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之前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就发现宋朝的官员百姓喜欢称皇帝为“官家”,而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清平乐》中也提到了“官家”一词,这不禁让小编又燃起了求知之欲,为什么宋朝不称皇帝为“陛下”、“万岁爷”或是“朕”,而是喜欢称“官家”呢?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出以下两点原因:

一、官家一词最早来源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书中写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而宋朝皇帝被称为官家,也跟这种说法有关系。其实最早用官家称呼皇帝也不是从宋朝开始。《晋书.石季龙载记》就写道:“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石勒的侄子石虎对石勒不满,想要取而代之。所以称呼皇帝为官家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了。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北宋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中写道: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里的“官家”指的就并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这说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渐变成了皇帝的专门称呼。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古代皇帝都喜欢称呼自己为朕,只有宋朝的皇帝喜欢称官家,这样的称谓,能够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一个贤明的皇帝,是至公无私的,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的,天下的子民对于皇帝来说,都应当一视同仁。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官家这个称呼兼顾了三皇五帝的美名,和秦始皇发明皇帝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官家给人的感觉更亲民,没有皇帝那么高高在上的感觉。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薛兆瑞、王育济等当代学者认为从“天子”到“皇帝”,再到“官家”的称谓变化,也反映出“君权神授”观念的淡化。蕴含着一些值得关注的时代信息。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2、“官家”的称呼与宋太祖出身和登基过程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经过“黄袍加身”称帝,史称“陈桥兵变”。这样他的称帝不能使所有人信服,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不称“朕”,称“官家”。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官家一词巧妙的融合了蒋济《万机论》中的三皇五帝的理论,官家代表着皇权天授,代表着皇帝的大公无私。这样既能够彰显皇权的威严,又能够堵住悠悠众口。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这下您知道为什么宋朝喜欢称皇帝为“官家”了吧!小编觉得这还真的是一个很亲切的称呼呢,你觉得呢?

宋朝为什么喜欢称皇帝为“官家”呢?这样称呼有何寓意呢?


原创整理,不喜勿喷,请勿抄袭,欢迎补充,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