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养育孩子必定离不开吃饭的问题,我们经常听见周围有人抱怨说孩子吃饭真是个大难题,陪孩子吃顿饭,气血已掉半。中国父母在养育孩子上把“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表现地淋漓尽致,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中,他们一直被困扰在“再吃一口”和“吃这么少”的问题里。

有了第一次就必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从添加辅食的那一天开始,宝宝的每一顿饭都是妈妈亲力亲为,精心制作。营养齐全,色彩丰富,形状各异,依然抵挡不了宝宝一天天对吃饭兴趣的减弱,是妈妈的爱还不够诚心还打动不了宝宝还是妈妈做的辅食还不够出色?

同是一岁两个月宝宝的妈妈,我的邻居与我的闺蜜在给孩子吃饭定规矩的做法上就俨然不同。邻居虽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是孩子的每一餐辅食依然要经过她的严格把关才能进宝宝的饭碗,闺蜜也同样非常紧张孩子辅食的营养搭配,每一餐都换着花样给孩子准备好端到桌子上。唯一不同的是,邻居家宝宝吃饭基本靠老人投食,闺蜜家孩子吃饭基本靠自娱自乐。所以,当两个宝宝同时出现在我家饭桌上一起进餐的时候,差异就显而易见了。邻居家小男孩在妈妈的追赶中过了半个多小时碗里的饭还没啥变化,闺蜜家儿子自己坐在餐桌前用手抓着碗里的食物一把一把送进自己嘴巴,十多分钟后指着餐桌上大人的饭菜嘴里发出“要、要”的请求。

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孩子成长发育过程是很多第一次的成果,每一次的第一次都会在孩子的小脑壳中种下一颗小苗子,这颗小苗子就是孩子对许多第一次做事情规矩的定义,它会在父母的干预或不干预中逐渐长大成为不同的样子。

那么,你还记得你家孩子第一次吃辅食的样子吗?

在孩子的世界里,第一次吃辅食的时候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解决温饱问题,下一次辅食时间也同样会等待投食,下下次也一样。或许会有个别次数孩子会想主动进食,但是要么被家长阻止,要么孩子尝试之后主动放弃。第一次要大人喂饭,就会有第二次让大人喂,第N次过后就变成了邻居家小男孩的吃饭习惯。

因此,从第一次吃辅食的时候开始,就要给宝宝立好吃饭的规矩。坚决不追喂、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方提供饭菜,吃饭的时候坚持让宝宝自己坐小餐椅。有了第一次的“吃饭示范”,才能让宝宝在第N次吃饭的时候形成好的习惯。

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精细食物——提高宝宝咀嚼能力的拦路虎

我们一直被灌输“过早添加辅食给宝宝带来的各种危害”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喂养观念总是走在推陈出新的道路上。老一辈过早给孩子吃辅食的行为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代父母摒弃的一种育儿观,同时现代育儿观也给出了一个时间参考。4-6月龄是孩子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期,最早不宜4月龄前,最晚不宜6月龄后。可是孩子的发育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化,这个孩子适合4月龄开始吃辅食,那个孩子或许在6月龄才已经准备好,更多的是有些孩子在4月龄前就已经对辅食发生了兴趣。

为了避免过早添加辅食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大部分父母会保守地选择“宜晚不宜早”的辅食添加策略。也因此,大部分宝宝的咀嚼能力就被这样耽误了。

精细喂养看起来倾注了父母满满的爱意,却往往忽略了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宝宝的咀嚼敏感期一般发生在6月龄左右,从这个时候起就应该给宝宝提供锻炼咀嚼的机会。

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女儿今年幼儿园小班,班里有一个两岁八个月的小女孩。每天到午饭时间小女孩的妈妈就在班级群里发信息提醒老师们给小女孩做汤拌饭,理由是她的孩子还不会吃干饭。我特别诧异,按理说两岁的小朋友就已经能够吃大人的食物了,但是这个小女孩已经快三岁了,依然餐餐都要汤拌饭才能吃得下。班级秋游活动上,这位妈妈与我详聊了她家女儿的辅食添加过程。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育儿专家都说母乳喂养的宝宝6月龄再添加辅食,于是她就这么干了;辅食喂养不能太操之过急,食物添加从软到硬,从少到多,于是她每半年才给宝宝尝试新的食物形态;宝宝吃辅食总是干呕,她认为宝宝还没做好迎接新辅食的准备......。

这位妈妈的辅食喂养经历乍看起来都挺“科学”的,没错,一切都是按照书上或者育儿专家的话来执行。但是细想之后,我感觉她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整个过程都在“钻科学喂养的牛角尖”。

精细喂养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在喂养时间和精细程度上需要妈妈们自行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调整,过精过细就会影响孩子咀嚼能力的提升。

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孩子进行完全的精细辅食喂养,一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了。添加辅食初期,最好首先从精细的食物开始,精细食物,比如米糊,市场上经过精加工的各种精面条面包和包装果汁等。这些食物不应该成为宝宝长期主要的辅食,宝宝最终应该是通过这些食物的过度转移到以米饭为主的辅食体系上。在宝宝添加辅食1-2个月以后,应该将辅食升级为小颗粒状或切成小块状的食物,颗粒食物可以适当延长吃到3-4个月,此时大人食物就可以正式摆上宝宝的餐桌了。

要让宝宝吃的是食物,而不是食品。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婴儿辅食基本都是属于流状或糊状,颗粒食物偏少。在我看来,相较于吃添加了各种元素的宝宝食品,不如妈妈们自己准备食材亲自烹饪辅食。不仅能够保证宝宝摄取营养比较全面的食物,而且还可以通过变换辅食的粗细程度让宝宝多锻炼咀嚼。

三餐之外的点心时间是锻炼宝宝锻炼咀嚼的最佳时间。在宝宝添加辅食以后,除了喝奶,两餐之间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点心。这些点心可以是稍微硬点的饼干条,馒头、苹果等固体食物。

让吃饭成为妈妈和孩子最美的时光,辅食养育,做起来也不是太难

take it easy ,放松下来,不要把给宝宝吃辅食当成打仗

大人对孩子体重、身高的对比让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特别紧张,他们似乎已经忘记“吃”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吃辅食没有必要进行太多的管制。

端什么菜上桌给孩子吃是由父母来决定,但是吃多少怎么吃应该交给孩子来决定。当宝宝吃辅食的时候,如果父母总是指手画脚,加以干涉,就会给孩子一种“父母在骗他吃饭”的感想。特别是当有些脾气急躁的父母因为孩子没有完成餐桌之上的“命令”时,他们大声吼叫、怒骂孩子,这些表现让吃饭成为了一种“较量”,每次一到吃辅食的时间,孩子就像要上战场一样,这对父母和孩子都是压力。

愉悦的用餐情绪是孩子吃好辅食的得力帮手。孩子进食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进食效率,在餐桌上,父母们应该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用餐环境,紧张的用餐氛围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应对心理的恐惧上,继而影响孩子的用餐效率。“再吃一口”“怎么今天吃这么少”“吃快一点啊”等命令式的语言相当于是在给孩子施压,应该尽量避免。

吃饭,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经历,急于开始,急于过程,都不能让吃饭成为一种乐事。定好规矩,父母把控好食材,放轻松,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以后,你会发现,许多别人担忧的辅食喂养问题,在你家孩子身上都能迎刃而解,让吃饭成为孩子和妈妈最美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