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活着就好!

这是一本极具中国式黑色幽默的小说。

个人命运被历史牵引、浓缩,随波逐流。透过主人公的一生遭遇,涵盖着命运中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对死亡的苦笑。

的确,命如蝼蚁。我突然发现,风风雨雨几十年,跨越了最激荡变化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依然渺小无奈,在命运面前毫无选择余地。千万企业不约而同陷入生与死的困局之中。绝望、无助、无力在经过精简的大背景下,显得触目惊心。

我想,应该少有人会想到冬天来得那么令人措不及防。

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房价疯涨、股市高昂。不知不觉中,国内几乎所有制造企业都趋之若鹜于房地产与资本市场。工业精神变成地产主义,企业在资本投机中狂飙猛进,哪里会空出时间去预想困局的到来。

另一方面,有太多的企业家享受着世界对中国奇迹的“褒奖”。他们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翻开报纸和杂志,看看有多少人在2007年高谈阔论,喊出了10年、5年甚至3年要进入世界500强的口号。他们把世界想象得太简单,这简直是疯狂。

而在中国的企业生态圈中,似乎又很少看到有人愿意稍微停下急促的步伐去冷静地思考:自己最终应该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自己的企业凭什么获得价值和品牌的正向张力,又凭什么获取世界的尊重与推崇?于是,大多数企业在不断的战略修订和不停的产业迁徙中,时而傲立潮头,时而沉沦荒野;受到过追捧,也遭遇到抛弃。只不过,以往个案性的悲剧,在外部环境的极端恶化下,加上自身策略的失当,最终引发2008年中国企业陷入群体性的困局,犹豫、彷徨和焦虑成为了弥漫的普遍情绪。

当然,世界没有跌入深渊,困局不一定都是坏事。

中国40年机缘巧合下诞生了很多成功企业家,其中不乏苦出身,但他们与世界级企业家最大的不同是缺乏经济大萧条的洗礼。因此,换个乐观和积极的角度,困局也许正是一部分试图“基业长青”的中国企业借机产业升级或是拔地而起,从而证明自己的最好契机。

尼采说:“那些没有消亡我们的事物,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所以,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可是,活着是个复合命题,其有三重境界:

深陷困局:

1、第一重境界最直接也最为现实的定义是有呼吸,能够“剩”下来,最起码不要成为大浪淘沙中被大浪冲走的沙子。

2、第二重境界是在经济危机中构建防火墙,任凭山崩地裂,自岿然不动。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基业长青进行不温不火的积累。毕竟,能在十面埋伏中独善其身,同样让人钦佩。

3、第三重境界则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备化危为机的魄力与勇气,善于挖掘适宜自我成长的制度性土壤,突破种种“玻璃门”,不断转型、升级,达至凤凰涅槃。

今年2020年1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发展,中国以及世界大量企业倒闭,所有企业追求的就是一个活着,你就很好了!

2020年活着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