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落幕,“小马奔腾”对赌背后的人性思考

豪杰落幕,“小马奔腾”对赌背后的人性思考

免责声明

“股权资本研究院”专注于推送股权、投资、融资、时事热点、企业管理、股权金融培训、哲理短文等领域的内容,本公众号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转载模块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推送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联系,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北京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马奔腾”)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李明,出品了《武林外传》《我是特种兵》《我的兄弟叫顺溜》《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影视作品,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了更好的发展,2011年3月,小马奔腾股东李明、李莉、李萍与建银国际文化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银投资”)签署《增资及转股协议》及《投资补充协议》,设置了对赌协议条款,约定如果小马奔腾不能在

2013年12月31日前实现合格上市,则建银投资有权在之后的任何时间,在符合当时法律要求的情况下,要求李明、李莉、李萍共同或任一方一次性收购所持小马奔腾公司全部股权,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2013年底,小马奔腾未能如期上市,心力交瘁的李明竟然于逾期后的第三天撒手人寰,资本与股东之争,李家的姑嫂之争,相继拉开战幕。

2014年,建银投资向北京市第二人民法院申请冻结李明、李莉、李萍持有的小马奔腾及小马奔腾股东小马欢腾的股权。

2015年,金燕(李明之妻)、李自在(李明之子)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补充协议中的仲裁条款无效,被法院驳回。

2017年,法院应建银投资的申请,对金燕名下的2亿元资产采取保全措施,随后,法院判定李明生前的对赌之债为李明、金燕夫妻的共同债务,金燕有义务偿还。

2018年6月,金燕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解除高消费的申请予以驳回,金燕仍然为失信被执行人。

2019年10月22日,北京市高院二审驳回了小马奔腾创始人李明的遗孀金燕相关上诉请求,维持原判。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后续申请再审无果,金燕作为李明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人,需要在2亿元范围内承担小马奔腾原股东李莉、李萍对建银投资的连带清偿责任。

这桩“血案”给创业者的教训是深刻而发人深省的,然而总是有人明知山有虎却一意孤行!如日中天的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曾是餐饮界的一代传奇,张兰对赌鼎晖创投失败后“净身出户”;太子奶李途与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对赌失败,亲手让出了自己的全部股权;永乐电器曾在家电连锁市场“市场份额第一位、盈利能力第二位”也因对赌失败陨落......

多少创业者都栽在对赌协议上!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资本市场嗜血本性可见一斑。

企业是国家的财富,企业家是国家造富的源泉,这么大的损失,这么多的悲惨结局,作为后人,我们该做些什么?斯人已逝,真不希望再有多少豪杰落幕!就让我们来浅谈小马奔腾们落幕后的思考吧。

什么是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VAM)最初被翻译为"对赌协议",或因符合国有文化很形象,一直沿用至今。但其直译意思是"估值调整机制"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在国外投行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应用。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对赌协议会带来哪些风险

1、不切实际的业绩目标

企业家和投资者切勿混淆了"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的问题。"对赌机制"中如果隐含了"不切实的业绩目标",这种强势意志的投资者资本注入后,将会放大企业本身"不成熟的商业模式"和"错误的发展战略",从而把企业推向困境。

2、急于获得高估值融资

企业家急于获得高估值融资,又对自己的企业发展充满信心,而忽略了详细衡量和投资人要求的差距,以及内部或者外部当经济大环境的不可控变数带来的负面影响。

3、忽略控制权的独立性

企业家常会忽略控制权的独立性。商业协议建立在双方的尊重之上,但也不排除有投资方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向目标公司安排高管,插手公司的管理,甚至调整其业绩,怎样保持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还需要企业家做好准备。

4、业绩未达标而失去控股权

企业家业绩未达标失去退路而导致奉送控股权。一般来说,国内企业间的"对赌协议"相对较为温和,但很多国外的投资方对企业业绩要求极为严厉,很可能因为业绩发展过于低于预期,而奉送企业的控制权。

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企业签署对赌协议

签署对赌协议,企业或是急于上市变现,或是急于快速扩张,或是急需要一笔资金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或是需要这笔钱“救命”,但大部分签署对赌协议的企业其实并不缺钱,至少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企业家们明知对赌协议风险巨大,明知“对赌”保护的是投资人的利益,明知自己在用不确定的筹码(上市,业绩)来博一个高风险的游戏,甚至明知会失败,但还是义无反顾!陷入对赌风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马奔腾案件给众多创业者敲响了警钟

1、对赌协议不是不能签,创业者须量力而行

资本江湖的游戏规则从来没有公平一说,对赌协议的出现还是由于资方对创业者不够信任,资方需要的是短中期的投资回报,创业者需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这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矛盾的,对赌协议是否要签一定要客观权衡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

2、人心齐,泰山移,合伙人一定要求同存异,荣辱与共

复盘整个小马奔腾衰落的过程,没有处理好“人”的关系是最大的败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心态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不管分歧有多严重,在内忧外患之下至少要团结一致。如果每个人都退一步,以大局为重,也不至于造成双输的局面。

现实世界的人性值得创业者们深度思考,与狼共舞,你准备好了吗?

豪杰落幕,“小马奔腾”对赌背后的人性思考

免责声

“股权资本研究院”专注于推送股权、投资、融资、时事热点、企业管理、股权金融培训、哲理短文等领域的内容,本公众号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转载模块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推送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联系,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小编

包启宏老师助理:

1、免费观看疫情期间企业课程线上直播;

2、参加包启宏老师线上微课堂;

3、开通线上学习课程会员,每天只需1元;

4、参加包老师及三度“股权、商业模式、招商”等课程

5、渠道方向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