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本文作者:納蘭春蠶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一本兵家謀略書,不僅受到軍事家的推崇,也贏得了人民大眾的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三十六計”的計名大多是一些四字成語,有人為了方便記憶,編出來一首易於背誦的口訣詩:

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

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該詩的作者已不可考,全詩除“檀公策”三字外,每字中都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乘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度陳倉、(走)為上計、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檀公就是檀道濟(?—436年),南朝劉宋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從多年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一套用兵謀略,名為《三十六策》。該書的原始文字早就失傳了,只能從其他歷史文獻的轉述中偶有提及,例如宋惠洪《冷齋夜話》就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而最早的記載始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

《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計》中,有三十計都是四字成語,其餘五計如空城計、苦肉計、反間計、美人計、連環計只有三個字,而“走為上計”卻有四個字,根本不是成語,當然也有簡寫為“走為上”的,但與另外五計相比仍顯突兀,不似“一套牌”。換言之,“三十六計”就好像“撲克”跟“麻將”摻在一起外加一枚“象棋”,三樣東西硬給拼湊出來似的。

其實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三十六計》並非一本古書,實則為近代產物。僅一計“走為上計”是檀道濟的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其中的空城計、苦肉計等三字計明顯取材於《三國演義》,即使個別成語如“圍魏救趙”、“假途伐虢”的歷史十分久遠,但並無證據顯示它們被檀道濟收錄在《三十六策》之中,只不過是後人將不同時代的“古瓷碎片”,粘連拼接成了一件“假古董”罷了。

《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被奉為兵書界的兩大奇書,且常被合編在一起。不過與《孫子兵法》距今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相比,《三十六計》的成書年代很晚,曾被認為是清代人編纂的,但據最新考證結果顯示,它的成書年代還要更晚,國內流行本《三十六計》是1941年成都瑞琴樓發行,學者張聯甲編著的。

陝西學者張聯甲撰有《秘本兵法》一書,初稿於1925年,定稿於1967年。流行本《三十六計》只是《秘本兵法》早期草創本的一部分,《秘本兵法》定稿本中的《六六行·三十六計》,比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計》(也是張聯甲編著)內容更為詳實。

《三十六計》自民國時期誕生至今雖不足百年,但它早已風靡海內外,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必將成為一代經典。我寫本文的目的是提醒讀者,將它誤認為是一本上千年的古書,是不對的!原版《三十六計》早已失傳,今本《三十六計》是由民國時期學者張聯甲編撰而成的。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版權聲明】此文系本人「納蘭春蠶」原創文章,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及鏈接信息,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