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將就當藉口?錯了,挑剔的本質是不合適,不將就的本質是合適

不將就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一般人認為不將就就是不委屈自己,讓自己選擇更好的,無論愛情也罷、事業也罷。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更好的那個呢?心理學認為合適你的那個,才是真正好的那個。只有合適既不至於讓你感到委屈,也不會讓你過分挑剔。就像是一件修長的褲子,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卻並不適合你。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討論不將就的本質?正是因為我發現有太多的人誤解了不將就的含義,好多人的確是做到不將就了,但是他們卻變得過分的挑剔了。在傳統的文化觀念中,物極必反是大家的一個共識。一件事你做到了極限,不會更加完美反而適得其反。過分挑剔事實上跟委屈自己沒什麼區別,比如你可能合適買幾千塊的衣服,但是你卻買了幾萬塊的衣服,你認為這是不將就,可是你卻要在其他方面委屈自己。

把不將就當藉口?錯了,挑剔的本質是不合適,不將就的本質是合適

認清自己的需要,比選擇更重要

1、不要過分高估自己

對於很多心智未成熟的人而言,他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分析問題,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通常都高得離譜。也正是因為對自己的高估,才認為自己應該不將就,才認為自己可以擁有更多挑剔的理由。比如在愛情的選擇中,如果你高估了自己,那麼你可能終其一生都等不到合適你的人。其結果就是對愛的過分挑剔,讓你變得更加缺愛。因此可以看出,過分挑剔幾乎可以等同於委屈自己。認清自己的實際條件,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人,你才會更快尋找到愛與歸屬。

2、選擇困難意味著你不知道自己的需要

有很多人的口頭禪就是:“都行”“無所謂”“都可以”,其反應的內在心理就是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麼。如果你需要果汁,你肯定不會選擇可樂,也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需要果汁還是可樂,才讓你認為果汁和可樂都可以。有一部分不將就的人,其本質既不是合適,也不是挑剔,而是選擇困難。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力不足,對於現實的感知力也不足。只有當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時,才會做出自發的選擇行為。而一切自發的行為,才是成熟的本質。

如何選擇自己最合適的?

把不將就當藉口?錯了,挑剔的本質是不合適,不將就的本質是合適

1、有自己穩定的認知體系

包括三觀在內,還有生活目的,未來期望,你都應該形成自己穩定的認知體系。一個人只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自己,才明白自己的真實需要是什麼。當你形成了穩定的認知體系之後,你對自己也會有清晰的定位和判斷。你不會在對自己感到迷茫,你會更加自發的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一認知體系,首先要求你長期接受教育,其次要堅持讀書。只有讓自己的大腦不斷得到更新,你的認知才是準確的。

2、拋開虛榮心的選擇一般都是真實的

如果選擇一個人成為你的朋友,能夠讓你更有面子,那麼對方可以成為你的朋友,而你很難成為對方的朋友。如果一件衣服只是為了讓人家更加羨慕自己,那麼你也很難找到合適自己的。只有當你拋開一切虛榮心之後,你的選擇才是最真實的。你將不再以虛榮為目的,而是以實用為目的。

總而言之,不將就的本質不是挑剔,而是合適。當你做到真實的生活的時候,你才會更有動力去改變一切。


把不將就當藉口?錯了,挑剔的本質是不合適,不將就的本質是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