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四月的黑膠月推,終於走到了搖滾的篇章。​

對於選擇一張可以代表搖滾的唱片,實在是一個太過於宏大的偽命題,而再反觀搖滾樂從誕生之後的每一個階段,總是不乏數部耀眼且燦爛的偉大作品。

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Pink Floyd(平克·弗洛依德)的這張驚世神作《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一、樂隊介紹

Pink Floyd(平克·弗洛依德),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成立於1965年。其作品初期以迷幻搖滾、太空搖滾為主,後逐漸偏向於哲學性的加入和大膽前衛的音速實驗以及效果探索。樂隊從成立至今,取得了商業和藝術上的巨大成功,全球累計銷量已達2.5億張。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Pink Floyd(平克·弗洛依德)的樂隊成員組成大概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領袖人物帶領樂隊創作,為作品注入靈魂。(注意下述這些名字將在後文中重複出現多次,請務必眼熟~)

1 、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引領的巴瑞特時期。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1963年,貝司手Roger Waters(羅格·沃特斯)、鍵盤手Rick Wright(理查德·懷特)和鼓手Nick Mason(尼克·馬森)組建了一支叫作“Sigma 6”的搖滾三重唱樂隊。這個樂隊在當時的學校裡還小有名氣,直到1965年,羅格·沃特斯的高中好友,主唱兼吉他手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加入樂隊並建議樂隊改名為Pink Floyd,而這個名字則來源於喬治亞兩個老布魯斯藝人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

從1965年平克·弗洛依德正式成立,到1968年完成二專中《jugband blues》後因藥物導致精神問題離隊,雖然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但卻在這段時間中為平克·弗洛依德定下了極為重要的迷幻風格導向以及用他驚人的天賦為首專《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貢獻了全部的詞曲創作,和製作想法。

毫無疑問,即使是在巴瑞特離隊多年後,羅格·沃特斯也始終認為他是自己音樂上最尊敬的人,而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這個名字,也成為了平克弗洛伊德傳奇的起點。


2 、羅格·沃特斯(Roger Waters)引領的沃特斯時期。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在羅格·沃特斯主導的這段時間,迎來了平克·弗洛依德更為重要的一位成員吉他手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早在高中時期,羅格·沃特斯、大衛·吉爾摩和西德·巴瑞特三人就是好友,只是吉爾摩後來上大學後,因父親赴美任教而隨同前往美國。

平克弗洛伊德首專發行後,西德·巴瑞特就開始因致幻劑的使用過量而產生愈加嚴重的精神問題,以至於不能夠保證自己的演出狀態。

因此,在巴瑞特還沒有離隊時,就找來了大衛·吉爾摩作為備用吉他手,參與演出。

由於此前巴瑞特在隊時,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詞曲創作和部分製作工作,以至於在離隊後使得其他成員一時間有些不太適應。於是可以看到從1968到1970 年,在平克·弗洛依德接連發行的幾張專輯中,各位成員都開始主動嘗試創作,但在集體的配合上甚至根源理念上大家都並不一致。四專《ummagumma》中幾個人甚至決定各自創作,互不影響。

幾年的嘗試中,隨著樂隊逐漸清晰的發展導向外,羅格·沃特斯的創作才華也愈發凸顯出來。終於在1971年第六張專輯《Meddle》中,終於產生了脫離西德·巴瑞特之後的第一首經典代表作——《Echoes》,同時也打通了之前被迷幻搖滾困住的風格窘境,至此,也正式開始了以羅格·沃特斯主導的第二階段。


3 、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引領的吉爾摩時期。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說起來,大衛·吉爾摩和羅格·沃特斯兩個人的關係,其實有點像列儂麥卡特尼一樣,但更多是相愛相殺兩人的在中後期都發展出了極為驚人的創作天賦,但卻在創作理念上相差甚遠,這也成為了導致樂隊後期成員間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

1985年,羅格·沃特斯寫信給唱片公司正式宣佈他的離開;羅格·沃特斯離開後,大衛·吉爾摩漸漸成為了了樂隊的領導。1987年,理查德·懷特迴歸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繼續著創作、發行、演出。直到2014年,推出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The Endless River》 ,該專輯仍以13.9萬張的英國首周銷量取得英國流行音樂專輯排行榜冠軍。

2015年,大衛·吉爾摩宣佈樂隊解散。這時的理查德·懷特以及西德·巴瑞特均已離世,大衛·吉爾摩還會時不時客串到羅格·沃特斯的演唱會上露露臉。

也許平克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但是月之暗面的精彩卻永遠留在那43分鐘。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二、歌曲詳解

1、Speak To Me

整張專輯被以概念性的形式發表,也就是說,所有的歌曲是統一的、帶有前後呼應的,甚至可以將這10首歌當作一首完整的歌曲來聽。那這首Speak To Me就是一個帶有預告片作用的into。

在這一分零七秒左右的裡,並沒有標準意義上的人聲以及歌詞,更多的是聽到了不同的採樣聲音,他們被混亂的組合在一起,從弱起的心跳聲到最後驚恐的女生嘶吼。他製造了一片混亂的土壤,讓聽眾走進the dark side 的時候,可以瞬間就被一種詭異的氛圍包裹住,不明就裡卻無法逃離。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之所以說這首歌是全專的一個預告是因為,在其中我們聽到的所有音效都將出現在後面的每一首歌中。滴答的鐘聲——《time》

收銀機聲音——《money》

男人的笑聲——《Brain Damage》

直升機轟鳴——《On The Run》

女生尖叫——《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這些音效被做的簡短且強烈,在你毫無注意的情況下灌輸給你,並讓這些聲音在後面的作品中逐一出現。音效的堆疊本身並不具備什麼特殊的意義,只不過放在專輯的第一首歌中,就顯得大膽且具有實驗性。

另外,在歌曲前半部分,還有一段若隱若現的人聲唸白,這裡把內容複製給大家,至於如何解讀,可以問問自己的想法吧。「I've been mad for fucking years, absolutely years. I've been over the edge for yonks, been working with bands so long. I think 'Crikey'.I've always been mad, I know I've been mad, like the most of us are. Very hard to explain why you're mad, even if you're not mad.」

2、breathe

breathe與Speak To Me是幾乎連在一起的,通過一個下行的感覺讓聽眾從剛剛混亂詭異的氛圍中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

這首歌是由羅格·沃特斯作詞,靈感來源於美國作家John Updike於196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兔子,跑吧》。雖然後來沃特斯一直覺得這個詞寫的相當幼稚,但卻仍然很好的表達出了那種常見的世俗掙扎和自由的呼喚。

在曲調和節奏上,整首歌顯得相當悠揚,正如歌名一樣,呼吸著,穩定的呼吸著。並不緊湊的節奏讓吉他手大衛·吉爾摩在吉他的音色使用上更加出色。這種滑棒吉他讓這種氛圍的層次更為明顯。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同時,這首歌曲中,鍵盤手理查德·懷特也在作曲上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懷特本人是一名極其忠實的爵士樂愛好者,因此很多爵士樂的和絃編寫風格對他的影響很大。

例如在這首歌中,他就借鑑了爵士大師邁爾斯·戴維斯的經典專輯《kind of blue》中的變化方式,將整首歌的情緒,一下子變成一種冷調的憂鬱。

此外,這首歌的旋律似乎特別受到樂隊成員們的青睞,以至於它還會不時出現在專輯的其他歌曲中,到時候我們也會逐一提到。

3、On The Run

如果Breathe還可以感受到初代平克迷幻的氣質,那麼發展到這裡《On The Run》將用最獨特的方式帶給聽眾一種未來的世界。在開始欣賞之前,請盡力想象自己身處於1973年的世界。

在長達三分多種的時間裡,我們可以聽到一些這個世界存在過的聲音,比如直升機的轟鳴,一些男人的唸白聲、以及Hi-Hat(踩鑔)的聲音。但更多的是一些聽起來及其未來的、我們不熟悉的電子感。要知道,那是連電腦都還沒有的時代。唯一使用的,是這臺Synthi AKS合成器。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跟隨感覺的創作,沒有人可以真正解讀出這段聲音包含的意義。

只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這種緊張的壓迫感,奔跑的腳步聲甚至印證了這種情緒。這種音效帶來的壓迫感甚至可以通過左右聲道的大小,轉化成一種意識上的具態形象。讓我們真實的感受到了宏大的壓力。

而中間部分再次出現的男生唸白,依然出自樂隊的巡演經理Peter Jenner的人聲採樣,其內容是:"Live for today, gone tomorrow. That's me. Hahaaa.."。說到這裡,平克的許多專輯中歌曲中都會用到一個男生的採樣唸白,幾乎都出自於這位巡演經理之口。甚至在首張專輯的第一首歌中,最先出現的聲音仍是Peter Jenner。

最後在男子詭異的笑聲和巨大的爆炸中,歌曲走向安靜。隱約的腳步聲也許是在分崩離析的世界裡,僥倖逃脫的倖存者吧。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4、《Time》

這首歌可以說是整張專輯甚至平克所有作品中都相當出名的了,尤其是開頭極富特點的不同種類鐘錶聲採樣,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平克這張專輯的錄音師,來自艾比路錄音室(對,就是披頭士錄abbey road的那個錄音室,據說平克錄首專的時候兩個樂隊還打過照面~)的錄音工程師Alan Parsons。

他不僅幫助平克在整張專輯中加入大量的理想採樣音效,並且在器樂的音色使用上貢獻相當大。這張《月之暗面》有很多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音色使用,其實並不是效果器和合成器的作用,而是純樂器發出的聲音。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以這首《time》為例。開頭類似鐘擺不斷擺動的聲音,其實是羅格·沃特斯拔動兩根經過特殊處理削弱過聲音的低音吉他的弦發出的。而鼓的部分音色則更為特殊,這種帶有些空洞且夢幻的聲音使用的則是一種叫做“Roto-Toms”的鼓。這幾種音色下的前奏部分,甚至有了一絲中國的「禪」味,而以平克對中國以及東方文化的喜愛程度來看,也是極為合理的。

vocal開始加入,使歌曲的節奏變得明顯起來,中間插入的女聲伴唱也使得這首稍顯溫柔。從歌詞上我們可以看出,歌曲表達的主要是時光飛逝,珍惜把握的主題,但有趣的是,經過一段及其精彩的吉他solo後,歌曲竟然又重新演唱了《Breathe (In The Air)》中的小節。這種極為自然的銜接,不僅沒有任何突兀,反而藉助《Breathe (In The Air)》的歌詞,將整個歌曲昇華為時間過後的孤獨感。

真的是絕了。


5、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終於來到了全專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這是一首由鍵盤手懷特主導創作的歌曲。

這是一段懷特在之前就創作出的旋律,當時專輯製作的已經差不多,但還缺一首幾分鐘的時間,於是大家都認為可以放一首純樂器演奏的作品,而懷特的這首歌就成了樂隊的首選。然而在準備錄製的時候,由於樂器上過於簡單的編織讓大家覺得放在專輯中可能會稍顯單薄,於是有人提議加入一個女聲vocal,來豐富歌曲。

其實在vocal的部分,一直是平克最缺乏的。對內長期以來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唱,更多時候是看合適誰就誰來唱,其實這一點和老鷹樂隊有些類似,但不得不承認平克的成員們大都不具有神級主唱的嗓音調節。但也正因如此,才讓平克在整個搖滾史上用其對於聲音的探索的獨特方式,成為偉大的存在。

說回這首歌。其女主唱是一名叫做Clare Torry的女歌手,在錄製之前她甚至並不知道具體的曲調和歌詞,成員們只是告訴她根據伴奏,唱出你所理解的死亡和生命的意義。於是就坐在這樣的狀況下,只用了三遍,便有了這首偉大的作品。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在專輯錄制過程中,樂隊曾在錄音室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活動,問大家是如何看待死亡的。這些回答的內容給了成員們更多的靈感,並將他們以採樣的形式放到了歌曲之中。在Clare Torry的吟唱中,不斷的情緒起伏,和簡單的鋼琴伴奏,呈現著對生命的敬畏,天性的恐懼,以及逐漸接受的對死亡的釋然。

「And I am not frightened of dying. Any time will do, I don't mind. Why should I be frightened of dying? There's no reason for it – you've got to go sometime.我並不害怕死亡。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這樣想。為什麼我要害怕死亡?你找不到理由害怕,因為總有一天你會面對它的。」


6、Money

不管這張如何驚歎於平克在這張專輯中的藝術性探索,但也永遠別忘記,這是一張在商業性上也極為出色的唱片。以及在當年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心中,做音樂的初衷非常的單純直接——“獲得金錢和名利”

因此,唱片公司的建議下,樂隊幾乎毫不猶豫的將一首旋律性極強的《money》創作出來,並且毫無意外的成為整張專輯最受歡迎的歌曲。

在歌曲開頭,仍舊是一系列可愛的音色採樣。這次則換成了收銀機以及金錢落地的聲音,甚至還用很少見的7/8拍作為節奏,配合出色的riff,把這首帶有濃重美式布魯斯風格的歌編的極為有趣。

尤其是中間部分加入的薩克斯獨奏是之前從未出現過的新樂器,而他的演奏者Dick Parry也是同大衛·吉爾摩以及羅格·沃特斯高中一同玩音樂的好友。同樣的7/8拍獨奏下Dick 完成的十分出色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而之後的吉他獨奏採用模進錄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吉他的同步問題。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中吉爾摩的吉他音色,在錄音師Alan Parsons的調教之下成為有史以來最具標誌性的吉他聲音。

相比於披頭士的那首《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中的節拍轉換方式,《money》中,則用了一種更為自然的方式使歌曲從7/8拍轉回到4/4拍。在當時看來,這仍然非常奇妙。


7、Us And Them

這是整張專輯中時常最長的一首歌,同樣是鍵盤手懷特創作的,但首歌最初是懷特在1969年為電影Zabriskie Point(扎布里斯基角)寫的一首樂曲。在當時,成員們就對這首歌曲十分滿意,但遺憾的是它並未收錄在後面的任何一張專輯中。於是當《月之暗面》錄製時,這首作品才終於得以出現。

相比於前面幾首歌,這首明顯的將節奏都舒緩了起來,典型的懷特風格。旋律上帶有一絲悲傷的美感,在配合宏大的歌詞,它明顯的在探討人類能否保持人道的問題,並藉助反戰等角度,帶來一場思考的深邃旅途。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更為精妙的是,鼓手梅森和鍵盤懷特在演奏的方式上用不經刻意修飾的音樂語言,輕柔且準確更重要的是,它在歌曲中留下了足夠的空隙感,這些空隙並非只為了承載迴音的效果,而留給了足夠的思考和感受空間,帶領聽眾們進入平克的世界,感受他們的表達。

8、Any Colour You Like

這已經是這張專輯裡的第三首純樂器的歌曲了。一同回憶一下,前兩首分別是《Speak To Me》和《on the run》。雖然很多人認為這首歌在整張專輯中的存在感比較差,但這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首。「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這是被用在樂隊在錄音室做採訪的時候為了打破僵局而設置的問題。它簡單且不帶有任何隱含的意義。而以這樣的方式命名,你儘可以將選擇帶入到這首音樂的欣賞中。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特殊的吉他效果可能這首歌中最具特點的部分。它帶有一絲尖銳的順滑感,像是在黑暗的月之暗面滑出一道道彩色的光,至於它是什麼顏色

Any Colour You Like.

9、Brain Damage

還記得西德·巴瑞特麼,就是最早帶領平克走向神壇的吉他手,這首《腦損傷》正是成員們為了送給因精神問題離隊的西德而做的歌。或者可以解讀為,平克要再和西德一同做些什麼。簡單的吉他伴奏一氣呵成,而聽起來整首歌還帶有寫西德當年創作時特有的童話感。

西德一直都是所有人心中天才般的存在,無可否認,他的風格和思想幾乎影響了樂隊的所有人,而最難得的是在他的音樂中,童真總是最耀眼的那顆純心。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也是專輯裡唯一一次在歌詞中出現「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專輯名稱字樣。

“And if the band you're in starts playing different tunes”(如果你在的樂團開始演奏不同的曲調)'ll see you on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那我只好去那致使你精神錯亂的月之暗面(月神之宮殿)尋找

這首歌更像是整個樂隊的一份獨白,在整個月之暗面的故事即將走向末尾時,神秘的創造者開始自嘲式的講述也許別人眼中瘋狂且不同的自己。併為最後一首歌做了一份完美的鋪墊。


10、Eclipse(日全食)

也許在整張專輯的欣賞過程中,會有幾首歌讓你短暫的喪失「概念性」這個整體的觀念。但到了最後一首,突然上升的史詩感和重複有力的歌詞段落會將所有人瞬間抓回那個從一開始就被包裹的氛圍之中。歌詞中幾乎唱到了我們生活在世間的一切,一切感受、一切回憶、一切秘密、一切故事。每一樣都像是電影畫面般在所有人眼前浮現,像是被強制帶入一個奇怪的視角,隨著越來越強烈的氛圍,烘托出一種人生的體驗。

而這時,最後兩句歌詞唱到and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太陽之下萬物和諧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但日全食悄然而至就像是迎面一擊,讓你保持了四十幾分鐘的思考戛然而止,而最後還有一段人聲採樣,而他說的內容是

「"There is no dark side in the moon, really. Matter of fact, it's all dark.“ 本來就沒有月之暗面,因為月亮本來就是黑的。」最後再次出現專輯一開頭的心跳聲,那種統一性又一次襲來,十分過癮。至此,整張專輯結束。

三、藝術&商業成就

它像是一張偉大的藝術宣言,不斷的衝擊著每一位聽眾的世界。人們第一次開始不用「我喜歡這段旋律或者我喜歡那首歌」來描述對一張專輯的印象。反而更多的開始學會描述感受,自己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都經歷了一種完整的體驗,而這種體驗是無法割裂情感而存在的。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概念專輯的定義其實平克並不算是先行者,早在1967年The Beatles發行《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時,就使用了概念專輯的定義。但對於完整性的這種踐行,仍然還是《月之暗面》做的更為突出。

除了專輯內的十首歌曲,更為人熟知的還有這張專輯的封面。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Hipgnosis 工作室曾為平克繪製了多幅封面作品,他的創始人Storm Thorgerson更是吉他手吉爾摩童年的好友。而這次的設計更加在視覺上做到了與專輯的概念性相同。

而整個的設計靈感一是源於平克一直以來的絢爛舞臺視覺和專輯內的歌詞寓意的。

官方對於這個視覺設計的解讀是:三角形代表了思想和野心(這其實也是對專輯主題及專輯中歌詞的反映),而多色光的靈感則來源於當時PinkFloyd那些“五光十色”的現場演出。而對我而言,單一的白光和被折射出來的色彩代表了統一性與多樣性,這也是整張專輯最為突出的表達。

如果你想知道搖滾樂的偉大,可以從《月之暗面》聽起

其實月之暗面究竟想表達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天才般的創造因為充滿感情而顯得沒有一絲的不真實,它能夠自然流暢的把所有的情緒輸出,而這也許也是這張專輯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充沛生命力的原因吧。

從1973年發表至今《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已經在全球賣出了4500萬張,更加驚人的記錄是它在1973年首次登上B榜以來,已經連續停留741周的時間,也就是14年。這個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四、結語

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聽《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情景,在學校圖書館的自習室裡,大概是下午三點多,網易雲上剛好有一個完整的47分鐘版本,我越聽越覺得神奇,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

後來,我又陸續的把這張專輯聽了很多遍,可能是第一次的體驗之後,在我心裡這就是完整的一首作品,即使是偶然聽到《money》《time》這樣的熱門歌曲時,也會再回到專輯裡再從頭聽完。

關於這張專輯,我不想使任何的解讀過於固化,即使是官方的解釋甚至成員的想法,對我來說也都不能作為它「標準性的答案」。

它與我的交流所產生的能量,才是真正意義所在。


*本文引用所有圖片均源自網絡。

*本文首發於黑膠盒子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