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三十六計”一詞,源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中記載:“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如今我們提到《孫子兵法》,都會不由的加上一句“三十六計”,但《孫子兵法》真的有“三十六計”嗎?事實可能與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計》實際上是一本兵書,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漢族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分6套,每套6計,共36記,全書約5000字左右。


而我們熟知的《孫子兵法》,成於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被譽為“兵學聖典”“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區別

時間上

《孫子兵法》成於春秋,是現存最早的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而《三十六計》成於明清,晚於前者2000多年,綜合了多年戰爭謀略的精華,是無數先人逐步修繕的結晶。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內容上

《孫子兵法》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天時地利人和、行兵駐軍、攻城守池皆有涉及;其多為將領應如何領兵打仗,少有謀略,更多的是避實就虛、以患為例、用火用箭等等。

《三十六計》則全為具體的謀略,鮮有行軍要領。戰爭策略變化多端,不易捉摸,將帥需要潛心研究,運用各種詭詐之術,以轉敗為勝,其每一計後面都是一個故事。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影響上

《孫子兵法》開創了諸子百家中兵家一派的先河,可以說它整整提升了當代軍事思想的層次,即使現在已經過了冷兵器時代,很多思想在如今依然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尚可借鑑。其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三十六計》是對中國2000多年冷兵器時代戰爭謀略的精華縮影,其六套計謀靈活多變。在現代絕大部分策略依然可以使用,是古往今來各種競爭獲勝奇術的彙編,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如政治、軍事、外交、商貿、企業經營、人際關係、個人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獲得過巨大的成功。

漲知識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

現如今,這兩本意義非凡的兵書已成為不可分割的“黃金搭檔”,所謂“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意思是大的戰爭決策和部署要用《孫子兵法》那樣系統的去分析和執行,而具體的戰役戰鬥用《三十六計》將有助於更好的操作和實施,真正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