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和别人打交道



前几天,我在知乎看到了这个问题,觉得特别有感触:有哪些有用的人际交往小常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和别人打交道


必须承认的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和别人打交道。


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常识,不仅能让别人喜欢你,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少给自己添堵,少受很多罪。


说实话,以前我一直以为,要和和气气,尽量不要和别人发生争执,这样,别人也会如此对待我。


可实际上,人性在某方面来说,是相当诡异的,你越是软弱,别人就会拿你当柿子来捏,越得寸进尺,越想要占更多的便宜。


所以,如果没有掌握这个人际交往常识,以为一味的软弱,就能获得好人缘,那就永远只能当最软的那个柿子。


今天曾哥聊到的人际交往小常识,常常被人忽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独处

想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有语病,但其实不然。


因为任何指向外界的行为,在发生之前,当事人一定要把大量的能量,指向内在。


所以,当你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羡慕别人谈笑风生,见多识广,或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一定不要被表象给迷惑了,而是要知道,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暗暗努力,下了不少狠功夫。


而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己的关系,忍受不了孤独,那无论怎么苦练人际交往的各种知识和技巧,都是没用的。


毕竟你没有任何闪光点,又怎么可能吸引到别人?


梭罗有个「三把椅子」的哲学观点,第一把椅子留给自己,也就是独处的自己;第二把椅子是留给两个人之间沟通用到的;第三把椅子是留给三人或者三人以上使用的。


大部人只关注第二、第三把椅子。


他们越是想要融入人群,越想要博取关注和掌声,到最后才发现,本末倒置,就像一只胀气的气球,看起来光鲜,其实内在空空如也。


二,课题

闺蜜向你抱怨她男朋友怎么不好,怎么渣,这时候,你千万不要跟着她一起骂,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静静地听着,等她饿了,带她去吃黄焖鸡。


这样就行的了。


如果你一旦跟着她一起骂,很有可能,第二天,他们又开开心心在一起了,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太尴尬了。


人际关系之所以那么麻烦和让人感到疲惫,就是你很容易把别人的课题,当作是自己的课题。


闺蜜抱怨她男朋友多么不好,她的心情有多么糟糕,那都是她一手选择的,正因为一手选择,所以,出现了任何后果,她都需要为她的选择负责。


也就是说,分清楚课题是谁的,只要看谁需要为这个行为,进行负责就行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别人的课题,当作是自己的课题,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因为即使你帮成功了,别人会忘记你;而一旦你帮失败了,那所有的责任,就有可能往你身上推。


闺蜜听你的话,和她对象分了,然后找到更好的,她会觉得自己真有眼光;


闺蜜听你的话,和她对象分了,找不到,或者找到更差的对象,她会觉得都是你的错。


所以,胡乱去管别人的课题,好为人师,都是病,得改。


三,场面话

小时候,和妈妈去亲戚家做客,每次到饭点时,亲戚都会问一句:


要不,中午留下来吃饭?多个人多双筷子嘛。


每次我妈听到这句话,都会喝杯茶,然后说几句客套话,带着我离开了,我非常纳闷,于是就问老妈:


别人都叫我们留下来吃饭了,为什么我们反而走了呢?


我妈这样回答我:


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分清楚哪些是场面话,哪些是真心话,如果对方真的想留我们吃饭,一般就会等饭都做好了,然后再叫我们去吃 ,如果只说话,不行动,那就是差不多得了,得走了。


毕业进入到社会后,我发现这些场面话,真的太多太多了:


场面话:改天一起吃饭啊!!!

真心话:到目前为止,没时间和你吃饭!


场面话:一定要保持联系啊!!!

真心话:没事别找我,有事,更别找我!


场面话:我开车了,要不送你回家啊!!!

真心话:出于礼貌问一下而已,千万别答应啊!


以前我不知道,有这么多场面话,一个新来的同事,问我要不要搭他的车,我一下子就答应下来了,结果上车后,气氛相当尴尬。


知道场面话,一来可以避免自己感到尴尬,二来也不会为难别人,好处还是相当多的。


四,谁主张,谁举证

越来越发现,知识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法律届有一句话,叫做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当某个人控告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就得拿出证据来,而不能反过来,让对方去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无辜。


应用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想要组织,怂恿大家出去吃饭,那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谁组织和怂恿,谁来定去哪里吃,原则上,也应该由他来买单。


很多人经常会纳闷,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明明人际关系挺好的啊,叫朋友出来吃饭,朋友也会答应,为什么现在都叫不动了。


之所以会如此,很有可能是你提议,你怂恿朋友出来吃饭,自己又不做好安排,又不想买单,甚至连AA都不想。


久而久之,朋友就知道你什么人了,自然就不会和你走得太近。


还有,在处对象的时候,更应该懂得这个人际交往小知识,也就是说,如果你主张出去外面走走,吃个饭,或者旅个游什么的,那最好就是你心目中,要提前做好规划,去哪几个地方吃,去哪几个地方玩。


不要等对方什么都准备好了,开开心心在等你了,你来这么一句:


啊,我也不知道哎,要不,你来确定???


长此以往,对方会觉得你非常不靠谱,而不是觉得你懂得为其着想。


这个小知识,大家一定要记得啊。(敲黑板!!!)


五,期望值管理

假如你有100块钱,想哄对象开心,你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加上你之前存下的900块钱,给她买个手机,又或者,你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带她去吃她最喜欢的黄焖鸡,腐竹和小白菜,一次性加个够。


后者,一定会让她更加的开心。


为什么?


因为人的开心,是建立在期望值上的,当得到的东西,超过期望值,人就会开心;而如果得到的东西,和期望值相持平,或者低于期望值,那人就会有情绪了。


我们对于手机的期望值,大多是在几千块钱左右,你买了1000块钱的手机给对象,对象是会开心,但不会特别开心,因为没有超过期望值。


而我们对于黄焖鸡的期望值,大多是在20块钱左右,你带她去吃100块钱的黄焖鸡,那她肯定会非常开心啊,毕竟已经远远她的期望值了。


再者,如果我想要送好朋友一个生日礼物,预算1000块钱,他喜欢旅游和打羽毛球。


如果我不懂得期望值管理的话,我会傻乎乎地给他报个广州一日游,他表面笑嘻嘻,其实想骂我是沙雕。


而如果我拿这笔钱,买一只羽毛球拍给他,那他肯定会高兴到飞起来。


所以啊,花钱要能满足甚至超过,别人的期望值,这样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


岂不是一箭双雕?


六,波动

人的性格,是长期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一样的性格。


性格一旦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牢固且不变的稳定性,即使环境变了,性格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看他处于「波动」的情况下,是否秉持着相同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斗志昂扬,心比天高,积极乐观到不行不行,可自己稍微被社会毒打了一下,就像一只完全泄了气的气球,再怎么吹,也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那很有可能,之前他的那种性格,是伪装出来的,并不是他真正的性格。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情侣可以试着,去旅旅游的原因,旅游可以测试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是怎么样。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双方脱离了熟悉的环境,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当中。


一个人如果处理陌生环境,和他处理熟悉环境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那就证明,他表里如一。


这个人际交往的小知识,真的非常管用,谁用谁知道,当然,首先你得要有对象啊。逃。


七,授权

别人之所以会给你带来不舒服的感受,很扎心的一个真相,是你授权他去这么干的。


举个栗子:


你舍友晚上喜欢和对象打电话,而且还是开免提的那种,严重影响你的作息。


表面看起来,是你舍友的问题,因为他真的太渣了,情商几乎为零,不懂得为他人着想,自私到爆炸。


但真实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当他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没有及时地加以制止,他觉得自己测试过了,发现你没有意见。


于是,一次两次,慢慢的,你的不反抗,无所谓,就变成一个规则。


在人际关系中,界限感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觉得自己的界限,正在被人打破,你没有发声,没有和别人提前设置好规则,那就意味着,你在授权别人可以这么干。


请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小知识啊。


一个处处授权别人可以为所欲为的人,是不会讨人喜欢的,只有明确自己的底线,当别人触及底线时,及时制止,这样,别人才会打心底,尊重你。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希望对你们有启发呀。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和别人打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