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歷史人物:高第父子(一、彈劾去職,謫居歸田)

唐山歷史人物:高第父子(一、彈劾去職,謫居歸田)

天下第一關


唐山歷史人物:高第父子(一、彈劾去職,謫居歸田)


周景寶


第一次知道"高第"這個名字,是在讀了金庸《袁崇煥評傳》之後。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港臺新派武俠小說橫行天下,真是有井水處就有武俠小說。當時金庸作品文壇獨步,無人能及。還記得是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兩冊《碧血劍》,雖是盜版,但質量尚佳。書後附有查良鏞先生的這篇大作,我一口氣讀完了,如飲甘飴。九十年代後,大陸出了簡體字的"三聯版",我又搶購了一套。金庸先生寫武俠小說無疑是巨擘,作學術文章亦是大腕。在《袁崇煥評傳》中,查先生談到了高第,"是膽小的書生","吹牛拍馬的小人",不聽袁崇煥的勸阻,執意撤兵。高第字登之,是進士出身,"他考試果然'高第登之',但做大軍統帥,卻是'要地棄之'"。(1)這話的印象太深刻了,時至今日,令人難忘。

跨入新世紀後,央視的"百家講壇",更是風靡海內,至今方興未艾。有的專著對袁崇煥的事蹟作有詳盡的描述,如當馬世龍兵敗被劾,並及孫承宗,孫承宗上書自辯並請罷官。"魏忠賢擬由閹黨高第代孫承宗","孫承宗罷去(走),閹黨分子兵部尚書高第代為經略"。(2)之後,有專家寫道高第"以諂附閹黨得受封疆重任"(3),"魏忠賢擬由閹黨高第代孫承宗。高第性情儒弱,不敢接受,'叩頭乞免'。忠賢不聽"。(4)稍後卻有"(高第)他素不知兵,膽怯無能,卻以諂附閹黨得受封疆重任"。(5)有些含糊不清了。

袁崇煥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這是不易之論,無庸贅言。但是一提到袁崇煥,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高第。在其他有關的論著中,亦不少見。其實在袁崇煥一生中,對立面很多,因高第的事例比較典型,類似於提到岳飛,必然要說到秦檜,高第就幾乎成了奸臣的代名詞了。這是有失公允的。

曾幾何時,明末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在其名著《夜航船》中,就把民族英雄袁崇煥劃到了崇禎朝奸佞一類

(6),還有周延儒、杜勳和馬士英,共四人。文史大家金性堯先生對此事覺得"不公道"(7),後在《飲河錄》一書中還一再提及。(8)其實,在當時人們還未了解袁崇煥冤案真相時,張岱等人對袁崇煥的貶仰,亦是出於正義。

高第究竟是何樣人物?到底是不是奸臣?是不是閹黨分子?筆者現據《明史》,兩種康熙《永平府志》,乾隆、光緒《永平府志》與嘉慶、光緒《灤州志》等史料,歸納如下:

高第,字登之,永平府灤州人。明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9)初任臨潁知縣。因賑災救荒,比較廉潔,不久升任大同知府。三十八年又轉為山東按察副使。四十一年擢為湖廣參政。由於政績突出,又升山東按察使。四十六年再升為陝西右布政使,很快又轉為山西左布政使。天啟元年(1621),高第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令巡撫大同。因體恤下情,口碑較好。二年入京為兵部右侍郎。四年正月為兵部左侍郎,二月致仕。五年二月,起復為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五月晉為兵部尚書。十月,因不服魏忠賢,被令經略薊遼。但高第貪生怕死,強調關外不可守,未經一戰,就盡撤關外錦州、大淩河、杏山、松山之兵,退守山海關。六年三月即遭劾落職。崇禎元年(1628)詔復原官,因年老,暫閒賦在家。二年冬,清軍第一次入關擄掠,攻佔灤州。高第亦隨同百姓,四處逃難(在那樣的環境下,高第沒有投降。這一點是應該肯定的)。後朝廷以其逃跑以至城陷為由,逮捕高第。不久又令其謫居無棣(今河北盧龍縣南),十二年歸於故里,遂建造白雲樓,作為東山之墅閒居。高第平生湛於理學,著有《籟真集》《撫雲書稿》《太極良知》《蓉溪書屋續集》等著作,卒年八十二,祀鄉賢。因高第聲名狼藉,《明史》未給他立正傳,只在卷二五七後有一條不足五十字的副傳。另外,在《湖廣通志·名宦傳》中,亦有相關記載。

————————

(1)金庸:《碧血劍》,三聯書店1994年,第738—739頁。

(2)閻崇年:《努爾哈赤傳》,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261頁。

(3)閻崇年:《努爾哈赤傳》,第264頁。

(4)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中華書局2006年,第171頁。

(5)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第174頁。

(6)張岱:《夜航船》,汕頭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20頁。

(7)金性堯:《伸腳錄》,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頁。

(8)金性堯:《飲河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215頁。

(9)張廷玉等撰:《明史》二二,中華書局1974年,第6626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