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特殊時期,寶寶消化不良這樣應對

「防疫科普」特殊時期,寶寶消化不良這樣應對

疫情之下,孩子長時間宅在家中。酸奶、飲料、零食一應俱全,但一系列的消化系統疾病也找上門來,如消化不良、拉肚子、腹痛,等等。在此特殊時期,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的胃腸健康?孩子們應該怎樣科學飲食?為此,首都兒科研究所聯合騰訊新聞知識官,為孩子和家長奉上特殊時期的"胃腸保健大法"。

問題1:孩子突發腹痛是為何?

腹痛是小孩子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複雜,肚子內的疾病可以引起,肚子外的疾病也可以引起。但是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腹痛的性質,疼痛是否很厲害、一直疼還是間斷疼、哪個部位疼,以此我們來初步作一個判斷。一些外科的疾病,如說腸套疊、闌尾炎、腸梗阻等,一般腹痛比較劇烈。一些內科疾病,如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過敏性紫癜、肺炎、心肌炎,也可能出現腹痛,甚至往往是腹痛為主要表現。

外科的疾病需要家長立馬做判斷。如果孩子疼的滿頭冒汗,或者疼的比較劇烈、持續疼、不能緩解,要立刻去醫院。對於內科的大多數疾病來說,也要去醫院就診的。當腹痛的患兒頻繁出現發燒、嘔吐、肚子脹,吐了一次血、便了一次血或幾次血,這個時候要趕緊去醫院。如果只有腹痛,也不劇烈,不影響孩子吃喝玩樂,孩子面色和精神都好,可以暫時先在家觀察,如果疼痛加重,疼痛部位有變化,或者出現了別的不適,隨時就診。

問題2:寶寶腹瀉一般會有哪些原因?

嬰幼兒腹瀉表現為大便性狀改變與大便次數增多(比平常多)。不同年齡段、不同餵養方式的孩子,每天排便的次數是不一樣的。1歲以上的孩子,正常每天排一次大便。6個月以下吃母乳的孩子,大約每天1到3次。吃奶粉餵養的孩子,大便次數要相對少一些。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指的是他比自己平常排便的次數要多。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正常的大便性狀可能是香蕉樣的大便。如果是比香蕉樣的大便更稀一些,呈米湯樣或者是米粥樣,這樣的情況是腹瀉。

腹瀉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感染性腹瀉,第二大類是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是指腸胃感染了一些東西,常見的有病毒、細菌、真菌,還有寄生蟲。對1歲以下的小朋友而言,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秋季腹瀉最主要的病原就是輪狀病毒,該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種情況是吃的不衛生或抵抗力較低,也可能感染細菌。比如細菌性腸炎。還有一些寶寶因為得了肺炎,經常用抗生素,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這可能是感染了真菌。這個時候可以看看他的嘴巴里是否有白色的乳凝狀東西,就是鵝口瘡。還有孩子吃飯的時候有不潔飲食,飯前便後沒有洗手,可能會存在寄生蟲的一些感染。此外,有一些寶寶並不是腸道感染,是呼吸道的感染。在肺炎或中耳炎恢復過程中出現了腹瀉,這種腹瀉叫症狀性腹瀉,一般不會特別重,對症治療就可以。

非感染性的腹瀉常見的是消化不良性腹瀉。這是受飲食影響,比如寶寶沒有到6個月,媽媽過多添加了一些輔食,又吃米飯,又吃肝泥,又吃肉泥,這個時候超過了寶寶的消化功能,就會出現腹瀉。另外一些寶寶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孩子耐受不了乳糖,但是大多數的奶粉裡面或者媽媽的奶裡面會有一些乳糖,孩子吃完的話就會出現腹瀉。還有一些寶寶本身是過敏體質,容易對媽媽的奶或者是對配方奶過敏,這個時候他會出現一些腹瀉,我們稱其過敏性腹瀉。

問題3:遇到孩子腹瀉家長如何做判斷?

出現了腹瀉就一定要去醫院?答案肯定是"否"。如果說是肺炎、中耳炎引起的症狀性腹瀉,這一類的孩子往往病情不會太重,大便次數可能是一天五次以下,大便也不是特別稀。這個時候孩子一般情況較好,不發燒、不嘔吐,也可以正常進食。這個時候家長在家裡可以居家觀察,多給孩子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但是有一些腹瀉必須要去醫院,比如說腹瀉的次數一天大於十次。第二是腹瀉的同時,孩子出現了高燒,這可能是感染了一些病毒、細菌,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第三個是不僅腹瀉還嘔吐,孩子不能吃、不能喝,這個時候容易出現脫水,這時也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另外,有些腹瀉的寶寶不僅腹瀉、大便次數多,有時候大便裡還帶點血絲,或出現了血水一樣的大便。這提示我們寶寶腸道的黏膜可能受到了破壞,出現了炎症。這個時候也要及時帶寶寶及時就診,查清是什麼原因引起腹瀉和便血。

對於腹瀉還一點特別值得關注,就是孩子有沒有脫水。腹瀉的寶寶因為丟失的水分比較多,又吃不進去,所以容易脫水。脫水會有什麼表現?第一前囟可能凹陷下來,第二眼窩比平常要深一些,第三孩子總是哭但眼淚很少或者沒有眼淚。第四寶寶的嘴唇一般都是紅潤的,腹瀉的時候寶寶的嘴唇是乾燥的,甚至有點皸裂、破口,這都提示我們寶寶可能有脫水。還有一個就是觀察寶寶的尿量,6個小時換尿布的時候,尿布上還沒有尿,這叫無尿或少尿,這種情況也提醒我們寶寶出現了脫水。平常孩子很乖,脫水的時候寶寶會特別煩燥,或者精神特別不好。這種情況也表示現了脫水。有一些腹瀉的寶寶出現了抽搐、意識喪失、雙眼上翻、胳膊腿屈曲抖動。這可能是合併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腦炎或者是別的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也一定要帶寶寶去就診。

父母一定要學會看大便常規的化驗單,如果我們看到WBC是大於3個,RBC是1個以上,這就提示我們孩子身體有問題了。WBC升高的話表示腸道可能有炎症、有感染。RBC如果是大於1個,提示我們有炎症或者腸道里頭有血了。這些時候家長就不能再等待,趕緊拿著化驗單、帶著寶寶去醫院看病。有時候家長會懷疑寶寶有寄生蟲的感染去做蟲卵的檢查,如果蟲卵是陰性可能會寫一個"-",這個時候是正常的。如果蟲卵是陽性的,是一個"+",這個時候我們要去醫療機構就診。

問題4:過敏導致的腹瀉有什麼特點?

既然是腹瀉,大便次數肯定是比之前多,而且大便的性狀是比之前稀。但是每個寶寶不一樣,有些過敏的寶寶大便的性狀沒有變稀,有些只是大便次數增加,有些寶寶大便不僅變稀,而且可以看到黏液,粘液就是一個類似鼻涕一樣白色的膠狀的東西,這是黏液便,過敏的寶寶不少大便中帶有血,有時帶有點血絲,嚴重的話直接便血水。大便中血絲時有時無,這是過敏性寶寶典型表現的一種大便。除了腹瀉、便血、便中帶血絲以外,有些寶寶還會出現肚子疼、哭鬧,有的寶寶會出現吐奶、溢奶、拒奶。這些都是過敏的表現。

如何找到過敏原?第一個是做皮膚點刺實驗,把含有過敏原的液體點刺到皮膚上,看孩子對哪一種過敏。第二個是抽2毫升左右的靜脈血,查一下食物過敏特異性的IgE。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做食物迴避與激發試驗。腹瀉的治療除了抗生素外,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的飲食、喝水。其次是在家可以給孩子口服一些益生菌,或者是一些腸道黏膜的保護劑,這些都是對家長來說最基礎的治療。

問題5: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便秘?

什麼是便秘?第一是大便次數少,第二是大便比較硬,第三是有一部分孩子排便非常費勁或是排便的時間比較長。還有一種情況是大便失禁,這也是便秘的一種。

出現便秘以後家長也不用太著急,對孩子來說,90%以上的便秘都是功能性便秘。就是我們通過各種檢查方法,發現腸道發育是沒有問題的,這種便秘可能跟孩子的飲食不恰當、心理緊張、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關係,這個時候我們不需要寶寶去做更多的檢查或去做手術,但治療可能就是一個漫長的、反覆的過程。

問題6:寶寶便秘該怎麼治療?

便秘持續時間較長且病情容易反覆。其治療的目標首先是把腸道內長期滯留的大便清理出去,其次是讓寶寶恢復正常的排便規律。讓寶寶要多喝水沒錯,那應該喝多少水?每個孩子不一樣,比如運動了要多喝水。季節不一樣,冬天和夏天的喝水量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寶寶出現了大便乾燥,就要在日常喝水量的基礎上再多喝水。

第二個是調整飲食,如果寶寶出現了便秘,家長可以適當地減少孩子蛋白質攝入量,增加穀類食物的攝入量,尤其是粗糧、雜糧。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第三個就是練習排便,每天固定時間段,多選取飯後半小時後,讓寶寶坐在高度合適的馬桶上練習5-10分鐘左右。第四個就是藥物治療。可以口服一些安全的軟化大便的藥物和益生菌。如果這些都不能緩解,可以來醫院選取更多的治療。

問題7:輔食里加鹽會使孩子更有力氣?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裡面的鈉離子可以有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低鈉血癥嚴重時會引起寶寶的肌張力下降、腸麻痺或是肚子脹、沒勁。我們幾乎所有的食物裡面都含有鈉離子,而且食鹽的成分主要就是鈉離子。所以只要寶寶正常飲食、不挑食,而且不腹瀉,吸收沒有問題,這個時候不用額外補充鈉離子,補充過多的話,反而會容易引起水鈉儲留,使血壓升高等等。所以我們輔食裡面,1歲以前的寶寶我們可以暫時不給他添加鹽,只要孩子不挑食的,都可以攝入足量的鈉離子。

問題8:給寶寶準備的輔食越精細越好?

一般來說,4到6個月年齡的寶寶,需要開始添加輔食。剛開始添加輔食一般是從比較精細的米粉開始,等孩子適應米粉了以後,逐漸給孩子加入果泥、菜泥,緊接著是肉泥、蛋黃泥等。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做的精細一點,做成末末狀。隨著其牙齒的發育、咀嚼能力的完善,可以由末末狀的食物轉變成碎片狀的食物,來幫助他學習咀嚼食物的能力。

另外,如果一直吃精細的,特別末末狀的食物,孩子容易出現進食後不滿足、體重不增加,甚至語言發育會受到影響。對於寶寶來說,他是一個發育的個體,我們根據寶寶發育的不同階段給他不同的食物,並不是說越精細的越好。

問題9:礦泉水代替白開水營養更多?

6個月以內的母乳餵養的寶寶,我們還是提倡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是經過水廠處理符合我們飲用水標準的水,自來水煮沸之後細菌被殺死。等到它放置到40度,用來衝奶粉就可以。

礦泉水可能採自於地下,礦物質含量比較高。但是讓寶寶長期飲用的話,一個是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因為這些東西都要通過腎臟來排洩。第二個是容易造成寶寶便秘。所以說這種礦物質的礦泉水可以喝,但是不應該作為主要的飲用水,不應該天天用來衝奶粉。而且配方奶的營養成分比較全,不需要通過礦泉水裡的礦物質來額外來補充。所以說我們日常的飲水、衝奶粉還是靠自來水來作為補充。

「防疫科普」特殊時期,寶寶消化不良這樣應對

更多知識掃碼回看直播

編輯 | 宣傳中心

「防疫科普」特殊時期,寶寶消化不良這樣應對

首都兒科研究所

服務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防疫科普」特殊時期,寶寶消化不良這樣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