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閱讀前可以先點關注哦,更多幹貨內容等你發現。

01

在讀《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課題分離。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需要把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不要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來干涉你的課題,再通俗來講,我認為就是兩點:一是人與人之間需要界限感,二是不要太以自我為中心。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雖然我看的時候,很多觀點以及給我們展示的心理學知識,我還並不是十分能理解,但是看到“課題分離”這一觀點的時候,卻十分引起我的共鳴。

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02

先來說說第一點:人與人之間需要界限感

我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界限感的,不管是與父母,還是與孩子,亦或是另一半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界限感”的現象實在是數不勝數,最常見的表現應該就是父母和下一代的關係。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父母的干涉很有可能是持續了一輩子的,從你出生開始,一直到你結婚生孩子,甚至到教育下一代。

最典型的就是父母會常掛在嘴邊的:“我為你辛苦了一輩子,你怎麼能……”比如你不愛學習,父母會說:“我那麼辛苦供你上學,你怎麼能不好好學習?”比如你有和父母意見相左的時候,父母會說:“我那麼辛苦把你拉扯大,你怎麼可以這樣忤逆我?”

大到升學擇業結婚生子,小到生活中在哪個時間段應該喝多少毫升的水,都有可能滲透了父母的干涉,

他們學不會把自己的課題和孩子的課題分開,而是會選擇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的孩子身上,讓孩子按照自己鋪墊的軌道前行。

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03

伴侶之間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不會“分離課題”的情況,例如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看到某某因為男朋友(或女朋友)要分手而去自殺的報道。

每每看到這種新聞我都覺得挺不可思議的,這個世界美好的事物那麼多,還有那麼多精彩沒有經歷過,怎麼就甘心因為一次分手而選擇結束生命呢?

如今想想,應該就是沒有學會“分離課題”,他們會把自己代入一種干涉對方課題的回報式思維裡,會認為“我那麼喜歡你,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怎麼可以不跟我過一輩子而是跟我分手?”

他們沒有辦法把“自己的喜歡”和“對方對自己的喜歡”這兩個課題分離出來,他們往往會認為,這就是一個因果論的課題“我喜歡你,所以你也要喜歡我。”

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一旦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那麼將會讓自己陷入死衚衕當中,嚴重者就像上面所說甚至選擇輕生。

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04

我認為,所有健康的人際關係,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伸伸手即可觸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不會整天想著去幹涉對方,比如拼命地想著去改變另一半,夢想著把另一半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最可怕的還去付諸行動。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看電視還是看書,甚至是看一個人,當眼睛貼得太近,視角就會縮小以至於看不清楚,但是很多人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卻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05

第二點,就是太以自我為中心。這或許跟我們平時所說的“自大自我”不太一樣,其實你眼中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表現。

例如,有人個子比較矮小,可能就會產生自卑感,當別人在旁邊談笑風生而自己完全搭不進去話的時候,或許他心裡會想著別人是在嫌棄自己的身高,甚至陌生人經過自己身邊看了一眼自己,也會覺得對方是在嘲笑自己的身高。

其實實際上這完全是在“庸人自擾”,你身高如何,別人並沒有那麼在乎,在乎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罷了。這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表現。

人際關係中,你懂得課題分離嗎?

如果我們想要建立一段健康的人際關係,一定要學會“課題分離”,即使有人不喜歡你,那也並不是你的課題,你的課題只是怎麼樣去做自己。

不要害怕在與人交往中被人討厭,恰恰是因為“有討厭你的人”,更能說明你活得自由。

“如果因為你的反對就能崩塌的關係,那麼這種關係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締結,由自己主動捨棄也無所謂。活在害怕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作者:十三,歡迎關注,更多幹貨內容等你發現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