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未來五天 天氣預報

19 日夜裡到 20 日,西部、南部陰天,大部地區有小雨;其它地區多雲間晴天。

21 到 23 日,全省晴天間多雲。20 到 21 日,受東北低渦後部擴散冷空氣影響,全省有 4 到 5 級偏北風,氣溫較前期下降 6~8 度,其中 21 和 22 日 凌晨,豫北和豫西山區最低氣溫降至 2~5 度,其它地區 5~ 9 度(圖 2)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二、我省冬小麥開花期預報及噴藥等級預報


目前我省南部地區冬小麥已進入開花期,其它地區冬小 麥已進入孕穗抽穗期。預計豫中、豫東大部地區冬小麥將陸 續進入開花期,豫北、豫西大部地區冬小麥將於 4 月中下旬 逐步進入開花期(圖 3)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農用天氣預報噴藥氣象等級指數顯示:今日信陽、南陽、 駐馬店大部,平頂山局部不適宜噴藥防控,周口、平頂山、 漯河大部、駐馬店東北部較適宜噴藥防控(圖 4)。建議根據天氣情況,噴藥後 3~6 小時之內遇雨,雨停後要進行補噴, 注意要輪換用藥,及時補噴防控。

三、關注與建議


今夜起到 20 日,我省南部地區降水時間長、累積降 水偏多,易導致小麥赤黴病發生。降水過後土壤偏溼地 塊應儘快排溼降漬,其它地區需搶晴打藥,各地雨後要及時補噴防控,做好小麥赤黴病防治工作。

據說赤黴病嚴重的地塊,小麥減產嚴重,甚至能減產50%。防治請看視頻~


麥得了這病,只剩半條命。


小麥赤黴病

為什麼這麼厲害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小麥赤黴病造成的減產巨大,嚴重的時候,小麥赤黴病的感染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造成小麥的減產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

第二,危害巨大,小麥赤黴病感染麥粒之後,會有一種毒素對人畜造成危害。


發生原因是什麼?

赤黴病為什麼難防治?


小麥赤黴病,它是在小麥的花期進行侵染,靠雨水傳播,在溫度二十五攝氏度左右,有充足的降雨之後,在小麥的花期迎來了赤黴病的感染高發期。

由於小麥赤黴病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易防難治,一旦感病之後很難有有效的治療措施,所以一定要預防為主。


哪個時期防治赤黴病?


大家記住一句話,見花打藥,如果施藥後遇到降雨,需要補打一遍,為了確保赤黴病的預防,很多人建議赤黴病的預防要打兩遍藥,第一遍藥叫見穗施藥,在小麥進入抽穗期就開始打藥,第二遍藥是見花打藥,赤黴病的防治是宜早不宜晚。


選用什麼藥劑?


推薦兩個配方:

第一個是先正達麥甜

第二個是戊唑醇+咪鮮胺;

第三個配方是戊唑醇+氰烯菌酯。

由於這些藥劑活性高,持效期長,對於防治赤黴病有非常優秀的效果,可以作為首選藥劑。


防治誤區


小編總結近幾年經驗教訓,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在防治小麥赤黴病的實踐中,要謹防以下四個誤區:

誤區一:不要只憑老經驗辦事

小麥赤黴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其發生流行與菌源量多少、小麥品種的抗性、抽穗揚花期降雨日數和降雨量、田間相對溼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就可以造成小麥赤黴病的大流行。連續3天降雨,雨量達12毫米以上,十分有利於赤黴菌子囊抱子的釋放和侵染。

小麥品種的抗病性,麥苗稠密度大,田間鬱閉,空氣相對溼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

因此,在小麥赤黴病防治中要綜合考慮發病因素,才能徹底防治好小麥赤黴病。有的農戶不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只憑老經驗辦事,只注意天氣是否下雨,而忽視田間溼度和品種抗病性兩個影響因素,雖然沒有出現大範圍的病害發生,但同樣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發生,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誤區二:不要錯過最佳防治時間

眾多資料介紹,防治小麥赤黴病的用藥時期為“抽穗到揚花期”。如此長的用藥時期內,不同時間段用藥效果存在較大差異。

有部分農戶用藥選擇在孕穗期,或是揚花末期,更有甚者見到粉紅色黴層才開始用藥,不是過早,就是過晚,沒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時期,雖然噴了藥,但效果很不理想。

根據多年防治實踐,防治小麥赤黴病的最佳時期,應在小麥齊穗到5%揚花時開始噴藥最好。

抓最佳防治時期不要太死板,還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抽穗期溫度高,小麥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以噴藥。

2、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小麥先抽穗後揚花,宜在小麥始花期噴藥。

3、抽穗期遇到連陰雨天氣,赤黴病可能流行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降雨間隙多次噴藥防治。

4、若噴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


警報!多省迎來大範圍降雨,讓小麥減產50%的罪魁禍首要來了!


誤區三:選擇農藥要注意科學性

防治小麥赤黴病的藥劑有幾十種,選擇時要注意科學性,要注意藥劑的抗性及作用機理的互補。

比如,一些地方長期使用多菌靈防治小麥赤黴病,由於藥劑產生抗藥性,效果很不理想,就必須加大用藥量,或更換別的殺菌劑。如戊哇醇、咪鮮胺、氰烯菌醋等。

同時注意不同作用機理藥劑的正確使用,混合用藥或交替用藥,確保所使用的藥劑具有內吸治療、保護剷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誤區四:注意用藥次數

在具體防治過程中,要根據菌源量多少,天氣情況,藥劑防治效果等因素來確定防治遍數。

發病輕的可以噴一遍藥。對於往年發病重的地塊,有必要進行第二次防治。第一次噴藥後要及時檢查效果,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時噴第二次藥。噴藥後遇雨,要在雨後及時補噴。

種地不易,千萬要警惕,

不要讓赤黴病影響了小麥的產量!

世界上最悲催的,不是糧食不值錢,

而是付出了汗水和辛苦,豐收打了水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