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消化內科就診攻略,尤其中老年患者注意收藏

從去年疫情爆發到現在穩定階段,國人的心態可謂是一波三折,從不以為然,逐漸恐慌,到驚慌失措,再心平氣和,現在則是吃瓜心態。即使是穩定期間,很多患者對於來醫院就診也存在莫名其妙的恐慌心態,生怕不慎感染,今天鄭醫生就來總結一下,疫情期間,如何正確就診,哪些疾病需要立即就診,做一個醫院攻略,既不耽誤病情,又減少感染概率。

疫情期間,消化內科就診攻略,尤其中老年患者注意收藏

分析疫情期間民眾心理,大致有三大狀態:

1.過度驚慌型。這一類的患者人數不多,表現為對疫情的過分關注,並且時刻擔心自己或家人感染,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及診療行為。

2.穩定型。是人數最多的。認識到疫情的嚴重,並且配合管理和治療,自覺戴口罩,努力正常生活。

3.過分輕視型。這一類也不多,表現為大大咧咧,不以為然,不服從管理,不配合隔離。

如果說吃喝拉撒,在政府的管控和物資支援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做到生活不受太大的影響,但是疾病可不會因為疫情而延遲來臨,針對不同的情況,鄭醫生總結攻略,獻給所有患者:

1.嘔血、黑便。應該立即就診,無論白天黑夜。這是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表現,嘔血很好理解,黑便主要是指大便黑而發亮,如柏油樣。注意要與長期便秘那種青色大便鑑別。此外,口服中藥,或者吃某些深色食物,都有可能會引起黑便。

疫情期間,消化內科就診攻略,尤其中老年患者注意收藏


2.劇烈腹痛不能緩解。這是臨床急腹症的表現,需立即就診,病因很多,不僅僅牽涉到消化內科,消化內科疾病需考慮胃腸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膽總管結石、腸梗阻等。注意與胃腸道痙攣鑑別,胃腸道痙攣,反覆發作,但可以自行緩解,休息、放鬆後可以緩解。

3.便血。便血是下消化道的表現。要注意與痔瘡鑑別,痔瘡通常由於大便乾結或次數太多,如果大便稀而出血就要注意,要來醫院就診。便血加發熱,來醫院就診,需警惕腸道感染和炎症性腸病的可能。

4.腹部包塊。如果包塊可移動,一般是糞便或氣體,硬者糞便,軟則氣體。如果包塊固定不動的,要立即就診,需警惕腫瘤可能。

5.頭暈和麵色蒼白。老年人比較多見,要注意腦供血不足引起。此外,消化內科需警惕出血可能,特別要注意大便顏色,如柏油樣需立即就診,

6.消化道異物

。以上消化道為主,最常見是魚刺、骨頭、大肉塊、棗核等,小孩子以硬幣和玩具多見,需立即就診,內鏡下取出。

疫情期間,消化內科就診攻略,尤其中老年患者注意收藏


7.反覆噁心嘔吐。注意反覆二字,如果是一過性的,可居家觀察。如果是反覆發作,並且存在大便不通及腹脹情況的,要考慮腸梗阻,需立即就診。

8.腹脹、腹瀉、便秘、早飽、反酸、噯氣等情況,一般是由於胃腸道功能紊亂所致,可居家觀察,通過飲食運動調節,也可以穩定後就診。

9.腹痛。腹痛是消化內科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最複雜的情況。在排除第2點所說的情況下,如果是一過性的,可居家觀察。如果是反覆發作的,需疫情穩定後來院就診。

10.慢性疾病配藥。炎症性腸病的患者,建議按時服藥。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可等待疫情穩定後再配藥。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反覆反酸燒心的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通過線上處方來配藥。

此外還有些非消化系統症狀,但還是需要立即處理的,做一個簡單羅列:突發的意識喪失或改變,突發的肢體乏力或偏癱,突發的呼吸費力無法緩解,急性的心前區疼痛(有瀕死感),過敏,持續的高血糖或低血糖等。以上的情況中老年患者多見,也應該立即來院就診。

那麼來醫院之後如何減少感染風險呢,鄭醫生提醒大家:

疫情期間,消化內科就診攻略,尤其中老年患者注意收藏

1.按照常規的防護做好勤洗手,戴好口罩,有條件的患者,帶好手套、帽子。

2.提前預約,可以微信公眾號、支付寶、電話、網絡等。

3.按時就診,等待就診與檢查的過程中,避免人群聚集,就診與檢查過程結束後前往空曠地點等候結果。

4.消化內科特殊檢查胃鏡、腸鏡,疫情爆發期間只保留急診內鏡檢查項目,目前疫情穩定期間已恢復正常。

5.急診與發熱門診的區別,發熱門診目前只接待確診和疑似的患者,其他則在急診就診。因此需如實填寫接觸史和病史,服從分配及安排。醫院比患者更擔心相互傳染的情況,所以可以放心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