大家明白大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不要去破壞它。



路在腳下27327


疫情發生以來,大家是不是發現去哪都要登記個人信息呢?前期可能是有人手動登記你的身份證、姓名和手機號,而後續則逐漸演變為了流行的大數據掃碼。時至今日,基本上人人都必須有健康碼才能進出社區、商場和公司,才能乘坐各種公共交通工具。沒有碼或不掃碼,幾乎寸步難行!

  對於疫情防控來說,登記個人信息無疑是必要的,而掃碼相比手動登記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和準確度。但不管是掃碼還是手動登記,個人信息一旦落入到他人之手,多少還是會引發人們的擔心。當前特殊時期,可能更多人只關注到掃碼的便捷性,而如果疫情過去,相關數據隱私安全又該如何保障呢?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有的意識和思考。

  因為就算在平時,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出現各種APP或掃碼產品侵犯用戶隱私的情況,讓人困擾不已、防不勝防。而在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更是多次曝出了個人信息遭洩露的事件,這更加警醒我們不可大意,要未雨綢繆。

  例如據深圳電視臺報道,日前該地區某街道社區網格人員就曾將居民登記表發在小區微信群,導致其中記錄的600多人的姓名、身份證號、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公之於眾。雖然後續報道顯示未釀成嚴重後果,但如果被不還好意之人或非法分子獲取去,後果還是不堪設想。

  同時據新京報統計發現,武漢相關人員的信息洩露更為嚴重。春節期間,不少地方在利用大數據摸排武漢返鄉人員信息時,都曾發生隱私信息洩露事件。好多從武漢上學返鄉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曾在居家隔離期間常常收到微信好友請求或者來自陌生人的謾罵短信。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疫情期間因掃碼等導致的個人信息隱私洩露事件不在少數,同時其所帶來的影響也著實不小。而造成該現象的原因,除開必須登記個人信息以便更好防控的客觀因素外,主要還是技術提供方、信息管理方等對於數據信息處理的不到位和不合理。

  首先對於技術提供方來說,他們的掃碼產品只注重和強調了註冊使用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卻沒有對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和保存做出詳細說明。

  面對我們在註冊時所提交的大量個人信息,技術方並未明確給出具體解釋和說明,只是一昧的收集了去。可根據《網絡安全法》第四章有關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