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談判,是一場利益決鬥,你是鬥士還是武白?鬥場的坑你踩過多少?

【概述:】

家用車,現在不比以前。國產車在沒有雄起之前,基本上都是合資車,而且以前一輛車的成本相對收入來說是很大一筆支出。所以,以前目標基本上是有輛車,那時合資車企的日子也相當好過,就坐門口都有銷售業績。而國產車起來後,外觀啊質量啊都已經有了大幅的提升,現在基本上人人都買得起車。既然溫飽問題解決了,家用車的購買觀念也從以前的有一輛車升級成了有一輛好車,可選的空間也大了,這也意味著市場的飽和,車企的競爭壓力也大,至少沒有以前那麼舒服的日子了。市場飽和的另一個結果就是產品的利潤率的降低。但是作為賣車的4S店,獲利最大化是直接的目標。車的價格基本都是廠家的指導價,利潤空間有限,或者說有時候根本無利可圖,那就必須以別的方式獲取利潤

買車談判,是一場利益決鬥,你是鬥士還是武白?鬥場的坑你踩過多少?

本人不是賣車的,所以一輛車對4S店或者對廠家的利潤貢獻到底有多少,沒有深入的研究過,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錢都是辛苦錢,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東西自然就成了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在賣與買之間,4S店和買者之間可以說是對立的關係,他們想讓你出高價,你想讓他們給最低價,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立場不同。正常的關係應該是良好的交流過程,但每個人的想法和觀念不同,沒法有一個統一的市場標準,銷售有差有優,買者有善有霸,不同的交易組合就會出現不同的過程感受和結果。相對買車的雙方來說,信息是不太對稱的,這一點上4S店就佔有優勢,而利用這一優勢,在爭功近利的銷售人操作下,就出現一個叫“坑”的東西。絕大多數普通購車者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踩過,即使有經驗的人,有時候也難免不掉在坑裡,那作為普通購車者的我們,如何避免這些坑呢?

買車談判,是一場利益決鬥,你是鬥士還是武白?鬥場的坑你踩過多少?

【坑的表現形式:】

標價:進店子裡看車,每個車子旁邊都有價格和配置表,標價一般喜歡用什麼x.9萬,x.x9萬,不要問為什麼帶9,一個是習慣,另一個是讓你感覺到沒有滿9之前的那個進位。所以標價你可以不用太管,也不要太信息銷售說的車價是廠家指導價,什麼新款啊之類的沒有優惠之類。作為銷售來講,他們有內部培訓,或多或少地研究過消費者的心理,所以不會輕易給你優惠到底。當然,有些牛的車沒辦法,就是標價,愛買不買。你可以默默地看車,可以表現出一點的滿意,可以在最合適的時候問有什麼優惠沒,一般都會說一個優惠,沒有的話也會給你說一堆送的東西。當前車市,沒有優惠是不可能的,就看多少的問題,指導價是賣給錢多或者不在意錢但在意車何時拿的人,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在意的。所以此時切記,如果不是急需用車,不要當場定車。留下聯繫方式,起碼隔段時間再去才最合適,而這段時間當中,就是店子可能主動給你優惠的時間段。因為作為銷售來說,一個客戶的成交時間拉的越長,失去該客戶的可能性就越高,因為隔夜的菜會變質。

買車談判,是一場利益決鬥,你是鬥士還是武白?鬥場的坑你踩過多少?

費用:一輛車,從店裡到用戶手裡,一般包括裸車價,購置稅,貸款手續費,利息,上牌費,保險,臨牌費。主要就是這些費用組成。總的來說,每個費用的數字都是彈性的,可高可低。最核心的就是裸車價,因為這個費用影響到除上牌、臨牌費外的所有費用,因此,裸車價是談判的核心。

一般來說,新車型的優惠力度並不大,但可能會有其它類別的優惠活動比如送多次保養,送什麼服務,免息貸款,補貼啊啥的。無論什麼樣的活動組合,但是終歸是廠家制定的,那顯然車企不會虧,羊毛出羊身上,那是自然的事。但是,買的時候確實覺得很划算,那是因為你心裡已經默認了車的指導價為基價,數字面上看是你認定的基價降低了,所以覺得很划算,此時你受到的誘惑也就越大。

購置稅嘛,車定了,那購置稅也就定了。剩下的就是貸款相關的費用。首先來說說貸款和不貸款的區別。如果你可以全款買到車,且你沒有其它的高於10%的投資渠道,還不免息那還是全款吧(說明,此處只針對一般家用車,豪車除外,不差錢的除外)。特別是那種貸款一年的5萬的,更是堅決不建議,不管免不免息,貸款手續費是免不了的。按4千手續費,16%啊。

再說說保險,保險這真是個可多可少的名目。新車上全險,一般都是這樣,而保險一般4S店也要求必須在他們那買,他們是和保險公司合作的,內部的合作機制不得而知,但至少店裡的保險,一般比自己去買的的貴,差個大百上千正常的事。所以,在談這個的時候,最好提前諮詢保險公司的報價,別聽他們說的什麼官方規定啊之類。交強和車船,這個固定的,不用談,三責和車損,餘地較大。例如一個10萬的車,如果三責不計免賠車損搞過5000太多就不是太正常了。

臨牌費這個如果你是把車從外地開到回去,是要有這麼個費用的,這個是保險公司給的,期限很短,一般100足夠。如果是在本地本市,直接開去驗證車上牌,就沒這個費用。

上牌費,這個許多人都同意4S店代上牌,費用500到1000不等,其實你自己去上,熟悉的也很快,只要一百多。

贈品:新車不送東西的情況極少,但是既然送,肯定不會用上最好的,要麼是廠家活動免費發給店裡的,要麼批發價買的低端。所以,在談到贈品時,大家不要覺得無所謂,贈送的用就好。但當你開上車,你會發現,贈品不好用,扔又不是,不扔又不是,很雞肋。

車子功能:如果確定了買一款型號的車,最好在官網或者他們店裡的車輛宣傳單裡看看相關配置和功能。這一點上千萬不要只聽銷售的話,有什麼什麼全有啊標配啊,也許是銷售無意的一說,也許是他並不一定對每輛車的所有功能都瞭如指掌。特別是自己在意的功能,千萬別掉坑裡了。

提車:提車時,專業的銷售都會提醒你仔細驗車,更好的服務是指導你驗車。此時,別被新車的表象所迷惑。你要做的是,首先看車的行駛里程,有人說50公里內算正常,我覺得大於15公里都不太正常,至少說明車子移動的次數不少。如果你見過移車人的開車操作你就知道車在他們手裡都是玩具。其它就是各個功能有儘可能的試試。天窗能不能開關啊,玻璃升降有無異響,各門開關是否正常,輪胎是否完好,打開引擎蓋,看看機油是否清亮,玻璃水是否加好,鏍上的標記是否有被拆痕跡,隨車配件是否完整,外觀有無磕碰……

買車談判,是一場利益決鬥,你是鬥士還是武白?鬥場的坑你踩過多少?

【那如何在這個決鬥場上取勝呢?】

價格:這個是最為關心的。其實於對不太懂車和銷售的來說,對這裡面的組成,我們並不是很清楚,而且幾乎是以聽為主,感覺是在洗腦,到最後你心裡會產生一種想法:賣家好可憐,不賺錢,怎麼好意思再砍價。那麼,這個銷售是成功的。但是站在買車的立場上,你是失敗的。即使小白,也有笨辦法,既然不懂,咱就不管,你只要知道你能出多少價,然後浮動範圍是什麼就可以了,至少銷售給你算明細時說的什麼是多少,什麼是多少,如果你懂,可以看看,但心裡不要完全認可,你這是在利益的決鬥場上啊。也許你平時買個水果,貴一塊你都要在意,而這裡,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

當然,這麼做有個前提,就是你去定車前必須通過網絡,去了解該車型的成交價和價格組成,你基本上在心裡有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落地價,全程你不管他說什麼費用什麼費用,你就只知道你什麼都不管,拿到車可以正常合法地上路

。然後就是用這個價格去談,不要掉到一團亂的各類錢的名目裡。有個要特別注意地方就是,如果談到了你的心理價位,不要急於籤合同,此時你就要拿出點專業的態度了,雖然心理價位到了,但是有可能在某些名目裡給你縮權利。比如保險三責一百萬,變成30或50,免息取消,什麼什麼不包含了。當然,最好帶上自己的機靈的朋友,可以旁邊提醒你有什麼遺漏的。

關於上牌,去上過牌的人其實知道,這並不難,可以考慮自己上,能省大幾百,呵呵。

關於贈品,要問他們贈品都有些什麼東西,是不是好用的,如果有樣品的話最好看看。但最好一再向他們確認,是否是好用的質量好的,如果不好,次的建議不要。特別是車膜,差的膜你會崩潰。

提車的時候也是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上面說的差不多,另外要說的就是要仔細,越仔細越好。最好讓銷售給你介紹車子的使用功能,不然你開到半路,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有時候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出發前要確認下油箱的油是否足夠,別開出沒多遠就沒油了,提車的好心情一下就涼半截。

其它:關於功能這個,如果你特別在意某個功能,最好在官方的資料上去查,不要被銷售說有還是沒有,這都不靠譜。上次在頭條上,有個文章說的一款車,我說可惜只有手動高配才有定速巡航,有個條友說怎麼可能,說全第標配,他剛提的車,還一個勁的跟我爭,還說拍照給我看,後來就沒聽到他的消息,可能他就是被銷售給誤導了。所以,關於車的功能,一定要對照官方配置表去選車型。

【核心建議來了:】

全程談的時候,建議打開你的手機錄音功能。相信很多人並不會這麼做,因為太多口說無憑的事了,所以在進入談判的時候,全程開啟錄音,而且,而且,而且,把你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清晰地表達出來,並問到他們直接的回答。這個是事後產生分歧的最直接的證據。

那各位條友,你們都還踩過什麼樣的坑?心理陰影面積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