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一日暴跌40%,中國為什麼不趁機把沙特的原油買光,存起來以後用呢?

為什麼漲


因為這不現實。

首先,你所看到的油價暴跌,多半是原油期貨,我們經常在各種財經新聞看到聽到的所謂國際油價,一般分兩種,WTI美國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和英國布倫特重原油價格,這些是金融期貨價格,並不意味著在石油產地沙特也是這個價格。

再者,原油的運輸、存儲成本很大,有時候會高於原油價格本身,舉個例子,就在昨天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收跌55.90美元,跌幅305.97%,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這意味著投資者買入原油期貨後在俄克拉何馬州庫欣進行WTI原油實物交割將收到現金,,你買油,油你拉走,還給你錢,因為這種情況意味著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

最後,美國應該也不會允許沙特把便宜油賣給中國,前面說到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是負數,就是因為近期國際油價大跌,美國囤積了過量的原油,導致各個油庫都裝滿了油,金融期貨還在交易,可現實中已經沒地方容納新的油了,這些原油很多都是來自沙特。

所以,你想買,人家也得願意賣給你才行。


鑫財經


目前油價暴跌是我們不爭的事實,為什麼不趁機把沙特的原油買光,存起來以後用呢,這個想法是不錯,不僅僅是我們國家有這個想法並收儲,世界上其它國家也在拚命的“吃進”,如美國、日本。為什麼沙特的石油還沒有買光, 裡面涉及到原油的儲存能力問題。

可以打一個不恰當比喻,蘋果便宜的時候怎麼不收儲,第二年再到市場上去賣呢?雖然原油不是蘋果,但儲存起來消耗和管理成本也是非常驚人,搞不好,成本一折合,降價時原油+收儲成本還會高於現價。因此運營成本,儲存設備都是制約著我們收儲原油的能力。

▲浙江舟山群島岙山島的石油儲備基地,注意遠方的島嶼都是儲罐,圖中每個石油儲罐十萬立方米,旁邊是萬噸油輪

先看看我們國家收儲能力

從2004年3月我國就著手原油收儲準備工作,考慮到石油海上運輸方便、東部經濟發達,需求多,還要考慮防恐怖襲擊,自然與人為引起的火災等各種因素,最後選擇了浙江鎮海、舟山,山東黃島、大連。經過幾年建設,2008年四大收儲基地建成並投入運行。

剛剛建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國際油價從150美元/桶下跌到50美元/桶,4個基地抓住時機,收儲了大批廉價原油,並於2009年上半年注油完畢。當時平均收儲成本僅約為56美元/桶,基地建設和原油收儲大獲成功,之後二期又在黃島、舟山開始追加建設,二期儲備基地還佈局西部地區和地下儲備庫,目前三期工程開始選址。目前我們國家原油收儲能力多大呢?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2014年發佈的報告,我國儲備能力達到1.41億桶。按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萬噸的規模靜態計算,戰略原油儲備只夠使用8.9天,商業原油儲備可用13.8天,全國原油儲備的靜態能力總共約為 22.7天,4大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

從上面數據來看,我們國家原油儲備能力最高才22.7天,戰略儲備不足10天,這對一個14億大國的需求微不足道,我們為什麼不加大存儲量呢?這裡涉及儲存設備問題。

戰略石油儲油罐通常採用10萬立方米的大罐。什麼概念?一個罐就佔地50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個足球場的面積,高20多米,相當於7層樓高,建設一座鋼罐需要消耗2000噸鋼材,一座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往往有幾十個這樣的大儲罐。

原油這個東西儲存起來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我們知道,煉油廠裂解石油後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瀝青等物質,汽油具有很強的揮發性。金屬油儲罐每天因晝夜溫差而造成罐內壓差變化,得給它設計一個罐頂的呼吸閥讓它“出氣”,否則油罐壓力大會爆裂。據說油田5000立方這個小儲罐,它是油田採油廠的生產罐,每天因溫差變化和收發油作業導致的氣壓差,“出氣”損失要100噸左右(數據有些不準,只用於說明問題),當然國家儲備油罐沒有收發油作業,損失可能小些,但這種消耗非常驚人。

原油中的汽油最貴,揮發掉的都是原油精華,揮發不掉的都是重質烴成分及膠質、石蠟等,這意味著長期存儲會讓原油“變質”,質量下降。

我們怎麼存儲原油最好呢?大家想到了,把它放入地下,這方面美國人腦洞大開,也很會玩兒,利用墨西哥灣附近得克薩斯州境內集中分佈著大量鹽穹地層,它們在地下挖洞,將水打入鹽穹溶解岩鹽,然後將滷水抽出,形成了體積巨大而且封閉性良好的洞穴,由於原油與鹽巖不反應、不溶解,且有足夠的承壓能力,工程量小於人工混凝土洞油庫,是一種理想的儲油方式,美國90%的原油都儲備在鹽穴中,這是目前最經濟最好的儲油方法,美國利用該方式儲存了7億桶原油。上圖

地下水封油庫

我們國家與美國相比只有在四川盆地,雲南邊遠地區地下有這種鹽層,可以借鑑一下,但這些地區偏遠地區經濟不是很發達,運輸成本很高,僅考慮建地下存儲還是不夠的。為此我們還在東部沿海地區建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庫:在具有穩定地下水的岩石區域挖掘洞穴,在洞穴內儲存原油。石洞四周被水包圍,形成“保護膜”,防止原油滲漏。我們知道地下水位會有變化,符合這種地質構造的不是很多,實踐中為了避免混油和漏油,還會在相鄰石洞間建造人工水幕。水幕系統為了避免因乾旱而發生地下水位下降,導致洞庫頂部缺水,還會在洞庫頂部挖掘人工注水通道等,這還沒有考慮地震等自然災害成本。

當然還有油價下跌問題,哪裡是底?熊市沒底,股市上常常聽到股民這樣說。有的時候儲備庫都快裝滿了,沒辦法再買油了,油價還會下跌,這個時候儲油成本便高了起來,為此我們只能通過調節國內石油開採產量,或通過購買期貨鎖定一部分廉價原油,來攤平成本。當然這是運籌的事,是利用金融市場來進行風控。上圖

上面囉嗦半天,我們可以看出,收儲原油並不是大家想象中那麼容易,各國收儲能力並不是很高,加之原油市場還有波動,各個國家從多方面因素考慮,原油再便宜購買量也不是很高

,導致沙特的原油不會被買光的,


地理縱橫


想要買光沙特的原油,並不現實。原因有四個:

第一、原油的儲存有大問題。

和鐵礦石、煤炭這些資源品不一樣,原油容易揮發,而且存放時間長了會變質,對儲存環境要求很高。煤炭可以挖個坑埋起來,原油不行,直接埋到地下,環境保護要不要了?

有人說,能不能把原油注入大慶的地下,反正之前把油抽出來了,現在在注回去唄?這條路基本也行不通,並不是說原油順著鑽井直接流下去就可以的,得加壓呀,地下這麼深,得給多大的壓力呀。地質結構這麼複雜,要把原油徹底的注回地下,還不能汙染地下水源,還不能引發地震,而且,最關鍵的是,以後要用的時候,還要再抽出來,這一注一抽,所花的成本恐怕比147美元的油價歷史高點還要高。

上面這些方法基本上都沒有可行性,儲油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成本的問題,硬要去做也能做,但那麼高的成本,做到了又有什麼意義呢?甚至還不如去研究一下怎麼把煤轉化為清潔能源,還有那麼點可行性。

第二、運輸也有大問題。

中國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運輸能力,油輪多的很,國家一聲令下,全都衝到了中東。

但油輪再多,運力也是有極限的。這輪油價大跌之後,中國的運輸船往返於產油國之間,但就算再怎麼快,船總不能飛起來。運力其實也決定了我們的購買速度。

第三、則是政治博弈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沙特是美國的“小跟班”。現在油價暴跌,全世界都在賣,美國顧不上,也管不了。

但等美國空出手來,沙特也會掂量掂量,持續給中國供給廉價的原油和油價暴跌的時候,隨行就市賣給中國廉價的原油,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其實我們想買買買,把沙特的原油買光,這件事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並不是我們有沒有能力買光的問題,也不是買回來有沒有地方放的問題,而是人家根本就不會賣。

第四,則是美國自身的原因。

這輪油價的下跌,除了沙特和俄羅斯兩個能源大國打架,還有美國疫情嚴重,無暇顧及雜事的原因在。

特朗普這個人做事遠慮不在乎,只是盯著近憂。那美國的近憂是什麼?當然是失業問題,經濟問題。

看看現在疫情還沒有停止,特朗普就急匆匆地宣佈,馬上要全部復工,這其實就是在賭。

假如特朗普賭贏了,美國經濟能緩一口氣。到時候油價很可能就會迎來反彈。如果賭輸了,那油價則可能再來一輪跳水。

能源獨立是經濟獨立、政治獨立的根本所在。能源在手,天下我有,說話底氣才足。

這次油價暴跌,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機會,但也僅僅只能是把國家儲備庫填滿而已。一旦儲油罐滿了,油價再怎麼跌,我們也只能看著了。好在此輪油價下跌是趨勢性的,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30~40美元的原油會是市場的主要價格區間,這對中國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