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朝政治的改革和建立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北周灭齐国以后虽然国力昌盛,但北周宣帝却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政治腐败,在位时还同时拥有五个皇后。周宣帝死后,由年幼的周静帝继位,隋文帝杨坚本就看不惯北周宣帝的做派,又因周静帝年幼,于是早早的就控制了周朝。大定元年二月,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从此杨坚改国号为隋,隋朝就此拉开了序幕。

隋朝作为繁荣的唐朝前一个的国家,经济也不容小视。隋朝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虽然经济状况没有唐朝昌盛,但是却也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从隋朝建立到灭亡,隋朝统治者实施的政策也非常的多,社会经济和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一、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隋朝是一个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的国家,隋文帝登基以后,对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对当时的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能力。

(一)政治上巩固中央集权,选贤与能

隋文帝在位时废除了北周官爵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继而设立三省六部制为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三省六部制包括三个省,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个省用来管理和主持中央的权利,下达皇帝的命令。而六部则是三省的下属,用来执行中央下达的命令,这一体系犹如蜘蛛网般,将中央的命令从中心不断向外扩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更方便治理国家。

浅析隋朝政治的改革和建立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在政治上隋文帝一方面提倡节俭,一方面又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隋文帝还设立了明经、进士两科,在选拔人才时,这两科起到了出题目和问问题的作用。科举考试一般考时事政治和儒家经义等方面。不仅如此,隋文帝还推行监察制和考绩制,这两个制度都是在科举考试中用来监督考生们的答题情况,防止有人作弊来通过考试,通过这种公开性制度来完善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性。

(二)经济上改革百姓的生产方式,减轻赋税

隋朝继承富裕的周朝,经济上本就繁荣,又因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隋朝的经济更加的发达。隋文帝在农业上,对百姓们实行了均田制。均田制是按照人口来分配土地的制度,在百姓们长期耕作一片土地,那片土地就会归其所有。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地的纠纷,也避免了形成一个地主多个田地,而百姓们却无田可耕的现象,也保证了百姓们都有粮食,都能自给自足。而均田制的实行还需要调查人口,整理户籍,于是就有了“大索貌阅法”和“输籍法”,一这两种法来查阅百姓们的资料,了解人口数,保证每个百姓都有田地,也防止了一些假报人数,多领土地的不法居民。各地也设有粮仓,用来充盈国库,发生灾难或战争,可以有很大的粮食储备供应。

浅析隋朝政治的改革和建立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除此之外,隋朝还改革货币,把百姓的货币都统一成一种,使百姓们在购买商品上,可以货币统一,避免有不收某种货币的可能发生,使商业上的购买能力变得更加的简单化。在手工业上,隋朝优先发展陶瓷业,隋朝在我国古代是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当时瓷器相当有名,种类也繁多。隋朝也大力发展丝绸制造业,使编制丝绸的手工技术变得更加完备。隋朝的陶瓷业和丝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时社会上的经济,也为手工业增加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技术。

(三)军事上实行府兵制

在隋朝以前,军人的权利和福利都非常的小,一些士兵甚至没有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将领姓什么士兵们就要跟着姓什么,士兵的地位十分低下。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颁布府兵制,要求军人们和普通百姓一样,每一名士兵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还免收赋税,实行兵农合一,在没有战乱时为农民在家耕作,在需要打仗时有上阵杀敌成为一名将士。士兵们也不再跟从自己的将领的姓氏,军人的地位逐渐提高,使百姓们自愿当兵,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统一。

二、隋炀帝杨广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建造大运河,使南北互通,经济迅速发展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就开始建造大运河,隋炀帝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四处征收百姓工匠,用来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建造过程充满坎坷,其中死伤无数,但最终还是建成了这一伟大巨作。大运河作为我国历史上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对南北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也使南北的民族融合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一)使南北商业得到往来

大运河建造之后,南北的航运开始发达,南北方通过大运河的航运来进行商业上的运输往来。当时的陆运运输量非常的小,且费用昂贵,而航运运输量大,费用少,所以是南北商人们运输的首选,所以在当时,商人们主要是通过大运河来运输商品,既便宜又使南北的商业互通往来。而沿着大运河的城市经济也都非常的发达。大运河对商业的影响可谓是非常的大了。

浅析隋朝政治的改革和建立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二)农业上南北资源相互交流

南方常年温润多雨,而北方则是寒冷干燥,大运河的建造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使北方的土地有充分的水资源。南水北调使北方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变化,北方多种玉米小麦这种需水量较小的食物,而南方则是水稻这种需水量较大的食物,南水北调之后,使北方也有充足的水资源,可用来种植水稻,使北方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大运河的运输,也使北方的食物流通到南方来,增加了南方食物的种类。

(三)手工业技术上的互补

大运河使南北方的物资互相交流,在手工业的基础上也依旧如此。在航运的过程中,对船的要求也非常的大,运输量大的船体型也非常的大,而这些船则需要船业手工业、制造业的不断进步,使隋朝的造船技术更加的独树一帜,成为船业制造业的兴起的大国。也使南北的文化相互交流,陶瓷、丝绸制造技术由南方传入北方。

浅析隋朝政治的改革和建立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三、隋朝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稳定,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隋朝在世的时间虽然短暂,只有38年的历史,但在当时百姓上的生活、国家的稳定和对后世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隋朝属于战乱较少的国家,没有百姓为战争流离失所,也没有因饥荒让百姓饥寒交迫。国富的隋朝使当时的社会趋向稳定,社会变得和平,经济相对的发达,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当的高。

而隋朝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也对唐朝的富裕昌盛奠定了基础,唐朝很多的制度都是由隋朝颁布而唐朝继而完善的。其中典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的完善。无论是政治治理还是社会的经济,隋朝在历史上都占有自身的一席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隋书》

《资治通鉴》

《隋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