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在说爱情的道理,但爱情来的时候,根本不讲道理

人们总在说爱情的道理,但爱情来的时候,根本不讲道理

假设在某个世界里,爱情的匹配度是百分之百,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知道,自己迟早会在某个时间爱上一个人,与之度过一生。命中注定,你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了。然而,这个世界的残酷在于,除了与你匹配的那个人,你对任何人都毫无感觉,哪怕颜值巅峰时刻的莱昂纳多站在你面前,你也没有任何想要爱慕的念头。除此之外,你还不知道属于你的那位恋人姓甚名谁,年龄几何,长着什么模样,是什么性格,何时会到来,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相遇。你只晓得一件事——当你遇到他的那一秒起,你这辈子就完蛋了。

那么你会怎么办?是满心期待还是步步为营,是勇敢面对还是选择逃避?换个方式问,你认为上帝是在做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别急着做出判断,我们先说点别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著作《无意识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人类的大多数选择是命中注定的,从出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埋下种子,这当中也包括爱情。”即是说,从第一次睁开眼睛起,我们就已经学会了做决定,一切基于眼前这个世界的形态。你的出生,决定了大部分情况下的你将如何面对世界,会做怎样的选择。

婴儿会做选择吗?当然。尽管他们的大脑对美丑、善恶乃至性取向都毫无概念,但直至突然有一天,他们对目之所及的世界产生了反应:“绿色看上去更舒适,浑厚的嗓音让人感到安全,那个孩子与我更加融洽。”从此,他们开始有选择地将人生列车驶向不同的方向。

说回爱情。人们对爱的感知大致相当,当得知拥有某种相貌、性情,或者其他特质的人会让我们产生与众不同的愉悦感、安全感,我们便明白,这就是爱的感觉。

我读书时经历过一场告白的惨败,在拒绝我之后,她说:“我只喜欢牙齿有点乱,很会打架的男生。”我以为这是在替我找台阶下,毕竟这样的理由有点奇怪,但她又说了下去。

她的父母管教严苛,导致她整个童年几乎没有玩伴。有一次她趴在窗边刷题,听见院里有人吵嚷,她好奇地擦开玻璃上的雾气,正巧看到一个男孩被一群人围着打架。那男孩虽然势单力薄,但身手特别厉害,反倒将对手打得奔逃四散。打完架,他还冲她昂了昂脑袋,粲然一笑,露出一对歪歪的虎牙。他早就发现了她。

那是她第一次对男孩子的世界产生兴趣。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打架呢?他们怎么敢用手拿着二踢脚点燃?他们为什么可以满不在乎地将寒假作业撕掉,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呢?在她懵懂的心灵中,男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后来呢?你们在一起了吗?”我问她。

“当然没。后来我搬家了,到现在我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你现在是在等他出现吗?”

“怎么可能。你当是拍偶像剧吗?不过,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觉得这一类男生才够爷们儿,特招人喜欢。我的初恋就是这种类型,之后喜欢过的男生也都是这个类型。但你知道,人越长大,这样幼稚的男生就越难遇到了,成年人谁还打架呀。”

奇怪的是,听完她的故事,我忽然觉得,她的要求变得没那么特别了。谁不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呢?第一眼喜欢上的人,成就了我们对某一类人的偏爱。无论过了多久再看,喜欢的类型都不会发生特别大的改变,只因为那就是我们对于“喜欢”的定义。站在这个角度,爱情难道不正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好的吗?

《恶作剧之吻》里,即使江直树再怎么样刀子嘴豆腐心,最后都还是会爱上笨拙的袁湘琴;《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的程又青在几个男人之间兜兜转转了几圈之后还是看到了李大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即使她明明知道作家花心又轻浮,也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了他一生。

人们总在说爱情的道理,但爱情来的时候,根本不讲道理。

也许从来不是我们在选择命运,而是命运在指引我们。你以为你的审美与众不同,你以为你的爱得天独厚,其实都错了,人类的美学和情感都建立在你对世界的定义里,建立在你的基因里。


人们总在说爱情的道理,但爱情来的时候,根本不讲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