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在《奇葩說》當中,尤其是開槓環節,楊奇函真是氣勢如虹,順暢自然,押韻梗不斷,感覺趙英男最後幾乎沒有了還嘴之力。

01

趙英男邏輯思維明確,一開始也覺得非常的幽默。把自己比喻為媽媽手中的槓鈴,把一個虎媽的形象說得惟妙惟肖。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實際上一看,趙英男的媽媽就是一個虎媽的形象,而趙英男就是一個乖順小子的形象。在趙英男與媽媽鬥智鬥勇的經驗當中,悟出兒子是原罪,在與媽媽爭辯當中,沒有裁判,贏家永遠是媽。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趙英男的一些觀點我很認同,觀念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自己的態度,幾年前的老土,有可能成為復古,所有的觀念,都是在時代下自由搖動的鐘擺。觀念是多元的,我們應該尊重彼此的觀念。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趙英男最後的敘述充滿了溫情,他回憶曾經騎在媽媽的脖子上看煙火。以後甚至到了溫哥華等更為廣闊的世界,看到更為壯觀的煙火,但是永遠難忘,坐在母親肩膀上看煙火的幸福時刻。

從而總結出來我們應該做父母看世界的眼睛,而不是面對他們的大巴掌。

02

楊奇函一開始就點名趙英男,你還不夠孝順,因為媽媽喜歡battle和貂,如果孝順的話,就應該投其所好,應該跟媽媽battle,然後再給媽媽買一個貂。

楊奇函一看就是一個叛逆大男孩,所以他battle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親,30多歲沒結婚,肯定是被父親催了無數次婚,在他的眼中,好男兒應該志在四方,事業應該大於家庭。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楊奇函的第1個觀點是,父母與孩子應該共同成長與進步。18歲以前是父母幫助孩子進步,18歲以後應該是孩子幫助父母進步。在新時代當中有很多的雷,有很多的坑,所以希望孩子能和父母battle,認清社會現實,避免一些雷和坑,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楊奇函提到了“錢學森之問”,把這個問題上升到育兒理念,人才培養的上面。我們中國人不缺的是服從與紀律,而缺的是反思與質疑。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面對權威、大眾流行、職場不公。楊奇函希望,人們能夠敢於發聲,不怕得罪人,不要當老好人。

一看楊奇函就是屬於那種,不屈服於命運,敢說敢做、敢質疑的人。

03

最後的開槓環節,我認為楊奇函的氣勢,絕對壓住了趙英男。最後趙英男一直低著頭,楊奇函一直抬著頭。趙英男無奈地說:“battle就是你我今天的辯論,誰也沒聽彼此說話”。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而楊奇函說:“我們就是自由的說話,battle就是你該說,你就說話,你該Freestyle,你就Freestyle。今天我們就是想自由說話,我們一起都想把對方拿下,但是我們都一起開心的鼓掌吧,因為我們贏了,你就會放假。”這個4連押韻也是絕了,關鍵是即興說出來的。

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這一局,我認為楊奇函絕對的勝出,主要是他的氣勢太過凌人。馬東說他準備了一年。楊奇函說這種臨場發揮,我隨口就來,然後又說了一段,才華真不是吹的!

真是《奇葩說》楊奇函開槓趙英男,面對父母命題,迴歸大男孩,大顯身手。

我是夢潔,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祝您開心愉快,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