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俄羅斯,困在路上


NO.1659-俄羅斯困在路上


作者:斯文的樊學長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俄羅斯排名世界第一的廣袤領土既是優勢,治理起來的高昂成本也是一種挑戰。為了連通國土,俄羅斯早早就斥巨資修建了連接莫斯科與遠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為日後的經濟發展與國防做好了準備。


西伯利亞鐵路的東方終點站——

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火車站

(圖片:C. Na Songkhla / Shutterstock)▼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這樣的標誌性工程奇蹟往往會給人留下俄羅斯交通極為發達的印象。但其實,在俄羅斯交通中,衡量交通通達度的另一個指標——高速公路就顯得相當不堪,不但與俄羅斯的廣袤國土、大國地位不相符,甚至里程數的絕對值長期被西班牙、意大利等國超越。

不是因為俄羅斯人不需要高速公路,而是特殊的地緣條件和長期以來交通建設的選擇,限制了高速公路的發展。



廣大的土地與嚴酷的氣候


俄羅斯自16世紀以來不斷向東拓展領土,雖然經歷了一戰後俄羅斯帝國崩潰和蘇聯解體,損失了西部的大量領土,但東部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領土變動不大。至今俄羅斯依舊擁有1707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佔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八分之一。


即使縮水了,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要將這樣規模的土地組織起來,不容易▼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這巨大的陸地領土東西跨越11個時區,北緯50°到北緯80°之間的約30個緯度。但因為整體緯度高,龐大的俄羅斯氣候類型並不豐富,除了黑海沿岸地區的少量地中海氣候區,高加索山以北有部分溫帶草原氣候區,其餘地區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才是主流,而且越向東大陸性越強,冬夏季溫差也越大。


即使在東部嚴酷的北冰洋海岸,也有溫暖的季節

不過這很短暫,更漫長的極寒才是真相

(夏季的楚科奇半島佩韋克港)

(圖片:shutterstock@Andrei Stepano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冬季的楚科奇半島佩韋克港)

(圖片:shutterstock@Vladimir Sevrinovsky)▼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而俄羅斯的東歐部分,還能夠受到海洋氣候和暖流的影響,莫斯科的一月零度均溫為-10℃,並不嚴酷,甚至比緯度較低的遼寧省會瀋陽暖和不少。


西伯利亞地區地勢西低東高,西伯利亞東部內陸在緯度、地形、深居內陸的影響下冬季愈發嚴酷,一月零度均溫低至-40℃—-70℃。所以有時這裡也被歸為副極地氣候。東部沿海地區受季風影響,冬季氣溫沒有西伯利亞東部內陸那麼嚴酷,但是因為受季風影響冬夏季溫差也不小。


俄羅斯永久凍土分佈

嚴酷的大陸性氣候幾乎覆蓋整個西伯利亞

西部仍然受到歐洲海洋性氣候的眷顧

人口和經濟活動也基本集中在西部▼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一個地區的氣候不但決定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舒適,還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形式和種類。氣候宜人的地區自然會吸引更多人口,這一點即使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成立,甚至人口的集聚傾向還越來越明顯。


所以當地土著的傳統生活來源還是漁獵和馴鹿

礦業資源的開發並不能改變這裡的長期生活方式

(北極圈附近-涅涅茨人的牧場)

(圖片:shutterstock@evgenii mitroshin)▼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具體到俄羅斯,便是隻佔領土面積25%的東歐部分長期並依舊承載了人口的主流,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口(特別是俄羅斯族)也主要集中在緯度較低的地區。


俄羅斯國內人口大致分佈

在西伯利亞的人口集中低緯度鐵路沿線

高緯度大城市主要為資源型,需要巨大的能源來運轉▼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然而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地區,地上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森林資源,地下還擁有豐富的礦藏,遠東地區肥沃的黑土地又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如果不對它們進行開發,不但浪費了良好的條件,還不利於對這些新領土的整合與長期擁有。


俄國人當年本是為了皮毛而來

皮毛資源耗盡後,礦產就成了這裡主要的價值所在

(圖片:shutterstock@Evgeny_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俄羅斯需要把東歐的居民拉到西伯利亞去,把西伯利亞的資源、物產運到東歐來。這需要高效、低成本的交通方式,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海運無疑是高效低成本的方式,但是北極航線遠未開通,海參崴也並不是嚴格意義的不凍港,而且資源產地到港口之間的路需要走陸運。


實在是指望不上

(俄羅斯,白令海岸,阿納德爾港)

(圖片:shutterstock@Andrei Stepano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至於與海運配合的內河運輸也不現實,西伯利亞不缺少大河,但是這些河流多為南北向,與人流、物流方向垂直。另外因為這些河流落差交小,流速低,深度淺,冬季還會封凍,缺少開發的價值。


所以氣墊船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但指望冬季內河航運還是很不現實的

(俄羅斯-薩哈共和國-雅庫茨克,勒拿河沿岸)

(圖片:shutterstock@Andrei Stepano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優先鐵路發展的思路


十九世紀末開始,俄羅斯就試圖加速對遠東地區的開發。既然海運與河流都不夠高效,陸路運輸就成為了必然選擇。


然而此時汽車剛被髮明,高速公路的理念還都沒有出現。最傳統的物流運輸方式是馬幫,這種前現代的運輸方式一次運載的貨物量少,週期長,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無法完成短時間內快速運載人貨的任務。


歐洲大白馬來了這兒怕是也頂不住

(雅庫特馬,非常適應嚴寒氣候)

(圖片:shutterstock@Spiridon Sleptso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為數不多的選擇,是一條漫長的鐵路。


因為遍佈平原,理論上鐵路和公路的建築成本與維護費用相對較低,且鐵路的出現早於高速公路,所以沙俄政府對鐵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早在1834年,俄羅斯就建成了第一條工廠內的短鐵軌,到1851年時莫斯科到聖彼得堡的鐵路便已經通車,並依此建立了自己的鐵道標準,躋身世界鐵路技術的前沿。


早期莫斯科-聖彼得堡鐵路線

(圖片:wikipedia)▼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1890年,沙俄決定修建西伯利亞鐵路,在原有鐵路線的基礎上聯通莫斯科與海參崴,到1916年完工。這一時期,俄羅斯鐵路的總里程數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


那是一個“俄羅斯鐵路,好!外國鐵路,不好!”的年代。


確實是當年的超級工程

相當於美國橫跨全國的大鐵路

雖然經濟效益差距很大,但戰略意義同樣重要▼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有一說一,沙俄鐵路修得還不錯,但沙俄腐敗橫行、官僚體制僵化、工業水平也不高,鐵道的管理水平很低。一戰時期,俄羅斯鐵路就暴露出運力不足、車皮不夠、煤炭糧食供應不到位、火車到站後也無法及時轉運的問題。


1916年沙俄鐵路網

相對於其廣闊的領土其實已經相當發達

但密度和效能還無法和西歐列強相比

一戰中後勤更是嚴重吃緊,戰損慘烈

(圖片:wikipedia@Erikdada)▼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之後蘇俄出現的城市物資供應緊張、起義頻發、政治失序,某種意義上就是維護不當的鐵路的“功勞”。


蘇聯(俄)建立之後,鐵路仍然是新生政權的首選。1930年代,蘇聯完成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複線工程,並開始推進鐵路的電氣化,最終在二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從鐵路里程看,沙俄時期其實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蘇聯時代一方面繼續擴建,一方面改造升級

將整體效率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藍色沙俄時期,紅色蘇聯時期)

(圖片:wikipedia@Erikdada)▼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然而,沙俄-蘇聯鐵路的蓬勃發展,擠壓了公路的生存空間。加之蘇聯汽車保有量一直很低,國產車的質量也不怎麼好,而城市之間距離遙遠,歷代政權都沒有認真考慮過修建高速公路的問題。


當年的高端公務車,如今只能當復古老車了

(圖片:Andrey 69 / Shutterstock)▼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況且,籠統說來,在同等條件下普通鐵路的修建成本要低於高速公路,俄羅斯的特殊氣候又決定了公路需要特殊技術修建,成本尤其高。所以長期以來蘇聯運輸業的發展思路都是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


遇到惡劣天氣,火車前面還會有剷雪火車頭

汽車可做不到,只能吃雪

(圖片:shutterstock@Andrei Stepanov)▼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但是到了60年代末,東歐部分的礦產資源出現枯竭跡象,西伯利亞作為原料產地變得更加重要。此時西伯利亞的大動脈依舊只有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運輸壓力激增。(第二西伯利亞鐵路形成運力時蘇聯已經無力迴天了)


叢泰舍特到太平洋沿岸

又在北部修了一條平行線路▼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到八十年代,公路建設長期滯後的惡果變得明顯。據統計,由於缺少公路作為短途運輸的靈活補充,每年蘇聯因此會損失50-70億盧布。


普京的基建計劃


蘇聯解體之後,屬於過渡的葉利欽時代動盪迭起,有的是讓政府頭疼不已的麻煩事,基礎設施建設並無建樹。


到了普京上臺前的2000年,俄羅斯僅有三條共計365千米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其中還有兩條共計256千米,是1980年蘇聯政府喜迎奧運修的形象工程,使用價值有限。(不巧的是,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該來體驗高速路的西方國家也沒有來,形象工程的作用似乎也沒有起到。)


但是俄羅斯的汽車保有量,卻在蘇聯解體後的20年間激增了2.6倍。值得慶幸的是,俄羅斯城市之間的普通公路限速也在120km/h以上,沒有護欄的雙車道柏油路、水泥路、甚至土路,勉強維持著俄羅斯老司機們的基本出行需求。


很多路實在是不敢恭維

即使戰鬥民族老司機也只是默默忍耐罷了

(圖片:shutterstock@DimaBerlin)▼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可總體來說,蘇聯遺留下來的重鐵路、輕公路交通格局與出行實際需求的矛盾,還是變得越來越嚴重。


為了滿足人民的出行需求,普京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出資高達萬億盧布,到2013年聯邦道路基金為4500億盧布,是航天計劃的兩倍。


切實解決人民開車難,路面差的問題,但需要好多錢

(圖片:shutterstock@Sergei Gorin)▼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奈何蘇聯留下的底子太薄,近年來俄羅斯的經濟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加之腐敗問題比較嚴重難以控制成本,基建效率並不算太高。到2013年,俄羅斯依舊有60%以上的地方公路不符合標準。


而且條件也確實惡劣

如果是騎電驢返鄉,怕是要死在路上

(圖片:shutterstock@Artic_photo)▼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截至2018年,俄羅斯的高速公路已經延長到了2050千米,主要為東歐部分大城市的環線和大城市之間的線路。同年普京再次當選後,制定了一項“截至2024年,投資近一千億美元”的宏偉修路計劃,希望屆時將高速總里程翻三倍提高到7600公里,包括連接歐洲與中國的子午線高速公路的俄羅斯部分,不可謂不激進。


在更長期的規劃中,建設重點則集中在了遠東和西伯利亞,可見增強對遠東地區的控制力,是俄羅斯百年來一以貫之的目標。


而且公路的成本相對較低

可以深入環境更惡劣的西伯利亞內部

這點頗為重要

(俄國高速公路大致分佈,僅供參考)▼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想要達成目標,俄羅斯需要面對的挑戰並不少,除了與西方交惡帶來的經濟壓力、新冠導致的停滯這類宏觀環境問題,隨著公路的不斷延長,還會面對泡沫夾層等特殊工藝帶來的成本上升、冬夏季巨大溫差對公路造成的破壞、滾雪球式膨脹的養護成本、凍土開裂導致公路通行不安全的種種問題。


漫漫回家路

(圖片:shutterstock@Artic_photo)▼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但普京政府仍然在堅持投入。畢竟,俄羅斯1995-2016年的基礎設施經濟乘數為2.3,和西歐的平均值差不多,即每基建投入1盧布,可以拉動經濟2.3盧布。理論上講,即使容易滋生腐敗,投資基建依舊是一門包賺不虧的生意。


最後送大家一個西伯利亞的月亮

祝大家節日玉快,閤家歡洛!

(圖片:shutterstock@Mashkova Polina)▼

俄羅斯,困在路上  | 地球知識局


參考文獻:

https://www.awaragroup.com/blog/impressive-progress-of-russian-roads/

https://geohistory.today/russias-developing-transport-infrastructure/

http://cn.dailyeconomic.com/business/2020/01/20/12356.html
張甲雄."蘇聯交通運輸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世界經濟 .11 (1985):58-62.Print.
孫寶融."蘇聯交通部關於提高鐵路運能問題的論述."鐵道科技動態 .(1981):17-20.Print.

張宗諤."蘇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及其結構變化."外國問題研究 .(1984):39-45.Print.
徐廣彬,徐廣莉."俄羅斯公路的發展現狀分析."吉林交通科技 .(2008):72-72.Print.
黃班瑪."俄羅斯公路建設質量安全管理的見聞與啟示."青海交通科技 .(2017):27-29.Print.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kanaris1 / Shutterstock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