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用户70355885797


孔子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我觉得是创立了儒家,并且提出了“以礼治国”,以及“有教无类”,还有就是培养了三千多位弟子,七十二位贤士。

第一点,创立了儒家学派,以及儒家的文化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包含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梯等思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后代各个朝代的兴起,奠定了模范基础。

第二点,以礼治国。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就是因为孔子先生,他推崇仁政,推崇以礼治国。

虽然孔夫子在当时那个时代,他的思想理论,被各国相继弃用,而且他自己也过得流离失所的日子。

但是在汉朝的时候,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战略教育方针。

而且当时的儒家,已经参杂了道家、法家等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

它很好地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治王权,对于当时的社会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只是那些专贵王权,有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所享有的。

而且对于那些平民百姓,对于那些山野莽夫,是没有教育的权利。

当时孔夫子就因为这个,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人才。

孔夫子有3000多的门第,还有七十二贤士。

比如

这些弟子,分散在各个国家,对于当时中国文明的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腊肉哥


孔子对人类有十大贡献:政治,教育,观念,哲学,文化,文学,德,体,美,史学!

他主张人人都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不做品行低劣的小人。在价值观上, 他主张“见利思义

孔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 ,人民的和谐,民族的融合,社会的进步。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品德、思想、精神、人格、学识、 智慧、才能、理论等方面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无可比拟的。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直至 今天,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为之感到震撼、光荣、伟大、骄傲、自豪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之瑰宝,都是孔子馈赠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孔子是一位“道德最高尚,思想最先进,知识最渊博,智慧最高超,才能最卓著”的名副其实的圣人。


茶族世家


"孔子,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在思想上教育上建功卓著,应该说他创立的学说和他的办学实践与办学思想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思想方面,孔子提出和践行”仁者爱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和践行"有教无类”,打破高低贵贱等级,开启了贫寒劳苦大众受教育和参与国家治理的上升通道。

(一)孔子生平简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出生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去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作成《论语》。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孔子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62岁时,曾形容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二)思想政治学说的贡献——在思想方面,孔子提出和践行”仁者爱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的"仁说",既体现了人道精神,又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三)教育思想贡献——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和践行"有教无类”,打破高低贵贱等级,开启了贫寒劳苦大众受教育和参与国家治理的上升通道。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