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消費潛能加速經濟回升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馮海寧)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為1992年以來首次單季負增長。這是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據介紹,從目前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3月份比1-2月份有明顯改善。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二季度的表現會更好,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且是負增長。自疫情暴發以來,消費、投資、出口均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經濟承受了巨大壓力。但一時的停滯,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全球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

經濟增長暫時“掉”下來還可以及時“彈”回去。其實一季度的經濟景象並非一片灰暗,很多亮點值得關注。比如,一季度我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收入穩定增長,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2402億元,同比增長17.3%,增速明顯回升,顯示出數字時代的巨大消費潛力。

疫情發生後,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理念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遠程辦公、“互聯網+醫療+藥店”等逆勢發展,信息消費、防疫用品、衛生健康用品消費顯著增長。中國式消費正在加速自我革新。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舊動能轉化趨勢不斷強化,韌性和活力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筆者以為,要想加快經濟恢復節奏,消費應是推動經濟恢復增長的關鍵力量。消費連續多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如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7.8%。不過,相比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消費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與此同時,相比吸引外商投資和促進出口,促消費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充分挖掘消費潛力,消費對我國經濟的貢獻率無疑還會提升。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政策措施不斷細化落實,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消費基礎性作用更加明顯。

整體來看,促消費措施還有更多著力的空間。比如,要讓老百姓有錢消費,既需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也需要政府和商家通過發放消費券形成“乘數效應” 精準提升消費信心,同時還需要穩價保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提供更多適宜的消費場景。

當然,在鼓勵消費的同時,對投資和出口也不能放鬆。在吸引投資方面已有很好的例子,如廣州一季度吸引投資近1.4萬億元;北京CBD一季度落戶高質量企業37家、外商投資企業60家……

總之,有關各方應加快推動線上消費乘勢成長,促進線下消費加快回補,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以助推經濟加快反彈和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