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丘故城地望浅析

桐丘之名肇自何代,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碑文记载:其始于春秋之世,本属郑地,乃平王东迁封郑懿亲于桐丘。周平王东迁之年为公元前770年,故桐丘之名距今已两千七百余年了。

虽有桐丘之名,但桐丘故城遗址在何地,仅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及光绪十九年(1893年)《扶沟县志》所载,桐丘故城即在今县治的城关镇。但以上所载有失史实,令人不敢苟同。古桐丘故城应在今扶沟县城西十公里韭园镇后郑村北的高岗——雾烟山,而非今县治之城关镇。且从以下诸文略述之。

桐丘故城地望浅析

一、文献有关桐丘的记载

《水经注•卷二二•洧水》载:洧水又东南经桐丘城。(《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人将奔桐丘。又西面桐丘,其城邪长而不方,即城之名矣)。鲁庄公二十八年,为公元前666年,记载桐丘城在今扶沟县城之西。

《水经注疏•卷二二•洧水》载:洧水又东南经桐丘城。按:下言城南即长堤,为洧水之北防,则水迳城南。下引杜:在许昌东北,在今扶沟县西二十里。《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人将奔桐丘,即此城也。

《春秋左传注》:庄公二十八年秋,楚令尹子元伐郑,郑人将奔桐丘。桐丘:今扶沟县西二十里有桐丘亭,当即此也。

《古今地名大辞典》桐丘条载:在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

《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河南地略三》载:桐丘亭,在扶沟西,郑地。

以上几种文献均记载桐丘城在今扶沟县城城西十公里,而今县城西十公里正是雾烟山所在地。据此可证明桐丘故城就是今天县城西十公里的雾烟山。

桐丘故城地望浅析

二、雾烟山出土石碑有关桐丘的记载

康熙二十四年《重修桐丘峰头三清殿、玄帝殿、大门、青龙日虎殷记》中云:“桐丘立小扶亭之西,去鄢陵二十余里矣。”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扶沟县西桐丘重修殿宇神像碑》中云“桐丘为扶邑之右障”。

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天仙祠、菩萨堂、三官圣母殿暨前后诸庙并山门、戏楼碑记》载:“蒋公题有古桐丘匾额,遗迹宛在,其曰桐丘郡、曰天地岗、曰天井岗、曰雾烟山、小五台,地同而名异也。”蒋公指顺治十五年(1658年)至十七年扶沟知县蒋其昌。

咸丰八年(1859年)《桐丘寨》横碣,正中书“桐丘寨”三字,右坚书“鄢扶百村创修”,左竖书“咸丰八年公立”。是年,安徽颍州农民起义军波及扶沟、鄢陵,两县百村之人逃难于雾烟山上,为防义军入侵,遂筑寨以防,名为“桐丘寨”。

以上碑刻文字记载,足以证明雾烟山即为桐丘故城的事实。

桐丘故城地望浅析

三、雾烟山现状与城关镇

丘者,山丘、丘陵之意也,为高出地面的山岗。桐丘故城位于扶沟县城西十公里处的韭园镇后郑村北,属春秋故城。城址在南北走向的岗岭上,长1300米,宽80米,高5—10米,最高处25米。这与《水经注•卷二二•洧水》条“四面桐丘,其城邪长而不方”相吻合。原址上殿宇辉煌,松柏蔽日,碑刻林立,今已无存,仅西部在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分层所筑的夯土层,每层厚10—15厘米。此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势险峻。据碑文对桐丘的记载:“遥瞻之右,嶂雾靡漫,岗烟蒸腾,有时而全著庙貌,有时而半露峰尖,不啻蜃楼海市,足壮观瞻焉?近观苍松翠柏,干霄蔽日,殿宇辉煌,香火鳞次。山峰有井,名曰天井,每逢阴雨,其泉上注,晴则即眢。且南据峻岭而北环洎河,西接颍川而东连北陈,临其上者无不如在目前,其胜景,诚名区也。”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村民在雾烟山上修建真武庙,著名文学家,前七子首领李梦阳撰写《创修真武庙碑记》记载烟雾山:“形势挺拔,堆青环翠,望之俨然若太华玉峰之状,云影绯徊,霞光绚烂,诚一邑之福地,栖神之佳所。”

光绪《扶沟县志》:“在邑西有天井岗即古桐丘。《水经注》名天井陵,又名雾烟山。高数丈,地势险要,山上古碑断碣,多为千年旧物。烟云漂渺,迥绝尘寰。”桐丘宿雾为扶沟古八景之一。

由此可知,昔日之雾烟山较今天更为巍峨高大,桐丘城筑此胜境之地亦在情理之中。

桐丘故城地望浅析

现今之城关镇,为隋末废新汲县并入扶沟时,把县治移至此地的。因隋废新汲并入扶沟时,县治仍在原扶沟县的谷平乡,因偏于两县之北端,多有不便,至大业十四年(618年),才把县治又移至今天位居两县之中的城关镇。扶沟虽故有桐丘旧城,因其偏于县之西隅而不便,故选此位置适中之地。所以今城关镇之桐丘故城,除新、旧《扶沟县志》之外,向无桐丘之说,更无桐丘故城之名。故桐丘故城非是县志上所说的今之县治城关镇,而是在今县城西十公里韭园镇后郑村北的雾烟山。

1985年3月,雾烟山被扶沟县人民政府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成立雾烟山民主管理委员会。

2006年,雾烟山被市政府、市文化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