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楚臥龍W
首先要確定隆中臥龍崗所在地,以劉備三顧茅廬為依據,當時劉備在荊州駐守新野縣,劉備為表懺誠,與關張冒雪牽馬徒步前往隆中,大約走了兩個時辰,即四個小時左右,也就是二十來公里。隆中就是在新野縣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二十公里範圍之內。以諸葛亮的性格和見識,他不可能隱居在新野東北與西北這兩方深山之中,只有東南與西南這兩個方位,西南是襄陽通往宛城的官道,人馬嘈雜,只有東南比較幽靜,隆中依山傍水,視野開闊,環境優美,與荊襄名士交往比較便利。即隆中臥龍崗在新野縣東南二十餘公里處,也就是原樊城東北十七公里處。可能諸葛亮逝世後,當地居民沒建祠紀念,經過千年戰火洗禮,古蹟已蕩然無存。。。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新野歷代沿革都隸屬於南陽,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不可能講躬耕於新野,以郡級單位與現代的市級單位在外說明身份為妥,只能說南陽了。但南陽市郊的臥龍崗,只是地名的巧合而已,或者是諸葛亮求學在那居住了一段時間,要是諸葛亮選擇喧囂的城郊做隱居地怕是不可能吧。河南省南陽市與湖北省襄陽市(原襄樊市)為打造人文文化和旅遊資源,對歷史文化名人諸葛亮所在隱居之地隆中所屬權版有多年爭議。隆中靠近襄陽,三國之時連南陽郡、新野縣、還是隆中,都是荊州轄地,襄陽為荊州治所,說隆中在襄陽,是襄陽的沒錯。隆中在新野縣,歷史上南陽一直轄治新野縣,說隆中是南陽的也沒錯。。。還有山東臨沂諸葛亮的誕生地,四川成都,陝西漢中,都有諸葛亮的祠堂,都是為了紀念傑出的一代名相,一代魅力偉人,也可打造人文效應,發展旅遊文化。南陽、襄陽多年為諸葛亮躬耕之地隆中權屬爭議,權威專家經過考證都不敢斷論。都是宏揚中華傳承文化,諸葛亮在哪裡生活、在哪裡奮鬥都是一樣,只有宣傳好諸葛亮 勤勉奮鬥的一生,超人的智慧,公而忘私和忠心為國的品德。祝願南陽、襄陽,共同宏揚諸葛武侯精神,將傳承文化發揚光大,互利共贏。
劉坤忠120
諸葛亮到底躬耕南陽還是襄陽,已爭論了上千年,雖然說國家在八十年代有個專家論證會,盲目肯定了襄陽說,但過後也發現存在不少模稜兩可的情況。
無論怎樣考證,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最近感覺南陽說又佔了上風。主要有這幾點:其一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自己恐怕是最瞭解自己的行蹤吧。其二臥龍崗在南陽城西四公里。諸葛亮號稱臥龍,三國史籍中似乎也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說,諸葛亮也自號臥龍先生,如果不居住在南陽臥龍崗,諸葛亮又怎能會有臥龍之稱?其三夷陵之戰後,投降曹魏的蜀漢名臣黃權,於諸葛亮死後,在南陽臥龍崗建庵祭奠諸葛亮。如果不是諸葛亮躬耕之地,黃權怎會在臥龍崗建庵祭奠?這以後歷經唐宋元明清,就發展成了臥龍崗武侯祠。不少文人名士在此留下墨寶,以紀念臥龍先生。最為著名的有唐劉禹錫的《陋室銘》,其中有云:“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唐詩聖杜甫《武侯廟》雲:“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唐詩仙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唐 白居易 《詠史》“魚到南陽方得水 ,龍飛天漢便為霖 ...前後出師遺表在 ,令人一覽淚沾襟 。”宋 王安石 《諸葛武侯》“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已為歷朝大家們所認可。其四劉備三顧茅廬時,南陽宛地還是荊州劉表的勢力範圍,應該還沒有被曹操所佔領。
之所以現在不少專家認定襄陽說,是因為東晉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中,有句記載,說是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但在三國時期好像還沒有襄陽城,襄陽城好像是到東晉才有。襄陽城西二十里有山曰阿頭山,並不叫隆中,隆中只是後來改的名字,那裡更沒有叫臥龍崗的地方,又怎麼讓諸葛亮自稱臥龍?林林總總的爭議,依然會爭執下去,最終的目的還是為各自的名和利,爭就爭吧,爭爭炒炒,只要能把兩地經濟都搞起來,未嘗不是件好事。[呲牙]
sunjin6278
我對南陽印象挺好,一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而且我親自去過臥龍崗,瞻仰過諸葛草廬;二是因為我是綿陽人,我們綿陽有一座楊雄的子云亭,所以劉禹錫寫了《陋室銘》,用一句千古名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就把綿陽和南陽牢牢捆在了一起。
不過,對於襄陽我印象也不陌生,反而非常深刻,一是因為詩聖杜甫的千古絕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另外就是神鵰俠侶裡的郭大俠郭靖。
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襄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