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行情,買新房砍價一般能砍多少?

牧牛的少年


你說的200萬砍10萬,也就是優惠5%。個人認為當下大多數樓盤都可以砍到這個比例。

一、樓盤一般大致分為開盤期、持續銷售期、尾盤期三個階段。開盤期大致優惠3-5%左右,持續銷售期大致優惠2-4%左右,尾盤期大致優惠4-6%左右。

這三個階段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周邊競爭樓盤的優惠折扣情況,通常會利用週末、節假日搞活動,對外也就是“限時促銷期”,這時一般優惠會再上浮1-2%,以及抽獎或禮品贈送等。

二、一次性付款稍微優惠多一點,但實際上一次性付款和按揭付款對於開發商來說差不多的。除非開發商按揭銀行方面有一些特殊情況。

三、目前各地樓盤普遍優惠力度加大。由於受國內新冠疫情以及國際經濟情況的雙重影響,二月份的購買需求在一個月後釋放,開發商紛紛為搶佔客戶、促進銷售、增加回款、彌補“損失”等,都制定了不同的大尺度優惠舉措。顯然對購房者是一個利好。

四、售樓部現場有各自折扣優惠權限。從置業顧問到銷售主管,從經理到總監,從副總到老總等,一般情況下,各層級均有自己折扣權限。因此,砍價怎麼砍還需要你關注這一點,這個也是個“技術活”。

五、網上售樓力度加大。目前大多網上樓盤,甚至知名地產商開發的樓盤都有較大優惠。

綜述,當下買房絕大多數樓盤能砍到5%以上,甚至比你期盼的更多。

個人觀點,供你參考。





雨後黃葛樹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現在的時代,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

以前買衣服,隨便往三折五折去砍價,現在去買衣服,大多數店裡已經明碼標價明折明釦。

以前去國美蘇寧買家電,標價是不能信的,要看銷售員手裡的價目表。

房子也是一樣。

自從房子有了備案價之後,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會在房產準備上市之前,去房管局進行價格審批,價格被通過之後,備案留底。

然後每個地區規定略有不同。但是一般都是規定賣價漲跌幅度不允許超過備案價的10%。

因此,您砍價的空間就看報價和備案價的差距了。

建議可以先去房管局管網,去查詢你想買的樓盤,上面可以查到備案價。這就是對方在規則內的底價。

您拿備案價和賣價做對比,去和開發商談吧。現在的行情橫盤甚至略有下降的,按照國人買漲不買跌的習慣,現在妥妥的是買方市場。

因此,在這個時候買房子砍價是可行的。

200萬的房子,如果是按不低於備案價銷售,那砍10萬是完全可行的,畢竟只砍了5%。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會有所幫助,以上。


李藍袖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我不同意有些網友的觀點,我認為,買新建商品房可以像菜場買菜一樣還價的!道理是相通的。一次性、貸款和分期折扣,如期簽約折扣統統要享受,其他點位需要談判探出來

和買菜一樣的還價道理,怎麼相通呢?

我給出三個主要的衡量指標和評判標準有:

1、庫存剩餘—-意味著可挑選餘地;

2、新鮮程度—-戶型和樓層的好壞;

3、再有就是心裡博弈—-買房時機的選擇,判斷好自身在買賣過程中可以把握的優勢!

首先說第一條評判標準,庫存和選擇空間。這裡有兩個方向較有代表性,一個空間巨大,可選樓棟、樓層和戶型充裕。一個沒啥空間,只剩變異戶型和樓層較好價高戶型。這兩種情景在菜場常見呀,都面臨不同的銷售壓力,一個沒打開局面,一個需要尾貨去化,評判一下,滿足自我要求的話就以其銷售壓力為點進行價格談判。換一個角度講,這個項目的總經理和營銷總正熱鍋上的螞蟻般要業績呢,沒交錢前,知己知彼相信會底氣更足,達成的機會更大。

其次說第二點,買菜新鮮與否是價格的絕對評判因素,樓座位置、樓層和戶型優劣都仔細觀察,優缺點與置業顧問聊透。具體這個環節可以從自己實際生活體驗來評判,也可以簡單看看看房寶典攻略。基礎的有,底層一層負一層可能潮溼,一般樣板間即可觀察出來。頂層防水是質量問題高發區,且隔熱等也有先天劣勢。樓座位置臨路就比較吵,等等,其實可以看看,現在各大公司都比較注重不利因素的展示,看不看是客戶的事,但都有陳列,可以直接參考來作為談判籌碼!

再次說第三點,心裡博弈。菜場菜攤有好多家,一般沒有奇貨可居,開發商住宅一般市面上的賣點依然很類似。不要著急,就算是我從行十多年,對一個新房項目也要一段瞭解週期。心態先放平和,然後仔細比對,注意先跟銷售瞭解清晰具體情況,拍板這事自己不要主動提,被問交訂金也可以先提些問題!總之一句話,沒交錢之前,上帝角色和視角還是要表現到位的。買房的畢竟個人較弱勢,開發商的各方顧問及合作方都是專業團隊,交錢仔細再仔細!

這個問答回答了一整天,被各種打斷和延時!

總之,現在買方市場,不似商品房第一個黃金十年那樣一房難求,市場調控那隻看不見的手一直在發揮作用。

買房是人生大事,一套房的總額是一個家庭十幾二十年的積蓄,功課做不到,心裡不痛快可是不好逆轉的!

買方是上帝,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暫不過時,切記切記!合理評判,緩下結論,逼定點位和暗折都是慢慢登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