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崖山之战后无中华”的说法?

崖山之战是,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这场战场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南宋残余势力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所以,不少外国史学家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那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

为何会有“崖山之战后无中华”的说法?

​首先我们先看崖山之战的背景,南宋末期,蒙古人挥师南下,南宋朝廷无力抵挡,节节惨败,最终在公元1277年时,南宋流亡小朝廷趁乱逃到了泉州地区。而后,他们向他们向泉州地区的市舶司蒲寿庚借船,却遭到拒绝,索性就直接抢了他的战船并得到一些商船,民船逃到崖山,到崖山时,连同皇宫人员,再加上普通百姓,就只剩下了一共十几万人。而能作战的,还不过三分之一。最终决战之际,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带着幼主赵昺投海而亡,随后十万军民跟随投海投亡。

为何会有“崖山之战后无中华”的说法?

​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最文明种族,可以领导世界,统治四夷。最终却让夷狄成为统治者,沉重打击了中国人的自尊心。而且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为何会有“崖山之战后无中华”的说法?

​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文明落后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后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闭的道路。所以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