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提到李玫瑾教授,大多数宝妈都是知道的,李玫瑾教授的很多育儿方法都是特别管用的。

李教授说,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各位宝妈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这些特点呢?

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1、经常说脏话

所有人都不喜欢说脏话的孩子,家长听到自己家的孩子说了脏话,会非常气愤的问孩子在哪里学的。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生活当中曾经说过脏话,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表率,孩子说脏话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学来的。

也许父母经常说脏话,或者是在幼儿园里,某个小朋友说了脏话,孩子都有可能学会,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个满嘴脏话的人,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而且这样的人长大之后情商也是特别低的,到时候想改也很困难,毕竟已经形成了习惯。

生活当中,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多使用美好的语言,多用敬称,多说"您"、"你好"、"请"、"谢谢"等。

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2、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非常暴躁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如果某个人情商非常高,那么他一定是懂得自我情绪管理的,而那些情商较低的人,往往在这个方面做的特别差。

情商低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怒的时候,他们会让坏情绪毫无保留的发泄出来,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身边的人。

而那些情商高的人懂得化解不良的情绪,能让情绪找到正确的出口,把不良情绪的影响降到最低。

情绪往往受到性格的影响,而一个人的性格培养往往是从小形成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方面必须多下功夫。

家长自己要做一个懂得控制情绪的人,不要乱发脾气,尤其是和孩子相处,或者是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更要理智一些,不要把不良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对儿儿童情绪管理育妈建议多父母给孩子看看《儿童情绪管理全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父母说的道理很多都不懂,家长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孩子才能听得懂。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就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为0-12岁儿童打造,科学解读,开启“理智闹型”家庭教育模式,父母不吼不叫,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话好好说。

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3、不懂分享

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不懂分享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只有"自我",不懂得亲人和伙伴对于自己的意义。

喜欢的东西,他们只会留在自己的手里,不想给任何人,哪怕是亲人和好朋友也是不可以的,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要让孩子知道分享的意义。

喜欢分享的孩子势必是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在群体当中也很容易受到欢迎,有些家长认为,喜欢分享就是"傻瓜",但如果一个人太吝啬的话,势必失去友情和亲情。

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直接让孩子下不来台,否则的话,孩子一定是非常伤心的。

父母可以利用小故事方式引导孩子,就像聪明宝宝情商管理书》中分享的小故事一样,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分享,改变自私的心,从而交到好朋友。

4、喜欢抱怨

喜欢抱怨的人,身上总是带有负能量,还会把这种不良的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

一个经常抱怨的人,势必把所有的失败以及不顺利都归过于其他人以及客观原因,从来不会寻找自己主观上的问题。

这样的人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凡事先寻找自身的原因,只有自身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不要总是怨天尤人。

李玫瑾:小时候有以下4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不会太高

一个孩子的情商如何,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自己首先要做一个高情商的人,避免以上几个行为,这样才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拥有高情商。


你认为,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情商不高的孩子还有哪些特点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