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工作容易和社會脫節?

不要再叫我彥祖了了


現在的世界都是一天一個樣,變化很快,如果一個人長期不與外界接觸,接觸不到社會的新事物和新信息,很快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現代社會發展,思想和意識還是隻停留在過去。

1.教師

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規範和嚴格,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很多老師假期都是在培訓和學習中,平時上課起得早,晚上備課又睡得晚,也幾乎時間思考和關注社會新事物。

並且老師的工作環境都是和天真無邪的學生在一起,看不到社會許多方面,是與社會隔絕的存在。老師又是高級知識分子,看問題角度本來就與社會普通人不一樣,很多家長會發現,有些老師的思想很難用社會正常思維去交流溝通。因為老師有自己獨特見解,很多老師都活在自己和書本的世界。所以教師很容易與社會脫節!

2.全職媽媽(家庭主婦)

全職媽媽很容易與社會脫節。全職媽媽每一天重複做著家裡所以的事情,一全身心的投入到家裡,也沒有時間到外面學習,看看外面世界的發展變化,幾乎不與外界接觸,意識裡只有家和家周圍的空間;就算有接觸,也只和身邊一樣工作的全職媽媽在一起,每天聊一些家裡孩子和老人的瑣事。長時間下去處於這樣封閉環境,習慣於這樣生活,會對外界會有牴觸,甚至抑鬱。所以有句話,全職媽媽很難進入職場!

3.建築工人

很多建築工人都是早出晚歸,大多數沒有太多知識,靠自己體力勞動去換取生活報酬,周圍都是從個農村出來打工的人,他們每天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完,考汗水拿到屬於自己工資,每天在一個固定的工地中重複勞動,與外面繁華的城市形成鮮明對比,也沒有時間去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就只有年輕的那麼幾年有體力去出賣,當他們老了又會回到農村去,所以也是與社會脫節的群體。

4.基層文藝工作者

很多文藝工作者可能不承認自己與社會脫節,甚至認為自己是走在社會發展的前面。但是正是這樣的認知,才導致很多文藝工作人員與社會發展脫節。

文藝工作人員工作的特殊性,專業性較強,並且要有經濟基礎才能支持他們做這個工作,藝術給人感覺“貴”,他們是一群專業的人員,為社會創造美好的作品,心都在文藝工作上,文藝作品高於生活且來源於生活,但是基層文藝工作者,往往自認為要走在社會前面,要潮,所以物極必反。


雲小南呀


什麼工作會與社會產生脫節呢?我是這麼理解的。

首先,所謂的與社會脫節,其實上是一個比喻,我理解的與社會脫節是:“一個人過於封閉,沒有更多的和社會各種事物進行接觸,造成了對社會各種事物的陌生和無知。有時候個人更多的停留在意識型態裡面,沒有進行社會實踐,也可以說是與社會脫節。”

從這看來,我理解有兩種情形的工作有可能會出現與社會脫節的情形。

第一、如果一個人的工作過程,基本上都屬於獨立的、封閉的、重複的操作型工作,沒有更多的交流溝通,更沒有對社會各種資源的對接。長期以往,就可能產生社會脫節現象。

比如工廠的流水線上面的某一個工序,這崗位只需要機械性的操作某個東西,無須別人的幫忙,也無須學習新的東西,只需按規定操作即可。這長期下來,個人就只會這一個操作,而對社會上的高新科技完全弄不懂了,從而就形成社會脫節。

至於996的工作制,倒不會出現這種現象。996只是工作佔用了個人大量的時間而已,在工作時間,個人是可以從工作中,從網絡上,從同事、領導各方面學習新的東西,當然不會出現社會脫節現象。

不過,如果這個996的工作是屬於獨立的、封閉的、重複且單一的操作型工作,如果個人不抓住機會多向外界學習,倒是會出現脫節現象。


第二、如果一個人的工作過程,基本都屬於那種理論型的,且完成不接地氣的工作,也有可能會出現社會脫節現象。

比如長期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員,且這個人長期呆在辦公室,並不到社會上進行調研,則也有可能出現脫節情形。

這種情形也曾碰到過,曾經有一位人士,專門從事項目投資的研究。但是他的資料都是在網絡上找來的,完全不實地進行調研。

結果,他的方案中就經常出現在某地號召農民一起種百萬畝水果、草藥等,這個項目啟動能夠獲得多少收益。

問題是哪裡有沒有百萬畝地給你呢?現在能找塊10畝的空地都需要徵收半年。還有哪裡還有農民沒有呢?現在我們村的農民,自己的田都不種了。

這種情況我理解也屬於與社會脫節。


貳世界


工廠普工,特別是流水線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