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施肥知識大全!

果樹施肥知識大全!

1、選肥要對“胃口”

通俗地說,果樹施肥猶如人吃飯,配肥師相當於烹飪大師。如果因某種肥料施得太多或偏少而“倒胃口”,樹體就會出現虛旺或偏弱等“亞健康”狀態。全營養平衡施肥要著力補充果園嚴重缺乏的有機質、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為根系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立地條件。因為有機肥是土壤的“存摺”,在沃土養根、提高化肥利用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化肥要根據果樹不同品種對不同養分的需求,需啥補啥,合理配方。通過大量田間試驗確定出不同果樹氮(N)、磷(P2O5)、鉀(K2O)的合理配比如下:

蘋果 1:0.6:1

葡萄 1:1.41:1.25

梨 1:0.21:1.02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蘋果、梨全年生長髮育對“氮、磷、鉀”三要素營養雖然呈現出“高—中—高”的需求特點,但秋施基肥應施入全年磷肥總量的80%以上,因為秋季是根系全年生長高峰期,磷是生根養分,全年平穩供應。

2、施肥要在“飯時”

同樣的飯,吃在飯時人就感覺舒服。錯過飯時,人就覺得無味。秋季正值果樹全年根系生長高峰期,根系吸收和合成的營養物質主要用於貯藏,對來年萌芽開花座果和新梢生長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同樣的肥料施在9-10月份,就是金銀般的價值;施在落葉後和來年春,就會貶值成銅鐵般的價值。

3、肥要喂在“嘴裡”

人靠嘴吃飯,樹靠根吃肥,根的嘴在梢端,把肥料施在果樹吸收根的集中分佈層,才有利於根系吸收。一般果樹80%的吸收根主要集中分佈在樹冠外圍枝的垂直投影下10-50釐米的土層內,這就要求本區域應施入總肥量的80%。幼樹和初結果樹以環狀擴盤施入最好,盛果期樹可採用放射狀溝施與全園撒施交替使用的方法。

4、借墒施肥“不幹吃”

肥料施足了,若土壤墒情不好,根系仍然吸收不了。因為施入土壤中的各種化肥本身沒有生命、不會運動,只有溶於水中,才能被根系和葉片吸收利用。同時,果樹當年吸收積累貯藏的營養多少還與地上部分枝葉的蒸騰拉力有很大關係。利用早秋葉片蒸騰拉力大和墒情好的優勢,施肥後葉蒸騰就能從地下吸收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樹體養分積累就多。否則,肥料有效成分再高,不能溶於水和沒有功能葉,肥料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廢銅爛鐵,這就是借墒施肥“不幹吃”的道理

果樹施肥五大誤區

誤區一:施肥點離樹越近越好

不少果農認為,施肥離樹遠,樹根吸收差,養分利用不上,因而施肥時離樹很近,有的距根頸不足半米,甚至挖出骨幹根,結果是傷根燒根現象常常發生,效果往往事與願違。

誤區二:施肥量越多越好

有些果農不是根據肥料種類、樹勢強弱、樹體大小、產量多少、地力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施肥量,而是盲目而為,認為施肥量越多越好。結果是樹體營養供需不平衡,重者燒根死樹,病蟲滋生,輕者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只長樹,結果少,甚至是不結果。

誤區三:施肥時間按忙閒

有些果農不是依據果樹需肥時期施肥,而是根據勞力忙閒施肥,“樹需肥時無空施,人閒施肥樹不需”,本應春季施肥的變成夏季施肥,本應秋季施肥的變成冬季施肥,本應施的花前肥變成了花後肥,花後肥變成了果後肥,錯過了果樹最佳需肥期,增產效果大打折扣。

誤區四:施肥種類隨意定

果園秋施基肥正好與麥田秋播施肥發生衝突,不少果農便隨意用化肥代替基肥,或者用未經腐熟的作物秸稈代替廄肥等農家肥,連年如此,結果是果園肥力下降,樹勢衰弱,產量降低,果質變劣。

誤區五:重地下輕地上施肥

很多果農習慣於地下施肥,對地上施肥即葉面噴肥的作用輕視或認識不清,導致黃葉病、小葉病、縮果病、早期落葉病等生理性病害發生嚴重,葉片光合功能降低。

果樹施肥的最佳位置在哪裡?

果樹追施肥料,首先要知道果樹主要是靠根系中根毛來完成。

果樹追施肥料,應以樹冠投影邊緣或稍遠處為主,不要離樹幹太近,因為樹幹附近為粗大根,細根和根毛較少,不利於肥料的吸收。

果樹追施肥料,深度掌握如下的原則:

根系分佈深的果樹要適當深施,反之淺施;有機肥分解較慢,但供肥期較長,可深施,化肥移動性大,可淺施;如給梨樹等深根性果樹,施用有機肥料,深度應為40—60釐米,而給李樹等淺根性果樹施有機肥料,深度應為30—40釐米。施肥後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

果樹追施肥料,對封行或密植的果園,可在行間、株間淺施,最好不傷或少傷大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肥效,提高肥的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正確施肥七字歌

果樹施肥抓要點,分清季節能高產。

夏長枝葉秋長根,四季需肥要細分。

氮長枝葉樹勢旺,磷能促根樹體壯。

鉀肥增加含糖量,果實香甜色澤豔。

微量元素不可少,按需施用效果好。

春施氮肥坐果好,枝葉茂盛病蟲少。

鉀肥夏施利成花,果實膨大需要鉀。

根據樹勢和果量,氮鉀配合要適當。

這次肥料如施飽,來年花芽壯又好。

秋季注重施磷肥,果實增大著色好。

要想果多樹勢健,合理搭配就實現。

春夏氮肥催果長,秋冬磷鉀最理想。

好的葉肥噴3遍,果味香甜上色豔。

套袋之前如補鈣,果面光潔少病害。

生物菌肥篇

生物菌肥多年用,部分農民仍不懂。

不是菌肥撒地面,就是施後大水灌。

還有菌肥乾土施,缺水怎麼會繁殖?

不知菌肥有生命,盲目菌肥施土中。

菌絲體都曬陽光,大多菌體都死亡。

部分施后土壤幹,菌體全部渴死完。

施用菌肥沒有效,認為買了假肥料。

生物菌肥嚴方法,應該正確施用它。

為了糾正錯誤法,多下基地來調查。

查到事實來糾正,一點帶面起作用。

下面方法來參考,菌肥科學用有效。

土洋結合來說明,人人都能聽得懂。

一是住好

微生物菌怕陽光,紫外線照易死亡。

早晩陰天溼土壤,菌體安全繁殖上。

施後及時蓋土壤,菌體才可繁殖旺。

只有生物菌住好,創好條件繁多效。

二是吃飽

二是菌體有生命,需要食料來供應。

有機肥中病菌多,益菌吃飽才存活。

以菌吃菌菌體旺,大量繁殖改土壤。

土中有害菌減少,提高單產品質保。

三是喝好

三是菌體繁殖中,水份一定要供應。

只要水份能喝足,加快菌體繁速度。

土壤溼度六七十,菌體大量來繁殖。

住好吃飽給喝好,生物菌肥差不了。

以上兩法糾正好,再推新肥才有效。

因為農民相信你,你說什麼都有理。

徹底打破心防線,再推新肥不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