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是這樣在焦作市建成的!

 黃河與長江在這裡完成了一次跨越地理、亙古未有的完美“握手”。穿越黃河河床之下近40米的深度,來自長江流域的南水自古柏渡洶湧而入,從溫縣陳家溝噴湧而出,承載著南水北調的美好夢想,流經太極之鄉,奔騰北流。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穿越江河的水利工程,這也是南水北調的“咽喉”。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國家戰略在焦作這片熱土高歌猛進,我們重溫超級工程的建設之路,回眸南水北調與焦作結緣、在焦作大放異彩的點點滴滴,無疑為“黃河大合唱”的懷川序章,找到了“涉險灘、闖難關”的最強節奏。


水從南方來 懷川滿眼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詩仙李白永遠都不會想到,千年之後,他的詩歌之中奔放雄壯的黃河圖景,竟然會有更加壯觀的景象——


君不見長江之水穿黃過,奔流向北送清波。


3月16日上午,晴空萬里。剛剛進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黃隧洞出口節制閘所在的鐵門,記者耳邊便隱隱傳來江水拍岸、波濤翻滾的聲音。


這裡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跨越1432公里的旅途之中,與黃河蔚為大觀的一次相遇,也是一江南水“潛龍”出黃的“咽喉”之地。


南水與北河,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之上,進行了一場完美的相遇,也塑造了“江水不犯河水”的水利奇觀。


鄭州與焦作,以黃河為界相守千年的“隔河相望”,因南水北調而水脈相連。


水從南方來,懷川滿眼春。


南水北調正式通水6年之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正在懷川大地落地生根。


3月12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小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來到黃河灘區,拉開了全市黃河生態廊道建設的帷幕。集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文化傳承為一體的百里景觀長廊,將使未來的焦作沿黃一帶,成為我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和出彩點。


也許是機緣巧合,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北出口所在地,恰恰就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趙堡鎮陳溝村西側。


黃河文化、太極文化與彰顯著南水北調精神的世紀工程,顯然正在焦作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視野之內,迸發出綠色發展的最強音。


每年的3月9日,是黃河母親河保護日。自3月11日起,本報記者多次走近穿黃工程,從南水與北河交匯的“合唱”之中,觸摸這項世紀工程曾經克難攻堅的精神,回眸南水北調“咽喉”之地長達9年的建設之路上,留給我們的感動,帶給我們的啟迪。


3月11日,黃河南岸。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黃管理處(以下簡稱穿黃管理處)與鄭州滎陽的千年古渡口古柏渡為鄰,南水自此潛入黃河,將自古以來隔河相望的鄭州和焦作,以河之名,完成了一次意義非凡的“握手”。


事實上,這樣的輝煌壯舉,早在上世紀50年代,便繪就了極具戰略眼光的藍圖。


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在視察黃河時,提出了一個宏偉設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穿黃不通,千里無功。


如何讓借來的水順利穿越黃河,成為當年阻礙藍圖變現的一道難題。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論證與規劃,難題終於迎刃而解。


資料顯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調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華北平原和京廣鐵路西側北上,最終抵京。


在南水北調的1432公里旅途中,江水與黃河之水的這次相遇,被選在鄭州與焦作相接的黃河灘區。


“穿黃工程是在焦作溫縣開工的,我才能與溫縣結緣。”如今的穿黃管理處副處長梁單禹,當年因參與南水北調來到焦作,親眼見證了南水穿黃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其實,之前工程選址也有多個方案,正是因為距離、地形條件等各方面都具有優勢,這項世紀工程最終和鄭州的滎陽以及焦作的溫縣結緣。”梁單禹說。


這樣的結緣,還頗有文化融合的意味。


南岸的滎陽入水處,2000年前曾燃起楚漢爭霸的烽煙,如今仍有不少文化遺蹟留存;北岸的溫縣出水口,則是太極文化的祖根之地,如今吸引著來自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的目光。


正是在這片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成千上萬建設者奉獻著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在9年的建設過程中,展現了南水北調人積極主動、迎難而上、敢於挑戰的頑強意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蹟。


記者在深63米的豎井螺旋步道中實地採訪。


回憶當年的建設,感慨萬千。


2005年9月,施工從陳溝村村西開始。


兩個直徑18米、深76米的豎井將在這裡開挖,被命名為“穿越號”的巨大盾構機將通過豎井深入地下,從黃河之下打通兩條平行隧洞。


按照規劃設計,兩條平行佈置的隧洞,每條長4250米,內徑7米,兩洞相距28米。隧洞在黃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


2010年6月22日,歷時4年7個月後,“穿越號”終於到達邙山隧洞出口。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得以全線貫通。


“穿越號”穿越黃河的過程,正是一個見證奇蹟、見證智慧、塑造精神的過程。


第一次採用大直徑隧洞穿越黃河,第一次在我國水利史上採用泥水加壓平衡盾構進行隧洞施工,第一次應用雙層襯砌的結構……


梁單禹說,穿黃隧洞工程的關鍵技術研究,開創了我國的十幾個第一。這項工程也因為使用了33項新材料和新技術,創造了110項國內專利,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


奇蹟的背後,是研究者進行技術攻堅的智慧,更凝聚著建設者向困難挑戰的精神。


時任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黨組副書記的王小平,每每回憶起當年的建設歷程,總是感慨萬千。


“我們的團隊迎難而上,一次一次嘗試方法,一點一點克服困難,看似不可能的工程最終被拿了下來。”王小平說,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拿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去攻堅克難,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


正是因為有了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的精神,穿黃工程才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穿越江河的水利工程。


6年歲月過去,梁單禹時常還會記起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提閘通水的時刻。


穿黃工程現場只有江水奔騰的美景,再無人聲鼎沸、機器轟鳴的場景。


時光匆匆的腳步之中,穿黃的精神和故事,卻從未遠離,因結緣南水北調而熠熠生輝的焦作,正在書寫城市建設的新傳奇。


  南水北調與焦作的緣分,始於穿黃,靚於穿城,秀於綠化。穿黃之際,“涉險灘、闖難關”的艱辛創造奇蹟;綠化之時,十里畫廊伴清渠的美景塑造,錘鍊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情繫群眾、務實為民、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的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展望未來,南水與北河的交融,正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綻放焦作實踐的花蕾。


水從南方來,懷川滿眼春。


  3月16日上午,記者隨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黃管理處(以下簡稱穿黃管理處)工作人員舒仁軒進入穿黃隧洞建設時留下的豎井中。咆哮的江水就在這豎井之下的隧洞中,宛若游龍翻騰,蓄積著一路向北的力量。


  舒仁軒是四川樂山人,他隨南水而來,把家安在了溫縣,和同事們守護著一渠碧水向北流,傳承著當年“涉險灘、闖難關”的精神,克服堅守的孤獨,保障水渠的安全。


  然而,記憶依然會回到穿黃工程建設的那些歲月之中。如果沒有那一次次攻堅克難的戰鬥,南水如何能夠穿黃而過,與焦作城區結緣?


穿黃克難攻堅 南水一路北上


2018年4月28日,蘇藺水廠建成通水,城區部分市民喝上甘甜的丹江水。


和舒仁軒一樣,穿黃管理處副處長梁單禹如今也是渠水的守護者。2005年便來到這裡的他,更是這個超級工程的見證者。


“當時國內沒有類似工程,也就沒有施工經驗和技術參數可以借鑑,所以穿黃工程施工難度特別大。”梁單禹說。


攻克湧水湧沙、盾構機帶壓維修等一系列巨大困難,已成為每一個南水北調人心中最為驚心動魄的回憶。


當年,被稱為“穿越號”的盾構機直徑達9米,長80多米。為了將這個龐然大物放入地下,需要更為龐大的豎井來輔助。


豎井的開挖卻一波三折。


梁單禹記得,豎井挖到40米深時,因地勘孔封閉問題,滲水大量上湧。當時的指揮者當機立斷,緊急撤離了人員和設備。


多年過去,梁單禹依然記得當年決策者的決心和勇氣。


“大家決定迎接挑戰,直接進行水下開挖,最終以5米厚的混凝土堵住了漏水孔洞。”梁單禹回憶說。


從遭遇湧水湧沙開始,挑戰便一個接著一個到來。


2007年6月,豎井順利完成施工,開始工作的盾構機卻因一處止水鋼環崩裂,再一次遭遇湧水湧沙。如果處理不當,價格高昂的盾構機將“無法生還”。


建設部門項目經理陳建軍進入豎井,指揮工人快速灌入水泥砂漿,迅速焊接止水鋼環,水和沙終於止住。


梁單禹還記得當年陳建軍的豪言壯語:“不要怕,我和大家共進退!”


選擇共進退的南水北調建設者,在面臨盾構機的嚴重故障時,攻克了在隧洞中帶壓維修的難關;在穿黃工程790米長退水洞工程施工中,攻克了遭遇8次塌方的地質難關……


當年見證者的艱辛,如今成為堅守者的自豪。


舒仁軒帶著記者走出豎井,望著奔流北去的江水,感慨萬千。陽光明媚,在地下翻騰的“游龍”急速“上浮”,從兩條隧洞之中奔湧出來,為京津以及沿線諸多城市送去了甘甜的江水。這個穿黃工程的“咽喉”之地,目前已成為周邊很多青少年研學的選擇,他們聆聽當年建設者攻堅克難的精神,倍感自豪。


事實上,與焦作結緣的南水北調,在繼續北上進入城區之後,也把同樣的自豪輸送到了城區。


2019年3月19日,市民在南水北調綠化帶“水袖流雲”遊玩。


在南水北調一路北上1432公里的旅途之中,蜿蜒曲折的乾渠多在山區、林區、郊區奔流。唯有焦作,用城市的懷抱擁抱著南水。


在這裡,乾渠穿黃而過的奔騰喧囂已化為靜水深流的平和。乾渠如一條玉帶穿城而過,讓亙古以來北依太行的一座山城改變了模樣。


每逢雙休日,市森林公安局政委郭愛民都喜歡來到南水北調總乾渠北側的“水袖流雲”遊玩。


“水袖流雲”於2018年4月開工建設,當年12月建成開放,實現了“當年開工建設,當年局部開園”的建設目標。


正是這樣的焦作速度,讓市民感受著綠化工程的生態紅利。


每當漫步在這裡,曾參與過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綠化帶集中徵遷工作的郭愛民,總會回想起當年拆遷時的工作。


2017年年初,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綠化帶集中徵遷,一個焦作城建史上規模宏大的國家工程、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拉開帷幕。郭愛民和許多參與一線的工作人員一樣,以“說了算、定了幹,再大困難也不變”的昂揚鬥志,以全力拼搏的工作作風,以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在為徵遷群眾排憂解難的第一線攻堅克難。


對於誓讓乾渠兩側美如畫、力保一渠清水永續北上的焦作來說,與當年的穿黃工程無異,這無疑也是一次改變城市面貌的“涉險灘、闖難關”。


短短4個月,全市上下以講大局、敢擔當、不畏艱辛的精神風貌,讓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各級相關部門的務實重干與廣大徵遷群眾的無私奉獻聯袂譜寫了值得銘記史冊的城建篇章,也讓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在1432公里的漫長乾渠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焦作印象。


“未來的乾渠兩側將更加值得期待。”望著正在建設之中的南水北調紀念館,郭愛民感慨地說。


4月7日早上,記者來到人民路與普濟路交會處西北側的南水北調紀念館施工現場,整個工地機器轟鳴、車來人往。


這裡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又讓記者的思緒回到梁單禹的講述之中。


2005年,當穿黃工程豎井施工從黃河北岸的溫縣趙堡鎮陳溝村村西鑽取第一車土壤,南水北調與焦作的緣分,就已經開始了一場美麗的相遇。


這場相遇,因南水與北河的“握手”而造就傳奇;這場相遇,也將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實施而更加出彩。


相遇相守相連 未來更值期待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王榮榮給記者發來一條新聞鏈接:2020年,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將在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焦作等地啟動,實施包括生態涵養、溼地保護、田園風光、文化展示等功能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18個。


王榮榮的老家在溫縣,她對太極文化、黃河文化的聯袂發展十分期待,希望穿黃工程能成為一個全新的文旅發展載體,也希望一道河渠從穿黃到進城,能讓家鄉迸發出更多發展契機。


南水北調穿黃而過與焦作的相遇,城區段十里畫廊與焦作的相守,顯然已經讓這條漫長的乾渠,與焦作血脈相連、文化相通。


焦作市文化名人宋寶塘曾到過穿黃工程的豎井之中調研、參觀。他說,市委、市政府顯然已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與鄭焦一體化、黃河文化旅遊帶工作納入了協同發展的大視野、大格局。


南水北調作為串聯南方與北方、連接鄭州與焦作的一條紐帶,顯然已更具文化意義。1000多年前,隋唐大運河就從焦作穿越黃河,併成為永濟渠的渠首。如今的南水北調,又從焦作穿越黃河,或許是歷史的機緣巧合,但更為焦作提供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當我市沿黃資源稟賦與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產城融合、鄭焦融合、黃河文化旅遊康養融合等關鍵重點實現有效結合,一條南水北調,必將串聯出一個更加靚麗、更加精緻、極富品質的新焦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