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性的辯證看法與認真侷限性的關係

人在逐漸長大後開始隱約明白要辯證地看待問題。

最早的時候是從接觸主觀與客觀開始。

什麼叫主觀客觀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撐我爸媽不在家偷看電視。這時天降大雨,我覺得這麼大的雨我爸媽肯定要等雨停了再回來。

但事實上是我爸媽看雨下大了直接就開車回來了。

於是我被抓個現形,迎接我的就是混合雙打。

把主觀客觀延伸一下,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感受一般來講分成主體——客體。

客體不會因為主體想法而變動——我看見鳥兒在叫,想讓它停下來鳥當然不會理會。

主體卻往往因為心情而改變對客體的看法——心情好的時候覺得鳥在歡迎我,其餘人的微笑都是在向我示好,心情不好的時候他人一個打招呼的微笑都會覺得是嘲笑。

然而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感受在排除了焦點效應和情緒影響的情況下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認知的侷限性。

比如一個人的缺點。什麼叫缺點?這個答案自然五花八門無法統一,但有一個核心元素是——你個人無法接受的習慣,你自然就會把它歸為缺點。

但對另一個人來說那可能就不是缺點。

例子不是很恰當,簡而言之,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件事物的否定模式,其實還來不及到達認知判定,就被我們的主觀情緒給屏蔽掉了。

換句話說,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會去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

就算是讀書,也往往只是驚歎作者的想法,卻不會刻意去思考那些文字。

事實上認知的侷限性在讀書上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總是說讀書就像吃飯,吃進去後營養被大腦自動吸收,變成修養學識。

但是莫利的一句名言是這樣的——

書的真正目的在於引導頭腦自己去思考。

可惜很多人的頭腦思考了,他們卻並沒有去摘取成果——因為他們自己主動上是沒有思考的。

你擁有的那些材料根本就沒有辦法充分燃燒。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認知的侷限性是一種枷鎖。當我們明白了事物的兩面性與辯證地看待問題後,反而會平添許多痛苦。

你會發現怎麼走都行不通。若是還具備某種先見之明,便更覺得前路無望,這種時候放棄是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我們往往忘了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受制於我們的眼界和知識,其實選擇還有很多,只是我們無法察覺到罷了。

然而如今在這個痴迷速度娛樂至死的年代,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浮躁。

如今青年人兩極分化,其原因之一在於一些人接受了龐大的知識和世俗洗禮,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書本。

我們常常會聽到自己內心反對自己選擇的聲音,這些聲音往往代表了我們內心深處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

統一性的辯證看法與認真侷限性的關係

大部分人總是忽略。一方面是想弄明白需要學習,查閱大量資料,一方面是根本意識不到日常生活中的種種都代表什麼。

這便是被認知侷限性所困。

通俗的說,如果你面前有一個蘋果和一個香蕉,那麼你失去其中一個,或者兩個都會感到痛苦,因為你沒有其他選擇。但如果你意識到也許你翻過這座牆可能摘到一些葡萄,也許你往左走一些路可能看到一些蘋果,也許你再往西走,會有梨子等著你。那你的痛苦就會減輕很多。

提升認知侷限性最好的辦法之一自然是讀書。

但我們提高認知侷限性並不僅僅是為了日常生活和人生道路更加平順,而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與肉體的高度統一。

只有自己真正接納了內在的自我,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這不僅僅是心理層面上人格與精神的問題,更是為了能更好的體驗生命本身。

然後這就又不得不回到辯證看待問題的這個問題上來。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渴望追求精神與肉體的高度統一。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1000種活法,孰高孰低誰錯誰對,其實並沒有準確定論。

但不論是什麼活法,不提統一性。光提高認知侷限性這一條就足夠讓人獲得更大的好處。

很多時候其實沒有必要想太多,一個聰明的人 想的越多,在面對一件令他恐懼,手足無措的事情的時候,越有可能導致行動力的癱瘓。越聰明的人越有可能陷入這種困境,因為他看到的恐懼與失敗的可能性越多。

這就像那個著名的只有傻子才走出了那座黑暗森林的笑話。

但是,當然的,毫無疑問,你必須去想更多方法來前進。

這種時候拼的其實不是認知,是心態。

統一性的辯證看法與認真侷限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