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多多在5歲生日那天收到了媽媽送給他的一個變形金剛模型,收到禮物的多多愛不釋手,迫不及待把禮物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不管從外形還是材質來看,這個模型都是上品,多多在小朋友們面前一直炫耀,說媽媽有多愛他,這麼貴的玩具都給他買。

可是第2天,多多的玩伴強強就帶來了家裡的那個限量版變形金剛,他向多多炫耀這才是最高級的變形金剛。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強強說多多十個變形金剛的價錢都抵不上這一個值錢。受了打擊的多多氣呼呼的跑回家,拽著媽媽的衣角央求媽媽給他再買個變形金剛,而且要比強強的更好。

很快,多多家裡又多了一個變形金剛,連強強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風。多多的面子終於保住了,他的物質需求被媽媽完全滿足。

但在他的內心,攀比心和虛榮心卻在不斷的增加,這兩個變形金剛在家裡後來都成了擺設,當初讓媽媽買完全是攀比心在作祟。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到底物質教育有沒有錯呢?

1、物質教育的優勢

  • 讓孩子知道努力的重要性

孩子想要得到物質獎勵,必須要先懂得付出,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總是會不怕辛苦不怕困難。

他們的這份精神自然讓他們容易取得成功,成為物質獎勵的得主。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知道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須為之付出努力,付出的努力越多,收穫也會越多。

當孩子體會到努力的辛苦時,自然會更懂得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他們學會了感恩,得到了進一步的成長。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 激發孩子的動力

孩子的潛能是無窮大的,但同樣孩子也會有著很大的惰性,他們做事情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更缺乏專注的精神。

這就需要外界有一定的刺激,能夠激發孩子內驅力,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儘可能的調動起來。

這時物質獎勵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孩子們面對極大的誘惑力時,他們的惰性就會被掩蓋,積極性就會被髮掘。

為了得到他們想要的獎勵,孩子會努力做到最好,潛能自然就會無限釋放。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 讓孩子有成就感

物質獎勵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對於孩子而言這遠比口頭上的表揚更真實更有吸引力。

因為這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每次看到這份獎勵時,孩子都能夠想到自己的進步,這無疑會讓他們自豪,也會讓他們繼續前進。

物質獎勵雖然簡單直接,但是卻積極有效,特別適合年紀比較小的孩子。

只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父母在物質教育方面沒有把握好分寸,變得過度物質,那麼必然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影響孩子的將來。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2、過度物質的弊端

  • 不懂得珍惜

如果孩子的物質獎勵和他們的努力付出無法畫等號,那麼會讓孩子失去客觀的判斷性。

他們會認為所有的一切來的都非常容易,自己只要一點點的付出,就能夠換回如此豐厚的回報,於是孩子便不懂得珍惜,自己揮霍著這筆意外的財富。

可是現實畢竟是殘酷的,當孩子以後獨自面對社會時,必然會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

他們還想像以前一樣不勞而獲,自然最後會一無所得,獨自品嚐生活帶來的苦果。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 攀比心增加

孩子有攀比心並不難理解,他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比他人好,自己擁有的比他人多,只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表達。

而過度的物質教育恰恰給孩子提供了這樣的機會,會讓孩子的攀比心發揮的淋淋盡致,甚至有越來越強的趨勢。

這不僅對孩子自己是不利的,讓他們過分的追求物質,變得愛慕虛榮不切實際,也會讓對方有挫敗感,導致對方自卑,所以說損人又不利己。

孩子本性是單純的善良的,只是接受了不當的教育,才會變得如此世俗和勢利。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 缺乏上進心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無論孩子要什麼都會給孩子買最好的,哪怕本身的經濟並不寬裕,也不願虧待孩子。

那麼孩子便會越來越沉迷於這種物質世界裡,金錢堆砌的生活讓他們不願意進取,只願意享受。

但是如果孩子總是追求物質而不注重精神,那麼很容易在利慾薰心中迷失自己,當他們找不到生活的目標時,很有可能會安於現狀,甚至自甘墮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

父母教育孩子應該要做到窮養物質。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如何窮養物質?

1、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須學會付出,金錢不會從天上平白無故的落下,只有人們先付出,才能夠有所回報。

世上沒有聚寶盆,如果真的錢越用越多,那麼只能說明人們越來越努力,因為財富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孩子只有樹立了正確的金錢觀,才能懂得如何正確地支配金錢,成為金錢真正的主人,而不是被金錢所束縛,成為沒有靈魂的金錢附庸者。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2、不要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孩子的需求總是會不斷出現,父母一定要有選擇的去滿足,對於那些沒有原則又無法實現的要求,父母必須果斷拒絕。

當然即便是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要直接替孩子包辦,而是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讓他們儘量自己去解決去實現。

一味的滿足孩子只會讓孩子依賴性越來越強,當他們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之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也會有所欠缺。

這對於孩子將來獨立的面對社會顯然是不利的,很容易讓孩子被社會淘汰。

物質教育並沒錯,可“過度物質”易誘發“攀比心”,影響娃的未來

3、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都知道成功是99%的汗水澆灌而成,物質上的滿足其實也是一樣,付出才會有回報。

所以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動手去做一些他們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這樣孩子才會更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

當然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勇於挑戰,對於那些雖然是能力之外,但是隻要努力和堅持也會有實現可能的事情。

父母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讓孩子儘量去嘗試,這樣才會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才會更好的面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